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吧 关注:151,054贴子:2,231,796

漫谈马斯克和他的spacex公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防吞
另外这个照片和马斯克是有关的,并非随便放上来


IP属地:加拿大1楼2022-02-13 16:07回复
    关心航天的爱好者可能每一个都看过这个故事: “美国的航天大拿波音和洛马两公司合谋组建了ULA(太空发射联盟),并因为垄断地位而成为了可以随意抬高价格的黑店,火箭发射坐地起价,于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忍无可忍,出手扶植了spacex公司,将NASA的技术大规模转移给埃隆马斯克,以spacex作为自己的马甲公司,搞了可回收火箭,大大压低了价格,彻底打破了黑店的垄断生意…….
    情节很熟悉,很生动,很像是真的,但可惜,这只是一个故事,再像真的,假的依旧是假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一点点谈。
    先看一个时间线——NASA为了颠覆ULA的垄断高价而塑造出spacex?
    2000年贝索斯的蓝源公司成立
    2002年马斯克的spacex公司成立,同时开始研制梅林液氧煤油发动机和猎鹰1火箭,

    2003年,马斯克将初步成型的猎鹰1火箭实体用平板车拉到华盛顿宇航博物馆做现场宣传

    2005年,NASA开始筛选空间站货运发射任务的承包者,马斯克以其猎鹰9火箭和龙飞船的总体设计参加,并被初步定为三个入围者之一。
    2006年,spacex公司开始在夸贾林发射场试射猎鹰1火箭,同时也在研制9台发动机的猎鹰9火箭,马斯克此时已经决心以火箭复用来降低火箭发射成本,并追逐其火星梦了。
    同年,NASA开始在预算中设立项目扶助私营航天企业的发展,一年的预算大约是几亿美元,但要注意,这是要用来扶助全美国有希望的私营航天企业,而不是专门给马斯克开小灶的。
    然后重点来了,
    同样是在2006年,现在被称为黑店的ULA成立。
    什么?这个时候“黑店”ULA才成立?
    答案是这里没人穿越,这就是真实的历史时间线嘛。
    那么请问,蓝源和spacex公司的成立以及开发猎鹰1,猎鹰9火箭,和ULA有一毛钱关系么? 和所谓NASA对ULA的发射价格不满有一毛钱关系没?
    很显然美国扶植私营航天企业是其航天产业发展总体大战略的一个环节,和成立不成立ULA是没什么关系的。而且事实上ULA也没有某些人渲染的那么失败,相反,它是美国航天飞机后推进的比较成功的成果之一。
    也就是说,其实美国进入21世纪后在航天领域几乎是同步推行了两个战略规划,一个是合并波音和洛马的航天发射业务组件ULA以把国家队的航天发射能力维持住,发射高轨道和高价值载荷, 另一个则是推进民营航天的发展,将低轨道的普通卫星和空间站补给等低技术含量航天业务分给民间来做。
    这两条路线是并行不悖同时进行的。而绝非扶植一个去打压另一个


    IP属地:加拿大2楼2022-02-13 16:09
    收起回复
      事实上正如前面所述,马斯克是靠自己的快速进步以及善于公关和宣传逐步吸引了公众的注意,2003年以猎鹰火箭公开展示让大众知道有他们这号公司后,2005年以靠谱的设计而入围三家公司之一才是真正的起点。 不过此时对马斯克帮助更大的反而是军方,猎鹰1火箭的初期几个当小白鼠的发射载荷,要么是军方DARPA研究局的,要么是空军的,正是这种默默的对失败的包容,对初创者最为宝贵,但军方此时也并没有投什么钱,除了给发射场让他们用,给个小合同,依旧只是在观望。
      最终在2008年时,马斯克已经三次发射失败,他的钱还剩下可以攒最后一枚火箭的家底,别墅和豪车都抵押了,他不得不给老婆打预防针:岳父家的地下室要收拾一下了。 然后背水一战发射了第四枚火箭并成功。随后他紧锣密鼓的拿着这次成功去找到NASA游说,终于在2008年12月23日圣诞节前发工资的几个小时前, NASA的空间站货运合同的定金打到spacex的账上,让他最终免于破产的命运。


      IP属地:加拿大4楼2022-02-13 16:15
      收起回复
        接着我们看下关于黑店ULA的那些故事:
        继续先问问题: ULA惹怒国际客户了么? NASA因为价高忍受不了ULA了么?
        回答首先是ULA基本就没有国际客户,因为这家公司成立的目的就是保持美国持续发射国防为主的高价值太空载荷的能力。
        因为国防卫星每个都昂贵无比,有时候也是十分沉重,对轨道机动,展开动作,入轨精度也有很高要求,军方最关心的是发射安全性和定位精度乃至入轨速度,而对成本并不太在意,要知道像锁眼侦查卫星一个就几十亿美元,发射成本一亿还是两亿根本不是大事。

        看这个全球天文界当成宝贝疙瘩几十年就这一根独苗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和美国军方的锁眼11卫星技术同源,重量还轻了几吨,就已经花了15亿美元(超过绝大多数国家全年的航天经费),而当时美军的绝密卫星几十亿美元并不稀奇。
        再加上另一个关键因素:这些绝密级国防或其它机密部门的卫星不可能交给外国发射商发射,因为仅仅是确保星箭结合和成功发射所需要提交的资料,就足以泄露大量的绝密信息。
        于是就只有一个选择:本国发射商来服务。
        但是这些高价值卫星数量又不大,每年就发射那么几颗,为了万无一失的发射这些高价值卫星,需要投入巨资研制高能力和高可靠性火箭,要整年维持技术团队的士气和工作态度,整体投入很大。
        美国政府也不是傻子,也知道算账,何况国会还会审计这些花钱项目的合理性,所以早在上世纪末的时候,美国政府曾试图控制发射价格,比如让两家发射服务商竞标或者固定价格合同,造成这种业务其实是根本不赚钱的,所以在进入21世纪, 波音公司和洛马公司都对这个生意有些意兴阑珊,已经有了退出之意。
        而问题是,美国可不能没有高可靠高发射能力的太空发射服务商,于是美国政府专门撮合将波音和洛马的发射部门合并,成立了联合发射联盟ULA,算是官府鼓励来多点垄断利润,好保证美国太空能力的质量。
        这期间为了维持其发射能力,甚至一年给予10亿美元合同奖励以确保整个发射体系处于最佳状态,这些都是为了美国国防安全而必须的投入。
        而这样的后果之一就是,ULA的德尔塔4和宇宙神5火箭的发射成本都不会再有商业竞争力,在这里我们先明确一点,宇宙神5和德尔塔4都是重型火箭,本来就不要去和长征,联盟那些中型火箭去比价格,其次,这两款火箭的发射成功率确实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一百多次发射只发生过一两次部分不达标(完全发射失败几乎没有,只有德尔塔4重型的第一次试射问题大点)。
        于是在冷战后俄国的质子和联盟火箭降价大促销,和欧洲巨额补贴阿里亚娜公司的情况下,美国这两款军方御用火箭自然没什么国际客户。而没有国际和商业客户又会使得ULA只能以这稀少的发射来分摊整个体系全年的成本,价格自然更贵,可以说这是一个一开始就注定的高价格发射体系。


        IP属地:加拿大5楼2022-02-13 16:16
        回复
          其次说说NASA,它本来就是ULA的小客户,远不能和美国军方比,其早期建设国际空间站,以及2011年之前运送人员用的是自己的亲儿子航天飞机,后来航天飞机退役后则是借助俄国的联盟火箭、联盟载人飞船和进步货运飞船,这些都和ULA没啥关系,只有发射其深空探测器时才会用到,但这种任务和军方任务类似——数量稀少,同时载荷极其昂贵,也是动辄十几亿美元,那些几亿美元的都算便宜的。
          举个例子,1990年代发射的NASA的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整体花费30多亿美元。那么对这种高价值载荷,同样是不计成本的确保高精度的进入深空轨道,同时要万无一失,发射价格其实NASA也并没有太大意见。事实上当时为发射卡西尼专门特化改进研制了大力神4火箭,一次发射成本4亿美元。
          而当时世界上并没有其它火箭能够完成这个任务,这种全世界几年才有一次的任务,去争论那发射个价格是不是贵了点根本毫无意义。
          这里顺便说一下经常有人做的ULA的火箭和其它火箭的发射价格对比的荒谬之处:
          每一个人都知道没必要去追问一辆宝马七为什么比一辆宝马3贵很多,因为轴距不同,动力不同,设备不同,价格为什么一样要相当呢?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直接就比较不同火箭每次发射多少费用,却不去问这火箭是什么规格什么能力呢?

          图中左侧是中国的长征2/4和长征3的大小,右侧是美国的宇宙神,德尔塔,猎鹰等系列火箭, 中间的是中美的小火箭——长11,捷龙,快舟,飞马座,米诺淘,电子号等,可见不同的火箭差别巨大,现在混起来算火箭发射次数就是一种民间娱乐,显然说明不了什么, 而把大小不同的火箭混起来比较价格谁高谁低就更是搞笑了。


          IP属地:加拿大6楼2022-02-13 16:16
          收起回复
            就如长征3和德尔塔4重型放一起比发射价格有意义么?没错德尔塔4重型的发射价格可以达到3~4亿美元,但是其GTO发射能力14.8吨,GEO直送能力6.75吨,做为对照,长征3乙的GTO发射能力则是5.5吨,GEO直送能力是否有都不好说,有也会很小,而且这方面显然不可能直接线性增加。
            顺便说个小花絮:一开始德尔塔重型火箭的GEO直送能力不超过6.3吨,而美国军方的绝密侦查卫星“导师”因为有百米级天线的展开等问题,必须GEO直送,且必须达到6.75吨的发射能力,于是军方专门拨款进行技术升级,以满足发射要求。这种改造升级的全部成本自然也要分摊到寥寥几次发射中,价格能不贵么?

            有百米直径天线需要火箭直送GEO轨道的导师电子侦查卫星
            甚至这些载荷的安全和保密工作,成本都不是一般的商业卫星可比的,spacex的猎鹰9火箭后来接商业订单大约是6000万美元,但是接军方订单直接就是一亿美元左右,火箭还是一样的火箭,但很多要求都不一样了,牵涉到大量的额外成本。
            你说这些事情如何去计较这一次的发射价格?


            IP属地:加拿大7楼2022-02-13 16:17
            收起回复
              直到现在随着重型猎鹰逐渐成熟,才终于可以接到一些美国军方的重型以及NASA的深空任务,比如今年要进行的五次重型猎鹰发射,以及未来的欧罗巴快帆,月球门户空间站等任务。

              所以,其实美国军方和NASA并没有很多人臆想的那样对ULA有多深重的怨念,更不会有国际客户抱怨ULA的火箭贵——因为基本就没有嘛。
              就世界范围而言,航天发射市场及服务商的圈子本来就不大,然后大致分为这么几个板块:
              第一块美国,美国人有着价值巨大的军队,官方和NASA高价值发射任务,用来养一个国家级的ULA确保安全高质量的发射,至于说国际商业发射任务,那些商业卫星往往就是一两亿美元的档次,对价格相对敏感,美国人用军用级的德尔塔和宇宙神去发射价格低不下来,除非进一步补贴,而这对美国而言毫无意义,要么专门开发商业发射的火箭,这显然也没什么意义。
              第二块欧洲,因为欧洲没有多少美国军政和NSA那样的高价值发射任务,因此基于保护自己的航天产业基础,选择的以国家补贴去竞争国际上的商业发射任务。这样通过把国际通信公司的那些卫星发射任务争取过来,可以确保每年的发射量,维持住欧洲航天。因此欧洲合力退出了阿里亚娜火箭来吃掉欧洲的以及国际市场出现的发射任务。
              第三块是俄国,苏联解体后留下一堆遗产,航天方面尤其丰厚,那么剩下的火箭里挑出几款最靠谱的,最出名的是质子和联盟,一大一小,另外和二毛子还合搞了个海射火箭,反正一方面之前的国家投入都是沉没成本,一方面俄国人力便宜呀,这就可以在国际市场上以低价也抢到一部分市场。所以一段时间里,俄国的质子火箭吃高轨道和大载荷任务,联盟火箭吃低轨道中小载荷发射,
              第四块是中国,日本和印度,这几个国家都有发射卫星的能力,然后中国是因为不能发射任何带美国部件的卫星,日本是成本太高,印度是能力咳较弱,三个国家都以发射本国载荷为主,零星接国际单子。
              因此可以说,Spacex的低价格发射能力纯属横空出世,对美国而言完全是意料之外的收获。对欧洲和俄国来说则是措手不及的灾难。


              IP属地:加拿大8楼2022-02-13 16:22
              收起回复
                马斯克从哪里拉来的人才,退休工程师还是干脆挖人?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2-13 16:29
                收起回复
                  没人看的,一句话。我们做不到不是因为spaceX厉害,只是人家上面有人。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2-02-13 16:30
                  收起回复
                    就别洗了。ula之前是波音和洛克希德双寡头,本质上和ula并没多大区别。克林顿末期打算引入更大资本,得到了一定响应,rpk,atk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rpk直接到俄国买火箭。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2-13 16:35
                    回复
                      马斯克后知后觉,其又不是第一批,是rpk去俄国买火箭才促使其效仿,结果碰了一鼻子灰。在这个期间结实了火星梦想家,在其引荐下进入了华盛顿航天俱乐部,由此结实了一个重要人物。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02-13 16:38
                      回复
                        此人叫迈克 格里芬,此时是cia直属投资公司in-q-tel的ceo,并且随同马斯克第二次去莫斯科买火箭,俄国人依然不待见。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02-13 16:40
                        回复
                          之后马斯克才想到自己造,在格里芬的牵线搭桥下,又搭讪了nasa,此时nasa正在为庞大的人力成本发愁。看重马斯克在资本市场吹泡泡的能力,果断让一部分人直接转岗。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02-13 16:43
                          收起回复
                            这才有了spacex的行动基础。nasa减员,加上招募,东拼西凑组成了班底。随后格里芬又被认命为nasa新任局长,开始更多资源倾向注入,否则马斯克早挂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2-02-13 16:46
                            收起回复
                              你以为马斯克的标真的是自己搞来的,别做梦了,马斯克就是典型的关系户。另外川普实际上很器重马斯克,如今拜登政府为此实际上一直有意打压,而贝索斯恰恰是民主党的工具,这才有了蓝源不断拿单。说白了,凭的还是关系。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2-02-13 16:5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