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考研交流吧 关注:21贴子:160
  • 4回复贴,共1

复旦大学考研经验分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每日作息——
10月之前
8:00起床,洗漱早饭
8:30-11:30,数学(不做真题,做各类参考书+题)
11:30-13:30,午饭+午休(12点食堂人多,提前半小时吃饭;趴自习室桌子睡一小时多)
13:30-16:00,专业课
16:00-19:30,操场运动2h+吃饭+刷手机看综艺
19:30-22:30,专业课1.5h+政治1.5h
00:30睡觉,睡前会打游戏
10月以后(非常重要)
9:00起床,洗漱早饭(推迟原因简单:天冷了不想起床,多赖床一会儿,不逼迫自己起床)
9:30-12:00,数学真题一套做+批改,2.5h应该足够
12:00-13:30,午饭+午休
13:30-15:00,专业课真题半套
15:00-18:30,操场运动2h+吃饭(因为天黑的早,运动时间提前了)
18:30-22:30,专业课真题另外半套+政治
00:30睡觉,睡前打游戏
总结:上午数学,下午专业课,晚上专业课+政治(or英语)。每天有大量的休息时间、娱乐时间、运动时间,计划能轻松的执行下来,且心态很平和。需要注意,在学习时需要高效率学习,玩得时候也放宽心玩。
我大四虽然课少,但也全翘,点不点名无所谓的,专注于自己应该专注的事。课程作业、设计报告都找同学帮忙完成,只有必须手抄的实验报告是自己抄的。我可以允许每天花时间在运动或者放松上,但不想让我认为没有意义的一些课程作业耽误我的时间。纯属个人真实心得,仅供参考。


IP属地:江苏1楼2022-01-07 14:19回复
    转发自2020年考研至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设计方向的学长/学姐
    原因是该学长/姐的作息时间表劳逸结合,不是扎头苦学,对我而言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所以分享一下!


    IP属地:江苏2楼2022-01-07 14:22
    收起回复
      2025-05-12 14:57:25
      广告
      复习安排——
      10月前:散装复习(疫情在家,复习效率低下)
      专业课
      报班,每周末听课一次1-2h,周内按时完成作业。按照进度可以听懂,就没有预习过,不过每次做作业前需要复习一遍。10月之前差不多跟着课专业课进行了一轮多两轮的复习。
      数学
      做了张宇老师36讲的高数18讲与线代9讲,每个例题+课后题。660做了半本。(复习过的同学都知道这已经非常慢了,但只要复习的足够扎实,绝对足够用,不用一味追求速度)
      政治
      7月开始,自己把肖秀荣老师的那本精讲精练看了两遍,做了小半本1000题。本来是跟着徐涛老师的视频课学习的,三节课后觉得看视频只是图乐呵,其实啥也没记住,就开始自己看书。(当然有些同学适应视频学习,觉得自己看书效率不高,这都因人而异)
      看政治书or视频,千万不要奢求真的学会什么,只是为了知道自己在学什么,基本框架是怎样的,大概有哪些东西,具体细节的学习的需要通过刷选择题。
      英语
      本人英语水平很烂,所以我考研时选择基本裸考英语。因为我觉得我只有投入每天稳定的两个小时,才能让我的考研英语成绩有可能10分的提高,但如果把这两小时投入专业课与数学,就能得到更大的收益。我认为我从小没少补英语,但成绩仍然一般,那么考研就不该花时间在这里,事倍功半。(有的考研同学则意见相反,我现在室友觉得他英语很烂,所以考研期间也大量复习英语,最后英语较高也上岸了。怎么做真的需要自己去权衡)
      需要注意至少要保证每门能过线,我大一通过了4、6级,因此觉得考研过线还是够用。我周围就有很多同学最终总分够了,结果真的是英语没有过线。
      10月后:整装的真题复习与刷题复习
      数学
      10.1开始一天上午一套真题,每套做+批改2.5h,正好一个月多一点做完。
      数二历年真题简单,没有二刷必要,把错题偶尔翻一翻就行。以后改成了数一,大家视情况是否二刷。
      11月初我早买来了所有有名的老师的题,没时间做,就为了看看大家的题型。张宇1000+闭关修炼、李永乐330、李林880+108、汤家凤老师的等等,我都买了翻了一遍。只做了660。
      做了的有各种模拟题:张宇8+4,是有点难,但我觉得也可以做,尤其今年大概率数学会难,建议可以做一做;李林6+3,很稳,推荐;还做了考研群内的“共创5套+超越5套”,我觉得这两个题也挺好的,难度合理,就是标准答案有时候给不对。
      跟刷真题一样,每天上午一套,2.5-3h内需完成,张宇8+4除外。
      专业课
      九月中就可以开始,1day-2day一套真题,因为安排的时间有时候一天做不完一套真题。
      专业课真题非常非常非常重要。推荐找一个又大又厚的笔记本,蓝笔抄题黑笔做,红笔批改。方便自己看题,也方便以后反复反复的翻阅。我当时把每个设计大题都拿红笔做标注,比如2007年这个题的考点是“反向器链延迟”,然后等遇到下一次同样的题型,我会写上2007年同,就是能够方便自己前后对比。
      专业课其实题型就那么些种,做多了会发现规律,今年从这章挑这个题型,下年换那个。大家只要很规范的做,稍微标注一下,就能发现规律。等你做后面的时候,看到每个题,就知道哪一年出过同一个题型的,求解思路是什么,基本答案已经出来了。
      有一点独到的小经验,就是Asic简答题部分,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去背那些概念,一定要性价比高,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大的收益,也就是在临近考研再去背。我是考研前一个月,把所有的相关的文档、名词解释都看了一遍,理解他们的含义,但是不背。因为现在背了,等于一个月得天天花时间背,压力大又累。我考研剩两天开始背,背了两天。然后考研进入考场前,把我背得最不熟的设计流程部分,快速记忆了一遍,进去考场,果然考到了那个题,我就直接写上了。这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去拿到这种分数。
      政治
      肖4出来以前,刷各种选择题。
      肖秀荣1000题,肖8选择题;米鹏6+3;徐涛8套卷;腿姐答题技巧可以看;肖老师12月份时政可以看。
      肖4出来之后,做选择题,直接背大题。
      政治是大家成绩最接近的,所以复习要性价比高,不要花费过多时间。考研复旦,时间多花在专业课和数学上。
      英语
      各位都比我好,就不献丑了。


      IP属地:江苏3楼2022-01-07 14: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