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才少女”谷爱凌的经历让大家惊羡不已,她绝对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闪闪发光的她是中国孩子的榜样,然而,当像她这样“别人家的孩子”频频被家长提起,却有可能会产生“反作用”
成为孩子们的“烦恼”,快来听听长腿叔叔是如何开导孩子的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家里的长辈总是会对你说,“你看隔壁的姐姐每天早上都在阳台上背单词,多认真。”“哎哟,我特别喜欢你们班的小帅,你看他又大方,又有礼貌,还特别聪明。”如果有,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当时你的反应吗?是默默地走开?是生气地争辩?或者难过地想为什么我什么都不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关于“别人家的孩子”的故事。
亲爱的长腿叔叔:
我的妈妈不喜欢我,只喜欢我的朋友。请您帮帮我。
亲爱的孩子:
叔叔收到了你的信。当我看见你信中说,你的妈妈不喜欢你,只喜欢你的朋友时,叔叔的思绪回到了孩童时期。给你说说叔叔的小时候吧。叔叔的家在一个小小的村落,民风淳朴,在我上下学的路途中,田野里,路梗上,都是挥着锄头,撒着种子的庄稼人。晒得黝黑的大叔常常咧着嘴笑,露出一口大白牙;被风吹得满脸褶皱的大妈们,用我们那儿地道的方言扯着喉咙拉家长。
白天大人农忙,小孩念书;傍晚是最好玩的时候-全村儿“比孩子”。伴随着“你看刘家小二娃,又能干,又听话,就你,天天给我闯祸”;“隔壁娃儿考了双百都还在认真学习,你还想到处耍”,“别个放学回来,做完作业就帮忙做家务,你就只知道看电视”的诸多嘶吼,全村儿的娃,没一个能逃得过被父母拿来和其他孩子比较。过程中透露的只有一个信息,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优秀,比自家娃讨人喜欢。你看,叔叔小时候,整个村儿的小孩都免不了被拿来比较。那个年代,村儿里院子就那么大,东家挨着西家,村里人说话声音又洪亮,所以家长们的相互比较,全村儿都能听见。所以,我们都知道大家都是父母口中比自家孩子优秀的别人家孩子,自然不会有太多的心理包袱。小伙伴之间还是哥俩好,一起上下学,抓泥鳅,抠螃蟹,搞野炊,不亦乐乎。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座山峰,看的角度、高度不同,呈现出的面也就不一样,家长看孩子也一样。东家的孩子懂事儿、能干,西家的孩子学习好、嘴儿甜,这些都是个体的优点,家长们无非是为了鞭策自家孩子,觉得给一个榜样般的人物,能够让孩子向榜样学习、靠拢。他们的方式方法也许不是最能让人接受的、可取的,但他们的出发点毋庸置疑是为了自家孩子茁壮成长,长成栋梁之才。亲爱的孩子,时代在变迁,如今的生活环境已然不是叔叔小时候的年代,你可能无法直观的听到别人的妈妈也喜欢你的话语,但你就是一个优秀的存在,让人喜欢的小孩。就像虽然叔叔没有见过你,但叔叔可以感受到,你是一个温柔善良,又聪明伶俐的小孩。相信叔叔,你一定是某个朋友的妈妈口中别人家的小孩。她喜欢你,就像你妈妈喜欢你的朋友一样,但是也请相信叔叔,妈妈最爱的是你。从怀胎十月,到你呱呱坠地,第一次翻身,第一次站立,长出第一颗牙,叫出第一声妈妈......你成长的点点滴滴,都离不开她的艰辛付出,她的呵护备至。妈妈可能不善言辞,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对你的爱。就像你,明明深爱着妈妈,但是也羞于天天从嘴里说出,妈妈,我爱你,这几个字眼吧。妈妈和你一样,需要时间来成长,她也是第一次当妈妈,也在摸索的阶段。
现在,你闭上眼睛,闻闻家里饭菜的香味,感受一下淡淡阳光味道的床单,这些生活中的点滴中都渗透着你们之间的爱,不是吗?
亲爱的孩子,不知道看了叔叔的回信,你愿意回家给妈妈一个拥抱,说一句“妈妈,我爱你”吗?
闪闪发光的她是中国孩子的榜样,然而,当像她这样“别人家的孩子”频频被家长提起,却有可能会产生“反作用”
成为孩子们的“烦恼”,快来听听长腿叔叔是如何开导孩子的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家里的长辈总是会对你说,“你看隔壁的姐姐每天早上都在阳台上背单词,多认真。”“哎哟,我特别喜欢你们班的小帅,你看他又大方,又有礼貌,还特别聪明。”如果有,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当时你的反应吗?是默默地走开?是生气地争辩?或者难过地想为什么我什么都不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关于“别人家的孩子”的故事。
亲爱的长腿叔叔:
我的妈妈不喜欢我,只喜欢我的朋友。请您帮帮我。
亲爱的孩子:
叔叔收到了你的信。当我看见你信中说,你的妈妈不喜欢你,只喜欢你的朋友时,叔叔的思绪回到了孩童时期。给你说说叔叔的小时候吧。叔叔的家在一个小小的村落,民风淳朴,在我上下学的路途中,田野里,路梗上,都是挥着锄头,撒着种子的庄稼人。晒得黝黑的大叔常常咧着嘴笑,露出一口大白牙;被风吹得满脸褶皱的大妈们,用我们那儿地道的方言扯着喉咙拉家长。
白天大人农忙,小孩念书;傍晚是最好玩的时候-全村儿“比孩子”。伴随着“你看刘家小二娃,又能干,又听话,就你,天天给我闯祸”;“隔壁娃儿考了双百都还在认真学习,你还想到处耍”,“别个放学回来,做完作业就帮忙做家务,你就只知道看电视”的诸多嘶吼,全村儿的娃,没一个能逃得过被父母拿来和其他孩子比较。过程中透露的只有一个信息,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优秀,比自家娃讨人喜欢。你看,叔叔小时候,整个村儿的小孩都免不了被拿来比较。那个年代,村儿里院子就那么大,东家挨着西家,村里人说话声音又洪亮,所以家长们的相互比较,全村儿都能听见。所以,我们都知道大家都是父母口中比自家孩子优秀的别人家孩子,自然不会有太多的心理包袱。小伙伴之间还是哥俩好,一起上下学,抓泥鳅,抠螃蟹,搞野炊,不亦乐乎。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座山峰,看的角度、高度不同,呈现出的面也就不一样,家长看孩子也一样。东家的孩子懂事儿、能干,西家的孩子学习好、嘴儿甜,这些都是个体的优点,家长们无非是为了鞭策自家孩子,觉得给一个榜样般的人物,能够让孩子向榜样学习、靠拢。他们的方式方法也许不是最能让人接受的、可取的,但他们的出发点毋庸置疑是为了自家孩子茁壮成长,长成栋梁之才。亲爱的孩子,时代在变迁,如今的生活环境已然不是叔叔小时候的年代,你可能无法直观的听到别人的妈妈也喜欢你的话语,但你就是一个优秀的存在,让人喜欢的小孩。就像虽然叔叔没有见过你,但叔叔可以感受到,你是一个温柔善良,又聪明伶俐的小孩。相信叔叔,你一定是某个朋友的妈妈口中别人家的小孩。她喜欢你,就像你妈妈喜欢你的朋友一样,但是也请相信叔叔,妈妈最爱的是你。从怀胎十月,到你呱呱坠地,第一次翻身,第一次站立,长出第一颗牙,叫出第一声妈妈......你成长的点点滴滴,都离不开她的艰辛付出,她的呵护备至。妈妈可能不善言辞,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对你的爱。就像你,明明深爱着妈妈,但是也羞于天天从嘴里说出,妈妈,我爱你,这几个字眼吧。妈妈和你一样,需要时间来成长,她也是第一次当妈妈,也在摸索的阶段。
现在,你闭上眼睛,闻闻家里饭菜的香味,感受一下淡淡阳光味道的床单,这些生活中的点滴中都渗透着你们之间的爱,不是吗?
亲爱的孩子,不知道看了叔叔的回信,你愿意回家给妈妈一个拥抱,说一句“妈妈,我爱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