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世纪之前的1915年,坝头地区正式兴办起南二区高等完全小学。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学校更名为坝头辅导小学,简称坝头小学,下辖原坝头乡各村完小,历经小学、小学附设初中班两个发展阶段。一九七二年,小学部从校本部分离出去,坝头初级中学正式建制,设五个教学班,在校师生300余人。
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沐浴着教育改革的春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坝头初中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最佳机遇期。
1990年,通过乡民共建方式,原坝头乡政府为坝中主持兴建了第一幢教学楼,基本上满足了当时教学用房的需要。
随着“普九”社会系统工程的全面展开,增建新教学楼时不我待。针对校园日显闭塞拥挤的现状,1996年乡政府为学校征地扩基17亩,校园占地近22000平方米。同年秋,学校采取教师集资,学校垫资的方式,兴建了第一幢教师住宅楼,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三个单元,18套三室一厅住房,解决了部分教职工的住房问题。1997年乡政府再度拨款,为学校增建了第二幢教学楼。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伴随着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优先发展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各级党委政府加大了教育的投入。学校负重前行,采取政府投资,学校负债的方式于2001年兴建了学生公寓一幢,初步解决了学生寄宿难问题;于2006年兴建师生食堂,初步解决了师生就餐问题;于2008年建成综合办公楼一幢,解决了行政办公问题。
新的历史时期,坝头初中以她骄人的业绩,高品位的课堂教学,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花园式的育人环境,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
在管理上,坝头初中贯彻民主、团结、和谐、积极、健康、务实的思想,制定了考勤、考绩、考核、考评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成立了职代会,实现了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在教育上,秉持“承认差异性、发展多样性、面向全体、狠抓中下,提优补差,大面积提高”的理念,还学生以自由,留学生以空间,给学生以时间,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
在全县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中,全县四十多所初中,坝头初中长期跻身于“十强”之列。2000年,位列全县第七,创历史最高;2008年司马祥同学以738分的骄人成绩摘取全县中考桂冠;2009年张希童同学又在合肥一中的招录考试中荣登榜首。
就是在这所学校先后升起省级教坛新星胡志成老师,市级教坛新星汪中华老师,县级教坛新星周铁军、余顺亮、汪怀东、曹贤锋等老师。孕育出安庆市优秀班主任方丙国老师,安庆市优秀校长刘文德等。由于秉承创办人遗风,学校文化底蕴深厚,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坝头初中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他们走出家门,跨出国门,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面对教育的春天,坝中人志存高远,襟怀宽广,致力于开拓学生的生活空间。现在坝中已装备起微机室、文印室、资料室,开放了阅览室,开通了校园广播,开辟了文化长廊;学校还为学生修建了小型足球场,水泥篮球场,简易乒乓球台,让学生在运动中求得快乐,获得健康。
在“科教兴国”的时代大潮中,坝头初中坚持以人为本,拥有一支稳定合格、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70余人,其中高级教师6人,一级教师30人,学历层次本科23人,专科44人。在职教师术业有专攻,专业覆盖面广。特别是音、体、美艺体教育,坝头初中独领风骚,驰誉全县。近十年坝中被艺体班录取人数占全县四分之一。2007年坝头中学申报了《农村初中学生文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和《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践研究》两个课题,于2009年顺利结题并获得各位专家一致好评,同时坝头中学获得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
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坝头初中固守一方净土,一片蓝天。师生崇尚文明,追求自然,学校现辟有四条立体绿化带,校园内芳草萋萋,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花草树木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