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吧 关注:9,412贴子:254,974

回复:读史书聊安定梁氏起源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后语
梁冀被杀了,梁氏再一次退出青史,但并没有退出历史。从公元前114年前,以梁子都为代表的梁氏部分族人,从河东郡迁徙到北地郡,迁茂陵县后回到安定郡。从梁统公元24年任酒泉太守,到梁冀公元159年被杀。这135年时间,梁统一族的子孙,七人封侯,三个立皇后,六个为贵人,二位大将军,世代为朝中大官重臣。这样的背景,是成就安定梁氏郡望的主要因素,真正的名门望族。历史是漫长的河流,血统是复杂的体系。在历史的长河中,血统变得更加模糊不清。通过习读史书,我们能知道梁氏的起源,安定梁氏的由来,就很知足了,切不可因香火堂上写着“安定郡”祠堂上写着“安定堂”就妄想知道自己是梁康伯的第几世孙,梁统的几世孙,更不可牵强附会乱接世系,君子曰:切不可认错祖宗拜错坟。远古世系就好比黄河长江,略知其源流和脉络而已,近代世系象大树一样,枝叶可知其根,世系追到那追不上去了,这就是根了,不分妄自把根嫁接到某棵大树上,这样对祖宗是不尊重的。


IP属地:广西66楼2021-12-31 16:25
回复
    最近,有宗亲看了本贴后提示我研究一下汉太原太守梁林,我在网上找到了《沈隐侯集》原本的影印件,得见了《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全文。由于吧中的帖子是不能修改的,只好在这里作为补充发表,其内容插入59楼比较适合。


    IP属地:广西69楼2022-01-08 11:25
    回复
      前面提到过的《沈隐侯集.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最近在网上找到了原版(南朝梁)沈约撰,万历13年版的影印版。原文如下:
      《沈隐侯集.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原文:比丘尼释净秀,本姓梁氏,安定乌氏人也。其先出自少昊,至伯翳佐禹治水赐姓嬴氏。周孝王时封其十六世孙非子于秦,其曾孙秦仲为宣王侯伯。平王东迁,封秦仲少子于梁,是为梁伯。汉景帝世,梁林为太原太守,徙居北地乌氏,遂为郡人焉。自旹厥后昌?阜 ?名德交晖,蝉冕疉映。汉元嘉元年,梁景为尚书令,少习韩诗,为世通儒,魏旹梁?为司徒左长史秘书監博极史节,即尼之远祖也。
      注解:
      ①行状:称“状”,也谓之“事略”。是叙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贯、事迹的文章,常由死者门生故吏或亲友撰述,留作撰写墓志或史官提供立传的依据。
      ②比丘尼:出家的女子,称为比丘尼。
      ③旹:shí,古文“时”。
      按语:《沈隐侯集》是南朝梁(502年~557年,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代,国号梁,又称萧梁。)沈约创作的诗文集。沈约,字休文,谥“隐”。曾撰《宋书》一百卷,是著名的史学家。这是沈约为尼姑释净秀写的行状,可信度极高。
      释净秀,本姓梁,安定乌氏人。(接下来讲的是梁氏起源)“其先出自少昊”这样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史记》记载女修是呑鸟蛋受孕生大业的,这当然没有科学道理,那女修的丈夫是谁呢?沈约说伯翳祖先出自少昊,那就是少昊啦。少昊又是谁呢?近代资料显示:少昊就是玄嚣。前面我们说过:玄嚣和昌意是兄弟,都是黄帝与嫘祖生的儿子。女修是瑞顼的裔孙女,瑞顼是昌意的儿子,瑞顼管玄嚣叫伯父,那女修该叫玄嚣为伯祖吧?当然从年龄上来讲女修不可能嫁给少昊。但理解为嫁给“少昊一族的子孙”也讲得通,所谓“其先出自少昊”就是说伯益是玄嚣这一支的子孙,祖母女修是昌意后裔。用现在的观念来理解:夫妻是“堂兄妹”式的关系,大概也出了五服了吧!正如《史记.三家注》所言:
      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一〕孫曰女脩。女脩織,玄鳥隕卵,女脩吞之,生子大業。〔二〕大業取少典之子,曰女華。女華生大費,
      〔二〕索隱女脩,顓頊之裔女,吞鳦子而生大業。其父不著。而秦、趙以母族而祖顓頊,非生人之義也。按:左傳郯國,少昊之後,而嬴姓蓋其族也,則秦、趙宜祖少昊氏。正義列女傳云:「陶子生五歲而佐禹。」曹大家注云:「陶子者,皋陶之子伯益也。」按此即知大業是皋陶。
        “秦、趙以母族而祖顓頊,非生人之義也。按:左傳郯國,少昊之後,而嬴姓蓋其族也,則秦、趙宜祖少昊氏” 。估计沈约的依据就在于此吧!扯远了,言归正题:
      “至伯翳佐禹治水赐姓嬴氏。周孝王时封其十六世孙非子于秦,其曾孙秦仲为宣王侯伯。平王东迁,封秦仲少子于梁,是为梁伯。”这与我们在《史记》中看到的是没有冲突的。
      “汉景帝世,梁林为太原太守,徙居北地乌氏,遂为郡人焉。”
      汉景帝,就是刘启,西汉第六位皇帝,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也就是说伯益的后裔梁林,在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期间,曾任太原太守。太原在什么地方?
      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晋国荀吴率兵北征,占据今太原一带地区,太原地区始入晋国版图,这一年亡国后的梁伯子孙已在晋国繁衍生息了一百年。秦庄襄王二年(公元前248年),秦将蒙骜攻打赵国,太原归于秦国。次年,于晋阳始置太原郡。
      太守--是秦汉时期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梁林估计是在公元前141年左右离任后徙居北地郡乌氏的,前面说过:乌氏是在公元前114年,安定郡从北地郡分置出来后才属于安定郡的。也就是说:梁林是徙居到了安定郡乌氏。
      梁林一族在公元前141年左右从太原郡迁到北地郡乌氏,成为郡人。比梁子都一族约公元前100从河东郡迁徙到北地郡,要早几十年。也许有子都一族投奔亲戚的意思吧。
      太原和河东郡都在古晋国,《后汉书》《沈隐侯集》都成书南北朝时期,写的是西汉中后期的事,时差五百余年,记载的时间也不是很具体,子都一族迁徙的时间更是推算出来的,相差个几十年不在话下。因此,也不排除:子都一族与离任太守梁林一族是携手一同迁徙乌氏的可能性。


      IP属地:广西70楼2022-01-08 11:2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