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五千言作者绝非周文王,周文王和周公毕竟是父子,儿子不可能拆父亲的台!
我的理解是商纣王并非后世所抹黑昏君,商失天下并非失道,M就曾经为商纣王翻案,说商纣王并非昏君,而是明君,商朝是因为攻打东夷,伤了元气,被周朝趁虚弱而入灭亡。
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易是被篡改的华夏典籍。华夏原本的《连山》,《归藏》被周公旦焚毁,取而代之的就是错误百出的欺骗之经《周易》。
商朝是很发达的时代,并非原始社会。先秦时代包括商朝是科技非常发达的时代,并非常人所想的只有农业的原始社会,这点从马王堆里面出土的天文书籍就可以看出来。马王堆里面出土的天文书籍,测量的各大行星的数据和现在用天文望远镜测量的数据丝毫无差,所以前秦绝不是原始社会,而是高科技发达的社会,商朝更是如此。而这些科技在孔子焚周室术,秦始皇焚尽天下诗书之后都失传了。
《韩非子·说疑》:又曰:“以今时之所闻,田成子取齐,司城子罕取宋,太宰欣取郑,单氏取周,易牙之取卫,韩、魏、赵三子分晋,此六人者,臣之弑其君者也。”春秋时代的礼乐崩坏,本质是华夏各诸侯国都抛弃周礼,废黜周儒。而当时的周景王也想改革,想废除周礼,以道治国,于是启用老子为守藏室之史,而且废弃了周朝五百年来传承的嫡长子继承制,立庶长子王子朝为太子,不过这遭到了姬姓宗室的极力反对,以姬姓单氏和姬姓刘氏为首,发动了政变,孔子参与了这次政变,杀周景王和王子朝,焚毁周室图书馆书籍,以儒家十二经取代周室典籍。
《史记疑案》这本书里面详细考证了楚汉争霸时期,是刘邦派出刺客部队暗杀了义帝楚怀王以嫁祸项羽,这是汉胜楚败的关键。正是因为如此,项羽猜忌英布杀害了楚怀王,导致英布反叛。
刘邦时代,汉就已经尊儒。正是因为嫁祸才导致项羽众叛亲离,英布,彭越等人叛楚归汉。
——————
不能不说,所论貌似有理有据,实际上却是隔靴搔痒,没说到点子上。如周公虽是姬昌之子,但政治历来是胜者王侯败则贼而没有亲情。汉武帝罢黜百家,罢的不就正是他爷父辈的道治政治路线?
再者,姬昌是否批礼的作者,与商朝发达与否无关,而只与商末是否礼制以及礼制弊端有关。汉初也相同,文景之治乃是奉行道治的结果,独尊儒术是汉武帝选择的政治路线,这些都与汉胜楚败完全无关。且刘邦往儒生帽子里撒尿,这不是他尊儒吧?
还就是你忘记了一个更重要的事实,就是现存所有的历史资料,都是儒家独尊儒术以后的审定和注释。就像道德经,都改成了儒家经典,被篡改的面目全非,哪里还有别家的真正典籍?凡是不合儒家其意的资料早都失传了。就像竹书纪年,与史记的记载都大相径庭。所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真理的标准是客观实际,还是多动动脑子,联系实际出发吧!逻辑推论虽然也有缺陷,但逻辑不通的结论肯定都是谬论!所以,还是李白说得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多看明月少迷信,直接认识才是真。
损不足而奉有余的礼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模式,只是商末周初才发展成熟,成为一种统治模式。五千言反对礼制,要去皮取此——去下德取上德,去儒取道,以道立天下,总不可能发生在私有制和礼制萌芽时期吧?
夏商周礼,有文字根据,可以确认的就是周公创建了成熟的礼制。必是借鉴商礼,而不可能凭空想想吧?再就是不能用后朝的事实否定前朝的结果。如大清国存在的问题,明朝就不一定必然会有。所以,周礼商礼虽都是礼制,但周礼的优劣不是商礼优劣的证据,只能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