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吧 关注:1,045,083贴子:6,334,404

西方文明的五大文化病毒,你觉得有道理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西方文明的五大文化病毒,你觉得有道理吗?
这些都是现在流行的主流价值观吧


IP属地:广东1楼2022-01-04 09:49回复
    有福没有慧,来生大象挂璎珞。
    有慧没有福,来生罗汉托空缽。
    这是佛门里常说的一句名言,什么意思呢?
    第一句是说有福报的人,包括名利财吃睡等样样具足,若不发心修持佛法,证得智慧,来生必堕畜牲道,做回大象。大象虽然福报大,挂了很多珠宝璎珞,但毕竟是大象有情畜类,而不是有情人类。
    第二句是说如果只是发心修行,而又不布施培福做善事,虽然证得了智慧圣道,但这个圣道尚未圆满。因此来生继续做回人,得了阿罗汉果,但由于前世不布施和不做善事的缘故,虽是阿罗汉圣者,但在托缽乞食时,没有人会给他饭菜吃,饿了人家也不会同情他……故此,一切佛子皆应福慧双修才是正路。
    我们家长现在为孩子的学习和智育,下了很多血本,但是孩子光是学习好,聪明机灵,却是不够的,世界上聪明人多,但并非聪明就能成功,就能幸福,应当多教孩子为他人服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勤劳俭朴,为社会多做贡献,积累福德,这才是福慧双修。


    IP属地:广东2楼2022-01-14 16:04
    回复
      2025-07-22 12:07: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极端自由就是自私!
      做人做事,动机至关重要。
      稻盛和夫小时候是孩子王,有时,为了保护伙伴,稻盛和夫明知不行也要出面,被人打得趴下也不能躲着走。他那时就明白了一个道理:有私心的人,当不了孩子王。这也为后来稻盛开悟“利他之心”种下了种子。
      当后来稻盛和夫经过一系列身心磨炼,完全放下了创业之初所怀抱的个人动机,将京瓷的存在意义从“利己”转变为“利他”时,稻盛和夫才能觉得自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
      当你以利他之心为社会、为世人倾注力量时,自己的人性就能得到磨炼,幸福感和充实感就会降临,人生也就有了更深的意义和更大的价值。稻盛和夫先生就是在这看似简单的道理中,悟出了人生无数转机的力量。
      宇宙具有一种生生不息的意志和力量,这是一种“向善”的力量。利他之心符合“向善”的宇宙意志,因而将会协助企业家打开“智慧的宝库”,让大家享受灵光一现的惊喜。
      稻盛和夫说:尽力抑制自身的欲望,以亲切的关爱之心为他人尽力。这也可以说是上天赐予我们生命的重要意义。
      真正的成事者,都是在成就他人中完成自我的展现与圆满。
      感恩心
      感恩惜福,是做人的根本。缺少感恩心的人和不知感恩的人的精神是没有办法得到成长的,不懂得惜福,大肆挥霍浪费的人本身就受不住福报,


      IP属地:广东3楼2022-02-22 10:51
      回复
        老子曰: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一个真正有道的人,民族、国家,都需知道这一点,总是自我显示优点的人反而显得不高明;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能明辨是非;总是夸耀自己功劳的人反而是在抹杀自己的功劳;妄自尊大的人反而不能长久,自己抬高自己的人也做不了首领……
        自古以来,中外名人豪杰,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比比皆是,大多因为骄傲自大,过于狂妄,最后功败垂成。这些轻躁的举动、自炫的行为都是反自然的行径,短暂而不能持久,故需慎之又慎……


        IP属地:广东4楼2022-03-27 12:21
        回复
          孝道的内容主要包括:
          1、养亲与敬亲;2、顺亲与谏亲;3、传宗接代;4、丧亲与祭亲;5、立身、立功,以显父母。
          养亲与敬亲:(1)养亲是要照顾好父母的饮食衣服居住等基本的生活,是子女对父母的最基本义务,是基于人的报恩观念而产生的。每个人都是由父母所生,又是因父母的精心照顾而长大成人,这种生命创造及养护的客观事实使人类产生了报恩意识,即在自己的父母年老之后要竭尽全力赡养父母,尽“反哺”义务。(2)传统孝观念不仅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奉养的义务,更重要的是子女对父母有敬爱之心。孔子对“敬亲”特别重视,而且把能否敬爱父母作为人与畜、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论语·为政》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传统孝观念中,敬亲是比养亲更高层次的孝。
          顺亲与谏亲:(1)顺亲是要听从父母的话,按父母的意志办事,凡事以父母的标准为标准。不仅表现在态度上对父母长辈和悦,在行为上事之以礼,而且更为深层的是要顺从父母长辈的意志,唯命是从,所以常看到孝顺连用。《论语·学而》说: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2)谏亲是在父母犯错的时候要委婉的提出建议,让父母能改正错误,这也是孝的一种内容。当父母长辈有过错时,子女要委婉谏议。《论语·里仁》说:“事父母几谏”,即委婉劝谏。《孟子·告子下》说:“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愈疏,不孝也。”就是说,子女对父母的过失,违背道义的行为不怨、不谏,甚至盲目顺从,就是不孝。
          孝道是上下之间的责任与义务,两面都需要做好,相辅相成,


          IP属地:广东5楼2022-04-04 13:03
          回复
            人如何在自己的人生中逢凶化吉?一定要及时行善。行善就好比在银行存款一样,今天你存了二十万,而这个灾难要你叁十万,你刚好不够,连命都赔给它了;假如你存了四十万,这次灾难要你叁十万,你就化险为夷。所以,该存的时候赶快存,行善要及时,不能等。
              人生至憾——子欲养而亲不待


            IP属地:广东6楼2022-07-03 18:53
            回复
              有一天,他们讲“双受诰封”(三娘教子),讲到小东人在学房里,听同学说三娘并不是他的生身之母,他在放学回家去,晚间照例背书时,就故意的不好好背诵,三娘督促他,他就冷言冷语讥刺三娘说:“你并不是我的生身之母,若是我的亲娘在,我哪能受你的冤枉气呢!”三娘听了这话,一怒之下,就把织布的机头割断。老家奴薛宝,听他母子吵闹,出来问明了原委,就向小东人说:“三娘为了教养你读书,日夜在织布,望你长大成人,光耀祖宗,你万不可恶言相加,赶快头顶家法,请娘亲责罚。”于是小东人,便如老奴所言,跪在三娘面前,认罪说:“孩儿年幼无知,忤逆娘亲,请娘亲教训孩儿,打儿几下!”三娘说:“儿快起来!是我不会做娘,不该和你一般见识,来动肝火气。”遂则母子言归于好!
                我听了这段故事,心里想奇怪,他们母子是吵什么嘴?吵了,又各自认不是呢?想来想去,想明白了,怪不得,他俩母子,均是贤人。贤人争不是,愚人才争理呀!
                听完了善书,在家的途中,一面走路,一面想,我从没读过一天的书,不明白道理,怪不得我生疮痨。我一看人家有不合自己的意,就生气,这正是我不明理,所以我是愚人呀!于是就大声审问自己说:“我专找人家的毛病,那怎算对?看人不对我就生气,那怎算对?”一路上嚷这句话,走十里路,一直嘈嚷到家里。夜里还自己问自己,问来问去,问的自己也笑起来,自己把过失悔过了,就顿悟从前皆非。
                第二天早晨,在无意之中,有感肚皮痒,长了十二年的疮痨,一夜的工夫,竟完全好了。所以我在最初给人家讲病的时侯,就告诉人们,若能把自己的过,悔过了就能好病,这种方法,就是从我自身的经验上得来的。


              IP属地:广东7楼2023-05-14 16:36
              回复
                字词


                IP属地:广东8楼2023-07-14 18:54
                回复
                  2025-07-22 12:01: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见微知著
                  家父奉侍曾祖父及祖父。二老辈念家父之贫窘,又在外佣工,故对于家中田园颇尽力,暇则拾粪以肥田,以故历年收获颇丰。四叔见人赞成家父之孝,则曰:『老人助彼度日耳,何得云孝?我如有妻室,当令老人享福,不令工作也。』家父闻其言,乃急速为之结婚,以践祖母之遗言。但结婚三日,四叔即宣告分居。四婶母有言:『我母亲言说四叔是光棍汉,无父母兄弟等。』彼时,祖父颇愿随四叔以为养。家父曰:『倘若愿去,我且分田一晌[ 晌:shǎng,古同“垧”,计算地亩的单位。],作为养老费。』四叔不应之。烦人追问,四叔曰:『室人不依也。』祖父之心,甚为不快,然亦无可如何耳。家母问家父曰:『我奉侍老人,四叔以我为不孝。伊既成室,何不迎养以尽孝乎?』家父曰:『听妻言,乖骨肉,有伤天伦。』四弟妹过门三日,即主张分居,割手足之情,夺父子之义,伤伦悖理,莫大于是。吾知其终身不能享福,且不能省心也。后果然。
                  孝悌二字,乃人生之大节。妇人私见太深,弃兄弟,薄父母,不念恩义,不尽伦常,已失人生之大本,又安能获天之福乎?然其所以如此者,盖以未受相当之教育,不知伦常之谓何耳。家庭之变,伦常之败,咎且谁归?
                  笃尽孝思
                  家父佣工时,曾闻周姑祖丈言:『无论如何尽孝之人,当父母之丧,未有以家产之半营丧葬者。』家父乃切记,私谓曰:『我当实行焉。』及曾祖父逝世,家父尽力践其言,凡散孝诵经扎彩等事,无不应有尽有。里党皆以为不可,而家父毅然行之。曰:『祖父之亡,只一次。财产是人置的,有我生命,即可再置。贫何足畏?』及丧事毕,统计债务八百余吊(如今之八百元)。以素日颇有信用,故未致累人耳。若与家资较,债务已超过家资一倍矣。
                  父母丧葬,有厚薄之别,究之以中道为归。贫而不可效富,贱而不可仿贵,此当然之理也。家父对于此理,并未切实研究,惟以尽孝为宗旨,故一闻厚葬为孝,即印入脑筋。观其不畏贫苦,只知祖父之丧可当大事,心之纯诚,性之笃厚,为何如乎?『事父母,能竭其力』一语,当之洵[洵:xún,诚实,实在。]无愧色矣。
                  遇事不惑
                  曾祖父逝世,家父尽力营丧葬。预定七日为安葬之期,届时均安排妥协。将起灵榇[榇:chèn,,棺材。],族祖母率儿辈数人,阻之曰:『当数十年前,汝祖父曾用我钱数吊,并典我衣物少许,今宜还我。不然,不准出灵。』族党闻之,议论哗然。(因族祖母系曾祖父之四儿妻也,况为数十年前之事。以前曾经控告,狡赖诈欺,毫无理由故耳。)族中有人主张,一面令人毒打,一面出灵。家父宣言曰:『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此事我自有办法,不可妄动手。今日婶母,乃为祖父之儿妻,我乃孙辈,依理而论,我远而彼近。阻止出灵,定是别有孝意,大家可以各归各家。现在正当秋收之际,不可因我家事,多劳分神也。』已而众皆散去,竟停灵不出。天傍晚,族姑(即族祖母之女)头痛甚剧,谓曾祖父怪罪。又谓急速请祈,并速请众人备办出灵,决不可有丝毫要求。不然,将致我于死地。于是族祖母急速遣人奔请,次晨备宴,以送灵榇焉。


                  IP属地:广东9楼2023-07-14 18:54
                  回复
                    支持


                    IP属地:广东10楼2024-02-27 20:07
                    回复
                      性理疗病法门梳理
                      □ 怨伤脾 —— 怨会造成胃脘疼闷、胀饱、噎膈、上吐下泻、胃虚、胃炎、胃溃疡、胃黏膜脱落,甚至胃癌等疾病。
                      □ 恨伤心 —— 恨会造成冠心病、心肌炎、心积水、二尖瓣狭窄、心肌梗塞、癫狂失语等疾病。
                      □ 恼伤肺 —— 恼会造成气喘、咳嗽、吐血、肺虚、肺炎、肺结核等疾病。鼻炎因争强好胜引起,挑理导致感冒,冒犯长辈会发烧,不服人得肺病。
                      □ 怒伤肝 —— 怒会造成头晕眼花、耳聋、牙疼、嘴斜眼歪、中风不已、半身不遂、肝胆病。
                      □ 烦伤肾 —— 烦会造成腰疼、腿酸、肚腹疼痛、腰间盘突出、腰椎结核、股骨头坏死、糖尿病,以及尿毒症等疾病。
                      总之,脾气越坏、气量越小、心情越差之人越易得病。
                      1偏头痛 —— 怨恨老人和领导的过(能管自己的都是领导)。
                      2头昏脑胀——不满意老天,与领导和长辈生闷气的过。
                      3头昏怕冷 —— 恨天怨地对老人不孝,看不起老人的过。
                      4头痛 —— 恨天怨地对老人不忠不孝的过。
                      5白天头痛 —— 因外事发愁的过。
                      6黑天头痛 —— 因家事发愁放入过。
                      7抬头痛 —— 巴结不上人的过。
                      8低头痛 —— 看不起人的过。
                      9眩晕症 —— 瞧不起人看不起人,自私自利的过。
                      11脑炎、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 —— 贪心太重,不顾他人死活,自私自利的过。
                      12脑瘤 —— 违背天意自私自利的过。
                      13面肌痉挛 —— 不让人,不饶人的过。
                      14神经痛 —— 爱发疯一阵冷一阵热的过。
                      15失眠、植物神经紊乱、神经官能症 —— 思虑过多的过。
                      16神经分裂证 —— 气大、不饶人,自私自利的过。
                      17躁狂症 —— 自己理想没实现,暴跳如雷特好强的过。
                      18抑郁症 —— 自己理想没实现嫉妒人家有好事的过。
                      19困倦、打盹、嗜睡 —— 心理烦闷,管事太多,懒惰的过。
                      20精神病 —— 爱生气,爱看别人错,不知自己错,不饶人的过。
                      21多梦 —— 思想过滤,欲望太多,实现不了的过。
                      22脑供血不足,脑梗塞,脑血栓 —— 不服人,硬逞强,愚痴、任性自私的过。
                      23脑出血 —— 自私,不管别人死活,贪心重、老有理、整天琢磨别人错、爱整人、自己不能反思的过。
                      24白内障、青光眼 —— 办不开的事,心里有压力,看人家做事不对、生气、看不上人的过。
                      25眼底充血 —— 上焦火大,性格不温柔的过。
                      26眼疼 —— 生气看不上人的过。
                      27耳鸣、耳聋 —— 爱听闲话、烦人家说话、生气的过。
                      28中耳炎 —— 听闲话、不能辩解是非的过。
                      29鼻子疾病 —— 不爱与人沟通的过。
                      30歪嘴 —— 说话咬邪理的过。
                      31痰多、口臭 —— 心里肮脏事太多的过。
                      32口腔溃疡 —— 爱说刺激的过。
                      33咽炎 —— 上火忧愁、忧思忧虑、悲伤的过


                      IP属地:广东11楼2024-09-05 12:23
                      回复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IP属地:广东12楼2024-12-04 10:28
                        回复
                          有些


                          IP属地:广东13楼2024-12-27 09:22
                          回复
                            改变命运的5条秘密,不用花钱!
                            人人想富贵荣华,人人想受人尊敬,也人人想健康长寿,家庭幸福美满,然而每个人的命运千差万别,福报也天差地别,难道是空穴来风?我们无法挽回前世因果,但是今生的阴德和福报,是可以持续积累和改变的,犹如水滴石穿,聚沙成塔,只要去做了,就有一分收获!
                            命运,三分天命,七分人为。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古人说:“少年积福,中年修福,晚年享福”。佛教讲:一切法由心想生,自己的心与行为在时时刻刻左右着自己的命运。所以与其去算命,不如自己改变命运。做到以下五条,改造命运立竿见影。
                            第一、要改命,首先调整自己的心态,修正行为。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福”首先是从心上来的,只有慈悲的心才能容纳一切福。要培养自己的慈悲心,积德累功,慈心于物。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对一切卑微弱小的生命,都要有慈悲之心。慈悲的爱心会让你的身上散发着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多一点感恩之心,在一切值得感恩与不值得感恩的地方,发现感恩的地方。这样,天地万物都会眷顾你,一切所需,不求自得。
                            要珍惜所用物品,吃穿住用,物尽其用,不能浪费,这都是惜福。惜福是一种生活态度,并不是买不起舍不得,这种态度决定着自己能享受多大的福报。
                            第二、施舍。
                            佛教讲: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每个人的福报都是有限的,天地万物都有定数,改变不得。
                            人一生固定的财富,花完了也就没有了。有的人福报大,有的人福报孝,如果不懂得施舍积福是很可怜的。积福的办法是施舍。来娑婆世界一趟,就是消耗福报来了,福报消耗完了,还会六趣轮转。财布施的财富,舍出去的钱,绝对不会亏的。果实永远多于种下的种子,这就是规律。很多富豪都有施舍的习惯。这是他们他们生生世世带来的习气,让他们有今世大富之报。此世的施舍,又让他们未来的大福报。
                            第三、性格宽厚。切勿刻薄待人!我们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太过偏激、苛求、有洁癖的人,往往易遭恶缘。那些心量宽大、慈心对人的人,往往平平安安,这就是一切法由心想生。如果一个人心不宽容,世界就是不宽容的世界,天地也不会对你宽容。一些事可小可大,在别人的身上是小事,到你身上就变得不可收拾。所以什么都不要外求,先问问你自己的心。你什么样的心,感生什么样的世界。外境就是你的心的镜子。为什么你走到哪都受人欢迎,你的世界一片祥和?因为你的心慈爱、平和、宽容。
                            第四、对天地万物多一点敬畏之心。
                            有敬畏之心,众邪就会避开你,人在世间是很渺小的,如同蝼蚁一般,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很多,我们看不见的世界很广。所以对天地万物一定心存敬畏,这样就能得到自然规律带给你善的回报。
                            第五、邪淫是折损福报最快的。
                            邪淫有大罪过,无有一益。因为邪淫纯粹只有私欲和贪欲,无有一丝毫真爱在其中。合乎人道和法律道德伦理的夫妻之道,其中是有心的交流,即凡夫位的爱心交流,这个就对冲了欲之损失,故健康的夫妻之道无损身心健康,而邪淫极大破坏身心健康和损福报。
                            万恶淫为首!邪淫,报应之果,宛若影随。见他人妻女生的美貌,便起了私心,这个念头一起,虽然没有实事,也难逃天地自然规律的责罚。因一切恶事,都从邪淫起。所以想要自己快速增长福报,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断除邪念思想。邪淫最伤阴德,损福报,须知因果不空!
                            正念,感召正能量;邪念,感召坏能量。
                            这就是宇宙吸引力法则。


                            IP属地:广东14楼2024-12-27 09:34
                            回复
                              2025-07-22 11:55: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不要去持续喂养自己的欲望!欲望是一种妄念,有它的生灭变化之规律。
                              它依赖喂养而存活,越过度的去喂养它,它就变得越强大。
                              在古代的八卦阵中,其中某一个小阵越开口,说明它动的越厉害。于是,那个小阵的能量就会越强大,影响力就会越持久。
                              同理,人体可以看成是一个八卦总阵,不同的欲望看成是不同的小阵。
                              当某个欲望起来的时候,越去喂养它,就相当于是在给那个小阵开口。于是,该小阵就动的越厉害,该欲望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失控。
                              反之,多主动培养自己的正气与正能量,邪气自然消亡


                              IP属地:广东15楼2025-01-02 17: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