2月18日进展:
在门口弯腰系鞋带,突然听到了嗡嗡声,仔细听了下,发现和主卧一样。然后在6楼楼道里面走了两圈,发现楼道有两个位置也有很明显的嗡嗡声,一个是电表室门口,另外一个是电表室对面小门门口。进电表室听了下,很安静,没有声音,电表室对面的小门锁住,无法打开,无法确定声音来源。
晚上10点多的时候,去5楼、7楼电表箱的位置去听了下,好家伙,也有一样的嗡嗡声。于是我又从1楼排查到顶楼,(由于担心打扰别家休息,也避免被误认为是坏人,只在电表箱门口和对面小门的门口听了一下),结果发现从3楼到顶楼22楼(1、2楼是底商,晚上无人居住),电表箱门口和对面小门的门口,全部都有嗡嗡声!每层楼声音有大有小,但是都比较明显。然后又去隔壁的两栋楼听了一下,也有一样的嗡嗡声。看来这种电机嗡嗡声,不是某一家的电器、设备导致的,而是整栋楼都有的。
我当时就懵逼了,这到底是什么厉害的设备,能震动到整栋楼。于是网上一顿搜,才了解到结构传播噪声这个概念。
当固定设备排放的噪声,通过建筑物结构,传播到敏感建筑物内时,就叫做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一般也称为倍频带噪声,低频噪声多属于次类别,这种噪声单纯从等效A声压级数值来看是属于比较低的,但是从各个频率单数值来数,是非常高的,同时,对人体影响较大。
现在的建筑基本都是完全相互连接状态,通过水泥和各种管网链接。例如一栋楼内的结构传声,比如1楼或者负一楼传到10楼,可能声源1楼的排烟机震动,负一的水泵,变压器等等。同层的结构传声,你家2号,碰撞声传到邻居家4号天花板响动。你家住2单元8号搞得响,声音传到3单元6号。总得来说,现在的房子就是个魔方,你家天花板的响动可能是来自于上下左右前后任何一个方向,而且一个小区的结构传声,1号楼在拆墙,使用电锤,声音可以传到3号楼,这2个楼栋是完全分开的,声音通过地表水泥层,和地下管网传递。
按理说这种噪音我家能听到,其他家应该也能听到,但是现在从3楼到7楼,只有4楼家里,6楼我家里能听到,7楼邻居说他家卧室偶尔也能听到,3楼、5楼家里都没有听到类似的噪音,这又是为啥呢?又网上各种搜,了解到声学里面有一个概念叫驻波。
在封闭房间内,声源发出的声波向四周辐射,遇到墙面产生多次反射,以至于会出现具有不同相位的声波相互叠加,在空间形成驻波。驻波为两个振幅、波长、周期皆相同的正弦波相向行进干涉而成的合成波。也就是会在空间某些部位为声波的波峰或波谷,在波峰处声压级将得以加强而波谷被减弱。以致在房间内走动,有一种声音强弱分布不均匀的感觉。
我家主卧一边是靠墙的床头、一边是衣柜,噪音最大的地方就是床头、衣柜门,以及床头到衣柜门中间(房屋正中间)的位置,从床头慢慢走到衣柜门的过程中,能明显感受到声音由强->弱->强->弱->强的变化过程。而家里其他几个噪音比较强的位置,还有楼道里面电表室门口,都是在两面墙、还有正中间的位置,和卧室的情况一致。基本可以确定家里噪音就是发生了驻波现象,由于结构传播的噪声,在主卧是墙和柜子之间发生多次反射,声波叠加,原本可能很不明显的噪声,在某些位置被加强,变得明显起来。
产生驻波的一个条件是两个反射面之间的距离和噪音波长有特定比例,如果我改变反射面的距离,是不是可以避免驻波呢?于是我开始验证我的想法,打开主卧所有衣柜的柜门,这样两个反射面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增加了60厘米(柜子深度60厘米),果然,床头的噪音明显要小很多,但是还是比较明显。
于是这几天全都是开着衣柜门睡觉了。。。
而其他家可能正好在结构噪声比较弱的位置,或者家里卧室的布局正好破坏了驻波的产生条件,因此没有这种噪音。还有一种情况怀疑是每个人的听力敏感程度不一样,在平常的时候,家里的噪音,我老婆都不一定能听到,只有在凌晨3、4点特别明显的时候,才能听到,来了6个物业师傅,也只有2个师傅能听到这种嗡嗡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