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喷锚暗挖法中,控制稳定较直观的和可靠的判断依据是( )。
A.拱顶沉降
B.水平收敛
C.地表沉降
D.净空收敛
【答案】A
【解析】经验证明拱顶沉降是控制稳定较直观的和可靠的判断依据。
2.下列不属于基坑内加固目的的是( )。
A.减少围护结构承受的主动土压力
B.提高土体的强度和土体的侧向抗力
C.弥补围护墙体插入深度不足
D.保护基坑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线
【答案】A
【解析】基坑内加固的目的有:提高土体的强度和土体的侧向抗力,减少围护结构位移,保护基坑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线;防止坑底土体隆起破坏;防止坑底土体渗流破坏;弥补围护墙体插入深度不足等。
3.压力管道试验准备工作包括( )。
A.试验管段所有敞口应封闭,不得有渗漏水现象
B.试验管段可用闸阀做堵板,不得含有消火栓、水锤消除器、安全阀等附件
C.水压试验前应清除管道内的杂物
D.应做好水源引接、排水等疏导方案
E.管道未回填土且沟槽内无积水
【答案】ACD
【解析】压力管道试验准备工作:(1)试验管段所有敞口应封闭,不得有渗漏水现象。(2)试验管段不得用闸阀作为堵板,不得含有消火栓、水锤消除器、安全阀等附件。(3)水压试验前应清除管道内的杂物。(4)应做好水源引接、排水等疏导方案。
4.按供回对热网分类时,蒸汽热网的管道组成为( )。
A.供水管
B.供气管
C.回水管
D.凝水管
E.热水管
【答案】BD
【解析】按供回分类:(一)供水管(汽网时:供汽管)从热源至热用户(或换热站)的管道。(二)回水管(汽网时:凝水管)从热用户(或换热站)返回热源的管道。
5.按系统形式分,直接消耗一次热媒,一次热媒补充量大,中间设备极少的是( )。
A.开式系统
B.闭式系统
C.蒸汽系统
D.凝水系统
【答案】A
【解析】按系统形式分类(一)开式系统直接消耗一次热媒,中间设备极少,但一次热媒补充量大。(二)闭式系统一次热网与二次热网采用换热器连接,一次热网热媒损失很小,但中间设备多,实际使用较广泛。
6.直埋蒸汽管道安装工程中,工作管的现场接口焊接应采用氩弧焊打底,焊缝应进行100%的( )检查。
A.渗透探伤
B.磁粉探伤
C.射线探伤
D.超声波探伤
【答案】C
【解析】直埋蒸汽管道应设置排潮管;钢质外护管应进行外防腐;工作管的现场接口焊接应采用氩弧焊打底,焊缝应进行100%射线探伤检查,焊缝内部质量不得低于《无损检测金属管道熔化焊环向对接接头射线照相检测方法》GB/T12605-—2008中的Ⅱ级质量要求。
7.燃气管道可根据用途、( )和燃气压力分类。
A.管径大小
B.敷设方式
C.管道长度
D.管道材质
【答案】B
【解析】燃气输配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燃气管道。管道可按用途、敷设方式和燃气压力分类。
8.不属于城市给水排水管道全断面修复的方法是( )。
A.喷涂法
B.缠绕法
C.内衬法
D.爆管法
【答案】D
【解析】城市给水排水管道全断面修复的方法有:内衬法、缠绕法、喷涂法。破管外挤也称爆管法或胀管法,属于管道更新
9.给水与污水处理厂试运行内容不包括( )。
A.性能标定
B.单机试车
C.联机运行
D.空载运行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给水与污水处理厂试运行内容:单机试车、联机运行试验、设备及泵站空载运行、设备及泵站负荷试运行、联合试运行。
10.下列关于水池满水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构筑物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满水实验是在防水层施工之前
B.构筑物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满水实验是在防腐层施工之前
C.构筑物为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满水实验是在保护层喷涂之前
D.向池内注水时,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水池深度的1/3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的防水层、防腐层施工之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池体施加预应力且锚固端封锚以后,保护层喷涂之前;砖砌池体防水层施工以后,石砌池体勾缝以后。
1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侧模应在预应力( )拆除;底模应在结构建立预应力( )拆除。
A.张拉前 张拉前
B.张拉前 张拉后
C.张拉后 张拉后
D.张拉后 张拉前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应在结构建立预应力后拆除。
1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正确的是( )。
A.试验室配合比→初步配合比→基准配合比→施工配合比
B.基准配合比→试验室配合比→初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
C.初步配合比→试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基准配合比
D.初步配合比→试验室配合比→基准配合比→施工配合比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1)初步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配制强度和设计强度相互间关系,用水胶比计算方法,水量、砂率查表方法以及砂石材料计算方法等确定计算初步配合比。(2)试验室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施工条件的差异和变化、材料质量的可能波动调整配合比。(3)基准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强度验证原理和密度修正方法,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用量。(4)施工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实测砂石含水率进行配合比调整,提出施工配合比。
13.设有支护的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能够反映坑底土体隆起的监测项目是( )。
A.立柱变形
B.冠梁变形
C.地表隆起
D.支撑梁变形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由于基坑一直处于开挖过程,直接监测坑底土体隆起较为困难,一般通过监测立柱变形来反映基坑底土体隆起情况。
14.下列关于管道砌筑施工要点说法错误的是( )。
A.变形缝内应清除干净,两侧应涂刷冷底子油一道
B.缝外墙面铺贴沥青卷材时,应将底层抹平,铺贴平整,不得有壅包现象
C.灌注底板缝的沥青后,立即灌注墙缝,并应连续灌满灌实
D.缝内填料应填塞密实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C选项错误,灌注底板缝的沥青后冷却后,再灌注墙缝,并应连续灌满灌实,沥青是属于高温材料,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冷却后再进行下步施工。
15.下列污水处理方法与工艺中,属于生物处理方法的是( )。
A.活性污泥法
B.生物膜法
C.稳定塘法
D.污水土地处理法
E.混凝法
【答案】ABCD
【解析】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代谢作用,去除污水中有机物质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还有稳定塘法及污水土地处理法,而混凝法属于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化学处理法。
16.下列关于给水与污水处理厂试运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试运行前需要编制试运行方案并获批
B.单机试车一般空车试运行不少于2h
C.全厂联机试运行应不少于12h
D.处理设备及泵房单机组带负荷累计运行达72h
E.处理设备及泵房机组联合试运行时间一般不少于6h
【答案】ABDE
【解析】C选项错误,全厂联机试运行应不少于24h
A.拱顶沉降
B.水平收敛
C.地表沉降
D.净空收敛
【答案】A
【解析】经验证明拱顶沉降是控制稳定较直观的和可靠的判断依据。
2.下列不属于基坑内加固目的的是( )。
A.减少围护结构承受的主动土压力
B.提高土体的强度和土体的侧向抗力
C.弥补围护墙体插入深度不足
D.保护基坑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线
【答案】A
【解析】基坑内加固的目的有:提高土体的强度和土体的侧向抗力,减少围护结构位移,保护基坑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线;防止坑底土体隆起破坏;防止坑底土体渗流破坏;弥补围护墙体插入深度不足等。
3.压力管道试验准备工作包括( )。
A.试验管段所有敞口应封闭,不得有渗漏水现象
B.试验管段可用闸阀做堵板,不得含有消火栓、水锤消除器、安全阀等附件
C.水压试验前应清除管道内的杂物
D.应做好水源引接、排水等疏导方案
E.管道未回填土且沟槽内无积水
【答案】ACD
【解析】压力管道试验准备工作:(1)试验管段所有敞口应封闭,不得有渗漏水现象。(2)试验管段不得用闸阀作为堵板,不得含有消火栓、水锤消除器、安全阀等附件。(3)水压试验前应清除管道内的杂物。(4)应做好水源引接、排水等疏导方案。
4.按供回对热网分类时,蒸汽热网的管道组成为( )。
A.供水管
B.供气管
C.回水管
D.凝水管
E.热水管
【答案】BD
【解析】按供回分类:(一)供水管(汽网时:供汽管)从热源至热用户(或换热站)的管道。(二)回水管(汽网时:凝水管)从热用户(或换热站)返回热源的管道。
5.按系统形式分,直接消耗一次热媒,一次热媒补充量大,中间设备极少的是( )。
A.开式系统
B.闭式系统
C.蒸汽系统
D.凝水系统
【答案】A
【解析】按系统形式分类(一)开式系统直接消耗一次热媒,中间设备极少,但一次热媒补充量大。(二)闭式系统一次热网与二次热网采用换热器连接,一次热网热媒损失很小,但中间设备多,实际使用较广泛。
6.直埋蒸汽管道安装工程中,工作管的现场接口焊接应采用氩弧焊打底,焊缝应进行100%的( )检查。
A.渗透探伤
B.磁粉探伤
C.射线探伤
D.超声波探伤
【答案】C
【解析】直埋蒸汽管道应设置排潮管;钢质外护管应进行外防腐;工作管的现场接口焊接应采用氩弧焊打底,焊缝应进行100%射线探伤检查,焊缝内部质量不得低于《无损检测金属管道熔化焊环向对接接头射线照相检测方法》GB/T12605-—2008中的Ⅱ级质量要求。
7.燃气管道可根据用途、( )和燃气压力分类。
A.管径大小
B.敷设方式
C.管道长度
D.管道材质
【答案】B
【解析】燃气输配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燃气管道。管道可按用途、敷设方式和燃气压力分类。
8.不属于城市给水排水管道全断面修复的方法是( )。
A.喷涂法
B.缠绕法
C.内衬法
D.爆管法
【答案】D
【解析】城市给水排水管道全断面修复的方法有:内衬法、缠绕法、喷涂法。破管外挤也称爆管法或胀管法,属于管道更新
9.给水与污水处理厂试运行内容不包括( )。
A.性能标定
B.单机试车
C.联机运行
D.空载运行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给水与污水处理厂试运行内容:单机试车、联机运行试验、设备及泵站空载运行、设备及泵站负荷试运行、联合试运行。
10.下列关于水池满水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构筑物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满水实验是在防水层施工之前
B.构筑物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满水实验是在防腐层施工之前
C.构筑物为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满水实验是在保护层喷涂之前
D.向池内注水时,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水池深度的1/3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的防水层、防腐层施工之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池体施加预应力且锚固端封锚以后,保护层喷涂之前;砖砌池体防水层施工以后,石砌池体勾缝以后。
1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侧模应在预应力( )拆除;底模应在结构建立预应力( )拆除。
A.张拉前 张拉前
B.张拉前 张拉后
C.张拉后 张拉后
D.张拉后 张拉前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应在结构建立预应力后拆除。
1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正确的是( )。
A.试验室配合比→初步配合比→基准配合比→施工配合比
B.基准配合比→试验室配合比→初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
C.初步配合比→试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基准配合比
D.初步配合比→试验室配合比→基准配合比→施工配合比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1)初步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配制强度和设计强度相互间关系,用水胶比计算方法,水量、砂率查表方法以及砂石材料计算方法等确定计算初步配合比。(2)试验室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施工条件的差异和变化、材料质量的可能波动调整配合比。(3)基准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强度验证原理和密度修正方法,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用量。(4)施工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实测砂石含水率进行配合比调整,提出施工配合比。
13.设有支护的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能够反映坑底土体隆起的监测项目是( )。
A.立柱变形
B.冠梁变形
C.地表隆起
D.支撑梁变形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由于基坑一直处于开挖过程,直接监测坑底土体隆起较为困难,一般通过监测立柱变形来反映基坑底土体隆起情况。
14.下列关于管道砌筑施工要点说法错误的是( )。
A.变形缝内应清除干净,两侧应涂刷冷底子油一道
B.缝外墙面铺贴沥青卷材时,应将底层抹平,铺贴平整,不得有壅包现象
C.灌注底板缝的沥青后,立即灌注墙缝,并应连续灌满灌实
D.缝内填料应填塞密实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C选项错误,灌注底板缝的沥青后冷却后,再灌注墙缝,并应连续灌满灌实,沥青是属于高温材料,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冷却后再进行下步施工。
15.下列污水处理方法与工艺中,属于生物处理方法的是( )。
A.活性污泥法
B.生物膜法
C.稳定塘法
D.污水土地处理法
E.混凝法
【答案】ABCD
【解析】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代谢作用,去除污水中有机物质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还有稳定塘法及污水土地处理法,而混凝法属于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化学处理法。
16.下列关于给水与污水处理厂试运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试运行前需要编制试运行方案并获批
B.单机试车一般空车试运行不少于2h
C.全厂联机试运行应不少于12h
D.处理设备及泵房单机组带负荷累计运行达72h
E.处理设备及泵房机组联合试运行时间一般不少于6h
【答案】ABDE
【解析】C选项错误,全厂联机试运行应不少于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