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剧12个编剧,怎么还是编不好故事?》by 搜狐娱乐
摘录:

12位编剧《有翡》
6位编剧《嫣语赋》
5位编剧署名《棋魂》
《八角亭谜雾》5位编剧署名。
五花八门的编剧头衔、署名,并不意味着剧本的“精加工”,反而“预警”了这部剧前后割裂的剧本走向,多次改动过的人设,和不完整的故事。“特意标注了联合编剧的,应该是找了写手,或者前期写了几稿被采用了、后期找来补救,就给署个名。”
除了编剧内部“乱成一团”,剧本出现问题,和整个项目的制作流程也有关。
编剧一般都是听制片人的。有的制片人会要求编剧逐字逐句修改剧本。“人家买了IP,就是人家的本子,就算不合理也只能按他的想法来,逐字逐句改。”
“很多制片人在不具备很好的剧本鉴赏能力的情况下,会请责编。有些责编自己有很多奇思妙想,非要让编剧加入自己的想法,结果加进去之后领导还不满意。”
现实情况是,在这条食物链上,制片人话语权大于编剧,而知名导演、演员的话语权又在制片人之上。
“往往是写到20集的时候,可能剧组敲到了非常好的演员,要赶演员的档期,下个月就得开机,就得加快速度,甚至编剧跟组写,剧本不满意还得飞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