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侠战神吧 关注:39贴子:852
  • 5回复贴,共1

【罗西自传】--- 不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03 年是如此的漫长而沉重,那年我从本田车队转往山叶车队。
这对我个人来说是一次艰苦的精神之旅,是一个自我分析、自我探索的过程。
坦白的说,如果不是在 2003 年底, 2004 年初选择了山叶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
我可能会在廿五岁生日之前就放弃比赛了。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艰苦的六个月。
在那期间我找到平静和快乐,那是我真正想要的东西。
我需要和有趣的朋友在一起,无论是在赛车场上或是日常生活。
有了这些朋友,我可以体会赛车以外的乐趣。
而且我也需要一些新的挑战,对於我这样的人 — 如此年轻就获得了这麼多成就,
所有的事情都来得太快了,这对我来说不见得是好事。
当时我已经廿四岁了,开始在思考人生这件事情。
我发现自己对某些事情不再感到兴趣,对某些情况也不能再容忍。
我明白自己继续待在本田车队会很不开心,这一点我早就清楚。但是在 2003 年初的时候,
我并不确定我有没有办法完全脱离本田的羽翼。
当 Davide Brivio 到 Ibiza 来找我的时候,我还没有意识到其实他为我开了另一条路,
在摩托车历史上,一条前人从从未走过的路。那时候我还没有明白,
只有我接受这个挑战,我的赛车生涯才会到达新的巅峰,我才能找到我自己内在的力量。
离开本田车队加入山叶车队,与山叶共度有史以来最黑暗的阶段,对我来说的确是件疯狂的事情。
尽管我待在本田车队的时候不是那麼高兴,但我知道离开本田的话,我的前途可能会非常渺茫。
而且我的对手,每一个都梦想著成为本田的车手。


IP属地:江苏1楼2010-05-11 12:45回复
    1999 年的时候我加入了本田车队,我是带著梦想和荣耀加入本田车队的,
    而且我骑上了我当时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车 — NSR 500 。
    在我迅速夺得三连冠之后,我开始为 2003 年的比赛和我的第五次世界冠军做准备。
    我当时感到内心有种『东西』正在成形。如果有机会,这个『东西』将会发芽茁壮。
    2003 年初的时候,我只对一件事情感到非常清楚,那就是我待在本田很不开心。
    再说一遍,我就是不开心。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理念和我相差太远。
    我真的不想待在那种环境中,我无法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得不到认同。
    我生活在一个紧张的气氛中,我一直感到很大的压力。像我这样的人,
    我喜欢和自己的团队在一起,我希望大家同甘共苦。但是本田的『团队精神』和我的想法完全不同。
    我希望有团队的感觉,但是本田却让我失去了归属感。情况很糟,糟到你无法想像,
    我甚至对比赛都失去了兴趣。
    这对我来说是极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它太让人难以接受了。
    但实际情况就是这样。我记得自己当时在看本田的合约,越看越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想想本田的人,他们每天必须按时起床,每天打卡上下班,成为时间的奴隶,
    老板和同事总是绕在身边挥之不去,被无聊的工作和平淡的生活束缚。
    不,不能这样,一个 MotoGP 的车手怎麼过这样的日子?
    团队在我的心中是最重要的,所谓的团队就是和我一起从 125 c.c. 比赛就开始工作的人。
    在维修站里面我想和我喜欢的人在一起,他们能和我谈论赛车以外的事情,他们能带给我欢乐。
    我觉得在本田车队不开心,一部分原因是我不喜欢那边的气氛,
    因为严格的纪律控制了大家的情绪。人们都没有心情开玩笑。这种沉闷的气氛让我很不舒服。
    我希望我身边的人都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像是感谢、参与、高兴、热情、分享等等。
    否则这就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团队。是的,我们是赢家,这对日本人来说或许已经够了,
    但是我并不满足。我希望能一边赛车一边享受生活。
    


    IP属地:江苏2楼2010-05-11 12:46
    回复
      2025-05-21 07:40:03
      广告
      也就是说在成功的同时获得乐趣。我希望我能把我的赛车事业和我充满乐趣的生活结合在一起。
      不错,在本田我是第一。只不过本田的高层和我对於第一的定义完全不同。
      对他们来说,这意谓著我必须比其他人提前几个星期参加测试。
      可能是测试某种新零件,由我来测试帮助开发。
      等到没有问题的时候,再应用到大家的车上。
      而且本田一直不明白,其他的本田车手对此都耿耿於怀。
      我可以说我的赛车从来就没有比别人先进过。
      到了 2003 年底,我的 RC-211V 只比 Sete Gibernau 和 Max Biaggi 多跑了 250 圈,如此而已!
      我太了解这些利害关系了。在本田,最重要的是要和大家展示他们的技术优势,
      接著就可以应用到市售车上。这一切都只是为了证明胜利和车子有关。
      所以对本田来说,上颁奖台是很重要的事情。也因此,本田不可能给别人烂车,
      因为他们希望包办所有奖杯。本田一直都是这样,直到我离开也不会改变。
      到了 2003 年,本田更是陷入了一个奇怪的循环。
      一年接著一年获得冠军,使得胜利本身已经微不足道。
      局面甚至已经变成了只要骑本田赛车,就是获胜的保证。
      这真的是很令人沮丧。 2003 年是我事业的巅峰,当我屡战屡胜时,
      我开始感觉到比赛变成了一种例行的工作。
      赢得比赛只是我该完成的工作。比赛这件事情变得渺小,
      当我再次胜利的时候,一切都变得麻痹,没有人会表示祝贺,没有人会为此疯狂…
      对本田来说,是我、 Max Biaggi 还是 Sete Gibernau 获胜并不重要,反正都是本田的人。
      甚至於如果是他们两个赢会更好,因为那证明了非厂队也是丝毫不差。
      我自己感觉到了这一点,但是为了确认,我自己跑去问本田的高层,
      他们亲口告诉我:『恩,是的,我们的目标就是在每一场比赛中包办前三名,
                                         我们想要让本田永远占领颁奖台。』他们这样说著,
      眼睛也不眨一下,彷佛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或许其他车手并不在意本田的这种态度,
      Max Biaggi 和 Sete Gibernau 只对我的 RC-211V 感兴趣,
      他们想尽办法要证明我之所以能赢是因为我的车比他们好。
      其实他们心里明白,我和他们唯一的差别就是那 250 圈的测试,但是他们不愿意承认,
      因为这样就代表了我是因为技术赢了他们,而不是因为赛车的关系。
      


      IP属地:江苏3楼2010-05-11 12:47
      回复
        over


        IP属地:江苏6楼2010-05-11 12: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