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遗憾,但收获很多。
高考毕业后游览的博物馆其实也不多,但苏博是不能用照片所还原的奇妙美,一路上都在感慨建筑的美与巧妙。
起初在课本上看到有关贝聿铭的文章就幼稚地怀疑过他是否为穿越者,带着未来的美回到现在,才每个作品都隔着那么些年月然后爆火。等到亲眼见了摆下这么些艺术的整个建筑,真的是停不下感慨和崇拜。馆内的展品也都很棒,我比较感兴趣的书画类真的是精妙绝伦,虽然不及整个建筑的和谐美给我的震撼,但也很是值得赞美。
最难忘的是二层对称格局中,离楼梯最近的一间(两边格局大抵相同,我便只说一间),正对着进门和下个展厅门有两扇大得很合时宜的方窗,一扇是满眼的竹子,最令人赞叹的,是这扇窗本就一成一景,窗前的凳子上再坐人竟也无比和谐。我不知道具体的设计由谁负责,但我确确实实看到这一景时愣住了,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另一扇窗由薄薄一层类似于亚麻的纺织物遮住,外面的光景投进来,俨然成了生动的一幅画。
不过游览下来也有些我狭隘的遗憾,途中偶遇的小帅哥可以说挺有缘的,游览结束后也同路了一会,只是我最后也没鼓起勇气去讨要个联系方式。这一下算沉了大海,唯一想到的也只有帖吧这么个开放平台。希望有缘的话可以通过帖吧找到他。(他是一人游览)








高考毕业后游览的博物馆其实也不多,但苏博是不能用照片所还原的奇妙美,一路上都在感慨建筑的美与巧妙。
起初在课本上看到有关贝聿铭的文章就幼稚地怀疑过他是否为穿越者,带着未来的美回到现在,才每个作品都隔着那么些年月然后爆火。等到亲眼见了摆下这么些艺术的整个建筑,真的是停不下感慨和崇拜。馆内的展品也都很棒,我比较感兴趣的书画类真的是精妙绝伦,虽然不及整个建筑的和谐美给我的震撼,但也很是值得赞美。
最难忘的是二层对称格局中,离楼梯最近的一间(两边格局大抵相同,我便只说一间),正对着进门和下个展厅门有两扇大得很合时宜的方窗,一扇是满眼的竹子,最令人赞叹的,是这扇窗本就一成一景,窗前的凳子上再坐人竟也无比和谐。我不知道具体的设计由谁负责,但我确确实实看到这一景时愣住了,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另一扇窗由薄薄一层类似于亚麻的纺织物遮住,外面的光景投进来,俨然成了生动的一幅画。
不过游览下来也有些我狭隘的遗憾,途中偶遇的小帅哥可以说挺有缘的,游览结束后也同路了一会,只是我最后也没鼓起勇气去讨要个联系方式。这一下算沉了大海,唯一想到的也只有帖吧这么个开放平台。希望有缘的话可以通过帖吧找到他。(他是一人游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