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康是辽东公孙家族的二代目,公孙度之子,下面说一下他的功绩。
1、克高句丽国都 字面意思,《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三十·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自伯固时,数寇辽东,又受亡胡五百馀家。建安中,公孙康出军击之,破其国,焚烧邑落。拔奇怨为兄而不得立,与涓奴加各将下户三万馀口诣康降,还住沸流水。”不过当时高句丽是部落制的,但但克国都不至于让高句丽失去战斗力
2、讨伐韩穢 “桓、灵之末,韩濊强盛,郡县不能制,民多流入韩国”当时辽东苦寒之地,各族人民都不多,经历中原大乱,百姓都避难于东北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孙家族和异族的实力。“建安中,公孙康分屯有县以南荒地为带方郡,遣公孙模、张敞等收集遗民。”战前准备,说的好听叫“收集移民”,不好听叫抓壮丁。“兴兵伐韩濊,旧民稍出,是后倭韩遂属带方。”战果,将兴起的威胁扼杀。
此上为公孙康的主要功绩,有开疆拓土和少量的内政,再聊一下其他的事
《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五·汉纪五十七·孝献皇帝庚》:辽东单于速仆丸与尚、熙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其众尚有教千骑。或劝操遂击之,操曰:“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矣。”九月,操引兵自柳城还。公孙康欲取尚、熙以为功,乃先置精勇于厩中,然后请尚、熙入,未及坐,康叱伏兵禽之,遂斩尚、熙,并速仆丸首送之。诸将或问操:“公还而康斩尚、熙,何也?”操曰:“彼素畏尚、熙,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
我认为公孙康斩杀二袁不算黑点,公孙康其一、实力不足 其二、袁家小子也不是老实人,袁绍与公孙康没有什么外交往来,明哲保身才是万全之举。
“太祖将讨袁谭,而柳城乌丸欲出骑助谭。太祖以招尝领乌丸,遣诣柳城。到,值峭王严,以五千骑当遣诣谭。又辽东太守公孙康自称平州牧,遣使韩忠赍单于印绶往假峭王。峭王大会群长,忠亦在坐。峭王问招:“昔袁公言受天子之命,假我为单于;今曹公复言当更白天子,假我真单于;辽东复持印绶来。如此,谁当为正?”招答曰:“昔袁公承制,得有所拜假;中间违错,天子命曹公代之,言当白天子,更假真单于,是也。辽东下郡,何得擅称拜假也?”忠曰:“我辽东在沧海之东,拥兵百万,又有扶馀、濊貊之用;当今之势,强者为右,曹操独何得为是也?”招呵忠曰:“曹公允恭明哲,翼戴天子,伐叛柔服,宁静四海,汝君臣顽嚚,今恃险远,背违王命,欲擅拜假,侮弄神器,方当屠戮,何敢慢易咎毁大人?”便捉忠头顿筑,拔刀欲斩之。峭王惊怖,徒跣抱招,以救请忠,左右失色。招乃还坐,为峭王等说成败之效,祸福所归,皆下席跪伏,敬受敕教,便辞辽东之使,罢所严骑。”——《三国志·魏书·牵招传》
这则故事可以看出,公孙康有一些威望,且与其他异族达成了联盟。
1、克高句丽国都 字面意思,《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三十·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自伯固时,数寇辽东,又受亡胡五百馀家。建安中,公孙康出军击之,破其国,焚烧邑落。拔奇怨为兄而不得立,与涓奴加各将下户三万馀口诣康降,还住沸流水。”不过当时高句丽是部落制的,但但克国都不至于让高句丽失去战斗力
2、讨伐韩穢 “桓、灵之末,韩濊强盛,郡县不能制,民多流入韩国”当时辽东苦寒之地,各族人民都不多,经历中原大乱,百姓都避难于东北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孙家族和异族的实力。“建安中,公孙康分屯有县以南荒地为带方郡,遣公孙模、张敞等收集遗民。”战前准备,说的好听叫“收集移民”,不好听叫抓壮丁。“兴兵伐韩濊,旧民稍出,是后倭韩遂属带方。”战果,将兴起的威胁扼杀。
此上为公孙康的主要功绩,有开疆拓土和少量的内政,再聊一下其他的事
《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五·汉纪五十七·孝献皇帝庚》:辽东单于速仆丸与尚、熙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其众尚有教千骑。或劝操遂击之,操曰:“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矣。”九月,操引兵自柳城还。公孙康欲取尚、熙以为功,乃先置精勇于厩中,然后请尚、熙入,未及坐,康叱伏兵禽之,遂斩尚、熙,并速仆丸首送之。诸将或问操:“公还而康斩尚、熙,何也?”操曰:“彼素畏尚、熙,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
我认为公孙康斩杀二袁不算黑点,公孙康其一、实力不足 其二、袁家小子也不是老实人,袁绍与公孙康没有什么外交往来,明哲保身才是万全之举。
“太祖将讨袁谭,而柳城乌丸欲出骑助谭。太祖以招尝领乌丸,遣诣柳城。到,值峭王严,以五千骑当遣诣谭。又辽东太守公孙康自称平州牧,遣使韩忠赍单于印绶往假峭王。峭王大会群长,忠亦在坐。峭王问招:“昔袁公言受天子之命,假我为单于;今曹公复言当更白天子,假我真单于;辽东复持印绶来。如此,谁当为正?”招答曰:“昔袁公承制,得有所拜假;中间违错,天子命曹公代之,言当白天子,更假真单于,是也。辽东下郡,何得擅称拜假也?”忠曰:“我辽东在沧海之东,拥兵百万,又有扶馀、濊貊之用;当今之势,强者为右,曹操独何得为是也?”招呵忠曰:“曹公允恭明哲,翼戴天子,伐叛柔服,宁静四海,汝君臣顽嚚,今恃险远,背违王命,欲擅拜假,侮弄神器,方当屠戮,何敢慢易咎毁大人?”便捉忠头顿筑,拔刀欲斩之。峭王惊怖,徒跣抱招,以救请忠,左右失色。招乃还坐,为峭王等说成败之效,祸福所归,皆下席跪伏,敬受敕教,便辞辽东之使,罢所严骑。”——《三国志·魏书·牵招传》
这则故事可以看出,公孙康有一些威望,且与其他异族达成了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