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又通过上海九院的那个朋友问了一下周主任,他的建议是先停用强的松,继续湿敷,但我发现湿敷只能敷在唇红外表面,对唇内侧的粘膜几乎没有作用。敷多了嘴唇都是黄黄的,而且皱巴巴的,嘴唇很不舒服。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待在家里每天湿敷三次,每次十五分钟左右,症状略有缓解,但痂皮仍在周而复始的掉了又起,天天照镜子,唉声叹气,情绪低落。后来又听亲戚说温州市区有一位张老医生治疗过此类疾病,我就和我母亲一起去找他看,张老先生说我这是剥脱性唇炎,然后打开一本书照上面抄了一个方子让我母亲去抓药,陆陆续续的吃了近一个月,仍然不见好转。后来又在电视上看到华山医院的皮肤科实力雄厚,我就和母亲又一起去上海的华山医院皮肤科挂了个特需门诊专家号,这个主任说法和九院的周主任差不多,建议用点地塞米松,可我对激素类的药物已经产生恐惧,怕痤疮又复发就没敢吃了。在华山医院又遇到一位患者说自己的唇炎是在一个部队医院里治好的,我母亲和我又一起去那家部队医院找那个王主任看病,他把脉之后给我开了一个月的中药,回来吃了之后发现症状依然如此,没什么效果。父亲见我这样,就说干脆向单位请假在家里多看书学点医药知识。他去借了很多医药书给我看,其中有两本书让我觉得印象最深,一本是协和医院的口腔科医生诊疗手册,另一本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书。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这本书让我对中药治疗产生浓厚的兴趣,我经常自己给自己把脉看舌苔,并照着书上的方子去抓一些中药来试试,有时居然也有缓解一下,但仍然不能完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