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的还蛮好,就转过来了,希望不要招喷子哦。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座城,生活在城市的人们,脚下的街道、路灯乃至花草都是他们与天地相连,进而获得元气充沛的生命活力的源泉所在,而我,也想在今夜写点文字,为一座城。
这几年,由于工作的关系,从华南、江南到东北,从东京到温哥华,外国的、中国的城市或短期居留,或擦肩而过,总有几十座吧,他们的脾气秉性各不相同,留给我的也决不仅是忧喜愁烦这几种简单的感觉,比如说东京的迷狂与窒息、京都的安静与寂寥、北京的温暖与绚烂、多伦多的清冷与纯净,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我的人生。但是从没有一座城,让我永远铭记的是她带着伤感的美,因为美的纯粹和短暂而绝望,因为她的悲情而更加刻骨铭心,这座城,就是哈尔滨。
作为一个江南人,对城市文明的感觉似乎从小就在杭州、南京、上海这几座并不遥远却风格迥异的城市中形成了。大学时学校在南京,开心时去上海,不开心时去杭州,秦淮河——外滩—苏堤的生活让我感到无比幸福。直到考研时,由于差两分没有能够上得了浙大,最后竟阴差阳错的被录取到了黑大,当时我真的傻眼了,在那之前,我去过的最远的北方城市就是济南,一想到那冰天雪地的遥远关东,我真的两眼发黑,最后还是决定去了,而这一个决定,却让我和哈尔滨结下了二十年的难解之缘。
记得,乘坐火车走近哈尔滨腹地的时候正是九月,一下子从尚很炎热的江南来到金风送爽的北国,连风吹在身上的感觉都很舒适,很清凉又很温暖,甚至可以在空气中闻到甜味。走到大街上,则更是为之惊叹,宽阔的街道、来来往往的车流、巍峨高大的建筑,是在八十年代中期的中国城市中并不多见的,在我印象中,当时也只有上海可以与之相媲美,杭州与南京当时同哈尔滨的繁华相比是相形见绌的。走在马路上,同南方城市中仍很普遍的清一色的白衬衣、蓝裤子相比,这儿的人的衣着是前卫和大胆的,特别是女孩子们穿的“布拉吉”,已经可以让任何一个生活在八十年代的青年男子肾上腺沸腾,而最美的,莫过于在松花江畔眺望夕阳了,那种水天一色、如火如荼的壮美是南方的古灵精秀无法相比的。第二年,当我学会了向驴子一样喝酒,学会从我所在的学府路坐摩电到江畔,再从江畔坐船到太阳岛野餐的时候,我也成了一个地道的哈尔滨人了。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在哈尔滨的日子加起来有七八年之多,我从没有称哈尔滨是我的第二故乡,但是在哈尔滨,我完成了从一个南方人到北方人的转变。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还没有哪个城市像哈尔滨这样是这样多种矛盾的结合体,而专属于哈尔滨的唯美和忧郁,也让这座城有了悲情的色彩。哈尔滨本是人类城市文明的奇迹,从一座小渔村到远东的国际大都市,只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这个速度,恐怕号称以“中国速度”创造中国经济崛起奇迹的深圳也望尘莫及;可是另一方面,她被边缘化的速度也是惊人的,从曾经的“十大城市”到现在连一个东北区域中心城市都很难得到承认,大概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时间。
哈尔滨本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极高地位的城市,我记不得很多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如数家珍的若干“中国第一”,但是有两点足可以说明一切: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北方的金融与外交中心、第二大工商业城市、第一大海关、第一大国际化都市,臭名昭著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就是在哈尔滨被韩国义士安重根击毙的;可是现在,曾经是中华民国特别行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的她,只是中国北方一个虽谈不上落后却已差不多被遗忘的省份的省会。
哈尔滨本是文化高度多元开放的城市,在这里,曾经有二十多个主要国家的领事馆和十万侨民,东正教堂、清真寺在这里相映成趣,面包鱼子酱同煎饼大葱互相和谐,歌剧院电影院和戏园子相得益彰,构成中国城市文明绝妙而别无二致的图景;而现在,哈尔滨却是全国最难得到文化认同的城市,南方人甚至包括一些刚从茅草屋中搬到高楼里的小城里的人都在用高傲的目光打量着她;在历史悠久的关中和中原眼中,她更是一块可怜的荒蛮之地;即使是在东北,继承满洲金清文化正统的沈阳也瞧不上她—“哈尔滨整得都是洋事”,长春也不认为哈尔滨好在哪里,因为—“哈尔滨人不爱看二人转”。同哈尔滨经历出身都有可比之处的大连是唯一能同哈尔滨产生点文化共鸣的,我发现在东北,和哈尔滨人私交最好的是大连人,哈尔滨人有钱人多到大连购房置业,而近几年大连企业在哈尔滨的投资合作也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座城,生活在城市的人们,脚下的街道、路灯乃至花草都是他们与天地相连,进而获得元气充沛的生命活力的源泉所在,而我,也想在今夜写点文字,为一座城。
这几年,由于工作的关系,从华南、江南到东北,从东京到温哥华,外国的、中国的城市或短期居留,或擦肩而过,总有几十座吧,他们的脾气秉性各不相同,留给我的也决不仅是忧喜愁烦这几种简单的感觉,比如说东京的迷狂与窒息、京都的安静与寂寥、北京的温暖与绚烂、多伦多的清冷与纯净,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我的人生。但是从没有一座城,让我永远铭记的是她带着伤感的美,因为美的纯粹和短暂而绝望,因为她的悲情而更加刻骨铭心,这座城,就是哈尔滨。
作为一个江南人,对城市文明的感觉似乎从小就在杭州、南京、上海这几座并不遥远却风格迥异的城市中形成了。大学时学校在南京,开心时去上海,不开心时去杭州,秦淮河——外滩—苏堤的生活让我感到无比幸福。直到考研时,由于差两分没有能够上得了浙大,最后竟阴差阳错的被录取到了黑大,当时我真的傻眼了,在那之前,我去过的最远的北方城市就是济南,一想到那冰天雪地的遥远关东,我真的两眼发黑,最后还是决定去了,而这一个决定,却让我和哈尔滨结下了二十年的难解之缘。
记得,乘坐火车走近哈尔滨腹地的时候正是九月,一下子从尚很炎热的江南来到金风送爽的北国,连风吹在身上的感觉都很舒适,很清凉又很温暖,甚至可以在空气中闻到甜味。走到大街上,则更是为之惊叹,宽阔的街道、来来往往的车流、巍峨高大的建筑,是在八十年代中期的中国城市中并不多见的,在我印象中,当时也只有上海可以与之相媲美,杭州与南京当时同哈尔滨的繁华相比是相形见绌的。走在马路上,同南方城市中仍很普遍的清一色的白衬衣、蓝裤子相比,这儿的人的衣着是前卫和大胆的,特别是女孩子们穿的“布拉吉”,已经可以让任何一个生活在八十年代的青年男子肾上腺沸腾,而最美的,莫过于在松花江畔眺望夕阳了,那种水天一色、如火如荼的壮美是南方的古灵精秀无法相比的。第二年,当我学会了向驴子一样喝酒,学会从我所在的学府路坐摩电到江畔,再从江畔坐船到太阳岛野餐的时候,我也成了一个地道的哈尔滨人了。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在哈尔滨的日子加起来有七八年之多,我从没有称哈尔滨是我的第二故乡,但是在哈尔滨,我完成了从一个南方人到北方人的转变。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还没有哪个城市像哈尔滨这样是这样多种矛盾的结合体,而专属于哈尔滨的唯美和忧郁,也让这座城有了悲情的色彩。哈尔滨本是人类城市文明的奇迹,从一座小渔村到远东的国际大都市,只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这个速度,恐怕号称以“中国速度”创造中国经济崛起奇迹的深圳也望尘莫及;可是另一方面,她被边缘化的速度也是惊人的,从曾经的“十大城市”到现在连一个东北区域中心城市都很难得到承认,大概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时间。
哈尔滨本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极高地位的城市,我记不得很多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如数家珍的若干“中国第一”,但是有两点足可以说明一切: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北方的金融与外交中心、第二大工商业城市、第一大海关、第一大国际化都市,臭名昭著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就是在哈尔滨被韩国义士安重根击毙的;可是现在,曾经是中华民国特别行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的她,只是中国北方一个虽谈不上落后却已差不多被遗忘的省份的省会。
哈尔滨本是文化高度多元开放的城市,在这里,曾经有二十多个主要国家的领事馆和十万侨民,东正教堂、清真寺在这里相映成趣,面包鱼子酱同煎饼大葱互相和谐,歌剧院电影院和戏园子相得益彰,构成中国城市文明绝妙而别无二致的图景;而现在,哈尔滨却是全国最难得到文化认同的城市,南方人甚至包括一些刚从茅草屋中搬到高楼里的小城里的人都在用高傲的目光打量着她;在历史悠久的关中和中原眼中,她更是一块可怜的荒蛮之地;即使是在东北,继承满洲金清文化正统的沈阳也瞧不上她—“哈尔滨整得都是洋事”,长春也不认为哈尔滨好在哪里,因为—“哈尔滨人不爱看二人转”。同哈尔滨经历出身都有可比之处的大连是唯一能同哈尔滨产生点文化共鸣的,我发现在东北,和哈尔滨人私交最好的是大连人,哈尔滨人有钱人多到大连购房置业,而近几年大连企业在哈尔滨的投资合作也到了一个新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