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姓名:卫太平
职位:皇后
人设简介:
【人设概览】
太平,出生吴郡卫氏,是幽州卫氏的远亲,上有一兄二姐,并同母弟三人。定国公解云收时庶养幽州卫程氏膝下,由太平投亲而来,遂与其有兄妹之谊。
后朝廷广开童子科,卫氏为解云收举荐,入汴京。由晋王改革童子科事,遂与其有故交,少年男女,适逢其会,有隐约的春心萌动,后过中书覆试,官家亲试以诗赋,下笔立成四篇,文势磅礴,有经纬天地之气象,然由女子之身,朝野颇有异声。太后郑声时为明妃,举荐其为女官,召封以听宣使,入侍尚书内省,随侍祢妃,由于与晋王的生活区隔很远,也就逐渐转淡。曾协明妃举女官恩科,并讲史于存真院,禁中常呼“女进士”。
后晋王元妻逝,再由晋王府子女尚小,府中还是需要主母管家、照顾年幼的孩子,郑后为晋王续弦卫氏为正妃。后由太子病笃不治,晋王临危践祚,卫氏遂立为皇后。
一个精通于诗赋文章、学习能力非常强的聪明人,虽然出身不高,但好在有(在皇太后、皇太妃身边的)女官经验打底,目前基本够用。管理后宫喜欢采用抓大放小的方式,虽然不太在意细微的后宫琐事,但一旦真正开始处理问题,就很雷厉风行;面冷心热,虽然看起来性情比较冷淡,但因为很能注意到一些小细节,并通过此来关心他人,所以也不会让人感觉非常不适。
同时,她内心的真实心理建设仅做到成为王妃,是一个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当皇后的皇后。
【人物关系】
皇帝赵篆:少年心动,成为王妃之后觉得要做个好主母,当上皇后之后就立志要做贤后。会为皇帝排忧解难的同时,也会直白甚至不客气地对皇帝提出意见和质疑,但因为认为自己和皇帝夫妻一体,绝不会当众下皇帝的面子,会给众人看到的肯定是帝后相得、举案齐眉。初期两人最重要的矛盾是立嗣,皇帝听从太后有心立靖文太子之子,而皇后则以为议嗣太早于国家无益,且皇帝膝下也有不少的优秀皇子可以承祧。但而且随着赵篆本人权欲心日重,会逐渐放弃这个想法。总的来说,前朝、后宫都受到太后的辖制,目前两人是同一战线的战友。卫氏理解国事局势,太后受命于先帝垂帘听政,但作为赵篆的妻子,她更希望赵篆能逐步自己掌握权利。行动导向基本出于对皇帝的感情,因为很清楚自己不是解语花款,可能会主动捧宠妃到他面前,在觉得皇帝压力大的时候就会给他推荐灵动、温柔的妹妹。
太后郑声:卫氏的伯乐,童子科后举荐她成为女官,协办女官恩科,并赐婚晋王,如果不是晋王突然登基,两个人应该是天然的利益共同体。晋王登基后,出于太后各种意义上的考量,卫氏并没有获得全部皇后应该拥有的后宫权利,但卫氏的权欲心有限,比起后宫内事,更希望太后能尽快在前朝归政皇帝,在后宫事上,接受太后“逐步习理交还”的说辞。同时,在卫氏曾经随侍的皇太妃祢玉京是晋王的亲生母亲的前提下,她的情感倾向更偏重于太妃,而太后对于这一点显然并不满意。但虽然与太后具备一定的冲突,但在大是大非上(譬如太妃不可与太后同尊)还是能够站在一条战线。
皇太妃祢玉京:永泰年间,祢妃与郑后相处无间。太平被郑后引荐至祢妃处,与祢妃的关系算得上水到渠成,祢妃既是她心仪之人的生母,又是教授人情世理的老师。即使当年,赵篆迎娶元后,卫氏虽然对赵篆的喜爱深藏心底,她对祢妃依旧葆有亲人之情。后为赵篆续弦,祢妃自然成为她可亲可敬的母亲。而永泰末年,太子赵琛的崩逝,祢妃与郑后荐十八皇子赵篆承祧。山岳崩塌之际,祢妃一向在卫氏心中是鼎力支持郑后且不贪慕权利(昔年郑后收权,祢妃主动提出归还六局之权)的形象,难以预料祢妃对储君之位竟有如此谋划。但本质上,新朝卫氏与皇太妃更加亲近,但已琢磨不透皇太妃的意图,例如是否想与太后分庭抗礼、享同等尊荣?卫氏是迷茫的,但始终因太妃为爱人的生母尊重且维护。
秦国公主赵饮疏:卫太平在宣武堂教秦国一些兵法和阵图,对秦国公主后来从军参政颇有裨益。两人属于君子之交,更少地谈论宫事、权利之事。但随着卫太平成为燕宁殿的新主人,与太后有利益冲突。秦国公主作为太后所存唯一的女儿,虽表面与卫后并无深交,但暗中欲解开母亲对卫后、对新帝的心结。
大公主赵绛:晋王潜邸时曾为赵绛修建别业,时赵绛、沈昼施粥,精修佛法,卫氏受郑后授意提供协助,两人关系渐深,成为平等交流的朋友。晋王登基后,赵绛由太后抚养,时常调停卫氏与太后之间的矛盾冲突。
二皇子赵暥:对于这位元后留下的、身体孱弱的嫡子,卫氏对他投注了大量的关注,本质上讲是在当亲儿子一样教养,但同时也并不抱有他会把自己当亲妈的期待值。
郡主赵惜:靖文太子独女亦孤女,目前养于太后身畔,与卫氏因母亲郑慧的关系很是亲近。燕宁殿的常客,也因尚未有亲生儿女,对待赵惜郡主,难免心生关怀怜爱之情。
【人物矛盾】
矛盾一:被爱情左右
卫氏是真心爱皇帝的,此处可以参考如懿。对于郑声而言,她当初选卫氏当晋王妃,本来就不是为了选皇后而选的,所以卫氏这种会被爱情左右的性格,当时她觉得无妨。但在卫氏真正做皇后之后,爱就变成了她的缺点,因为她自己是以王府主母来要求自己,而不是王朝的女主人。爱情对她来说是生命中很重要的部分,所以她很难成为一个别人期待中的,全然不计较且完全四平八稳的皇后。
矛盾二:对比的差距
虽然作为郑声亲自扶持起来的女官,逻辑上说卫氏和郑声是天生的同盟,但比起郑恩(元后)这个亲侄女,郑声对于卫氏肯定还是隔了一层。同时,靖文太子赵琛在世时,文成太子妃郑慧时常去向燕宁,同郑声习理宫务,处事妥帖、松紧合度,这两者都会成为卫氏的对比对象。
矛盾三:婚后无出
迄今无出,元后郑恩虽诞有嫡子赵暥,但因为他从小身体孱弱,所以从皇朝延续的角度,卫氏无出这一点是非常容易被指摘的。
矛盾四:入嗣之争
在太后有意扶立靖文太子赵琛之子赵凛的情况下,将会旗帜鲜明地站在皇帝的亲子身边。
矛盾五:出身平凡
相对于郑太后,卫氏的出身是远远逊色的,最值得一提的也莫过于永泰年间为国捐躯的远亲卫程氏夫妇及其养子定国公。因受皇帝爱重,家中后嗣可能会陆续参政,子侄有将领之才,多从武,这在以文为贵的宋朝并不算上一条通天的捷径。
【攻略笔记】
关键词一:才华
对有才华、有见地的人始终葆有青睐,对于天赋型选手和努力型选手一视同仁,也能够欣赏各种意义上的“才华”,包括但不限于主流的诗赋、书法、舞乐、女红,或许也可以有一些比较小众的调香、占星等等。基于这一点,有特长的后妃皇嗣都欢迎随时钓我!
关键词二:子嗣
虽然不是天生的喜欢小孩,但认可子息延绵是一个国朝昌盛的标志之一。对后妃生养的孩子一视同仁,观点大概是既然他们都是皇帝的孩子,那么我就是他们的母亲。对皇嗣问题的上心程度大于对后妃问题的上心程度,只要还在宫里的,但凡有个头疼脑热我立马就会知道,关注度很高。对子嗣优秀的后妃会多加青眼,但即使子嗣资质平平的,也不会因此低看。见不得小孩受苦,默认是大人的错。在这一点上有想法,想发展剧情的皇子公主和后妃妹妹都可以和我联系!
关键词三:女官
因为自己本身的职业路径,对于女官及出身女官的后妃会有一定的亲切感,认为她们对后宫的熟悉能够帮助到内廷的稳定。此后会主持操办女官科举,欢迎各位女官小姐姐发生故事!
*以上是非常笼统初步的设定,非常欢迎大家和我交流剧情、商量剧本,各位美女帅哥可以随时大群戳我详聊,皇后也想拥有一些小棉袄(星星眼)!
*如想订阅(可能)会根据剧情发展产生的更新,请点击:
https://shimo.im/docs/3GRpdrkP8339dTk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