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吧 关注:6,122贴子:19,630
  • 6回复贴,共1

不同树木的根在泥土下隐蔽地交错在一起形成了新的感觉,让某些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同树木的根在泥土下隐蔽地交错在一起形成了新的感觉,让某些现实体验模拟成了一种可能。
一段文字的阅读的外在细节,人们通常觉得看不出什么信息,所以仅仅只是一段文字,但是有人告诉你,你注意点其实是有一个明显的范围的,就像一个光圈,只是因为没有明显的轮廓所以你才忽略这些细节,你可能也不觉得有什么,因为这是你一定知道的常识,比如人不能一目十行,通过一个成语就间接告诉人会这样。但是你去真的去测试这一点:一定距离内,眼睛盯着一个文字别动,观察视野周围能看到的最远文字。
你首先会切切实实的注意到:你盯着一个点看不到周围更远的文字,看不到与看到之间有模糊的或者清晰的轮廓,这种轮廓可以取做一个边界,同时得到一个用来在其他用来区别的体验上的模块,同时这种印象才是超越文字本身更为深刻的体验。
这个敏锐化可能依旧不会特别强,可能只比平时好那么一点点,感觉可能只在阈限下,但我在告诉你这段话之前调动你想阅读的动机,通过与此目的毫不相干的事情下,在内容里有意无意提到“瀑布训练法”,比如让你闭上眼睛想象在瀑布的尽头听到瀑布声,不要想象自己快要坠落下去,这是训练声音的想象。然后接着让你想象水流夹杂着一些叶子带着水筏缓缓地带着你滑向瀑布,这是让你训练图像的想象。其中起着视觉相关的想象和限缩已经悄无声息的留在你的潜意识里,后面说的话只要不刻意排斥带着浓厚兴趣就会起到如同魔法般的放大作用,相关的重要感觉就会产生。
以上被人注意到了,可能依旧难以打破一些人的心理防御然后产生无感,那么只要利用心理上的方法,从对人有益的思维方式处动摇人坚固的观念。
其他暗示:让你印象深刻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与瀑布相似的形式。
多方叠加的暗示,如果对你有益你没有排斥的理由,如果忘记了,那么也有一定依据使它们形成联系互相连接,成为一些体验基础的根据,为其他更为复杂美妙体验的延伸做准备。
很多放大作用几乎是同样的原理,需要一个底层建筑也就是这些“有益动机可以和最终动机完全不相关,但内容必须有一些隐秘的联系”的前提来暗示,让你先记住,并且附带相关的感觉,你不停围绕着那上面想,后面自然会起到作用,如果有强烈的渴望想要寻找神秘的体验,那么感觉也就会越强烈。收集这个最不容易,因为不同体验呈现不同形式的内容,需要对词汇相关的概念,或者限制人的心理往那个相关概念想的一连串无关概念同样要有敏锐的觉察。
以上说的有些复杂,其实还有利用普遍存在的记忆的简单方法,常用连接词与相关概念的高频使用,不过那个因人而异的可能性就更大。对此有觉悟,本着寻找体验和感觉而来,想要完全避免因人而异,那么有几个核心因素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突破一些恐怖的后怕(边界模块就可以用到这里,使现实或虚幻的清晰的分别开来,明白自己想要要什么)等等其他无关感觉的干扰,比如怀疑带来不确定感(也是一种感觉)是最大的阻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2-01 17:20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2-01 17:30
    回复
      谁相信我们的预言?
      上帝的权力向谁显现?
      在神面前成长的人像纤弱的植物,
      像长成于旱地的树根;
      既不丰满又不秀丽;
      当我们看到他的时候,
      他没有我们所期待的美丽。
      他被人漠视遭人遗弃;
      一个悲痛的人对不幸多么熟悉;
      我们隐藏他就如隐藏我们的脸;
      他被漠视,我们不尊敬他。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4-08 18:45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4-17 20:49
        回复
          一个典型的神经元由胞体、树突、轴突构成。其中,树突粗而密集,位于胞体附近,接收其他神经元的信息输入。轴突则又长又细,可以延伸很远,轴突的末端可以形成突触前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者胞体形成突触连接,通过释放突触递质参与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神经元胞体通常为十几到几十微米不等,轴突长度却可以达到厘米级别,而其直径却仅为0.2-0.5微米。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5-22 14:42
          回复
            玫瑰果神经元(上)与锥体神经元(下)形成突触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5-22 15:13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5-31 10: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