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吧 关注:28,213贴子:1,259,682

韩信若在彭城,兵仙大打折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连日来大家就这个问题聊了不少,很多人都持“即便韩信在也没用”的观点。
兵仙名号,岂如此之轻耶?
1、霸王兵锋再胜,也不可能无坚不摧。何况彼时攻难守易,再怎么样一触即溃土崩瓦解都不是名将的风范。
2、有人说突袭一旦达成即无解,这个姑且放它一放后面再说。问题是这个突袭规模很大,兵仙在营居然茫然无知,还仙?海鲜吧。
3、起码的兵家思维:(1)彭城为西楚王城,忽然失守必为项羽无法容忍;(2)楚军虽然失城,主力却未伤筋骨;(3)项羽刚愎刚烈心眼小(韩信不是把他分析得很透彻吗),必然报复心很强。
综合以上三点,想不到项羽全速杀来的……别说什么仙了,猪吧。
4、有人说当时他没军权。
没军权,说一句话都没有啊。以他的聪明绝顶和喜好表现(更何况跑来汉营就是要表现的,而且当时他在刘三身边又不是说不上话),怎么可能想到了不说?
接下来问题来了:有人肯定要说“如果他说了刘邦不听呢?”
呵呵,你可以骂刘三猪,骂刘三狗,却不能说他听不懂听不进人话。
刘三打进咸阳何等气焰,萧何一句话就让他搬出了咸阳。此时阅历更丰富的他反而看不清形式听不进人话了?
不错刘三贪财好色并且很容易利令智昏,但他有一个最大的优点:
听人劝吃饱饭!
以兵仙之才,居然没办法向他说明情势?
5、还有人说彭城大败败的是一群乌合之众。
靠,刚开始就是这么一群乌合之众把彭城拿下的怎么没人说。
再说韩信兵仙,特点之一不就是擅长带领乌合之众吗?他什么时候领过超级精锐了?
6、兵仙不是不可以败,甚至在彭城那种情势下败了也不是很大的问题。
问题是败的太快、太惨、太彻底!
这么大规模的两只军队,一个回合就解决战斗,而且是那么样的落花流水摧枯拉朽土崩瓦解。攻方固然显赫,受方却实在是难辞其咎。
如果真有所谓的兵仙,好歹至少应该让一部分人(哪怕是极少的一部分人)有序撤退——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可惜,这个“最低纲领”不仅没有实现,反而是昨天还在酣枕高卧的最高领袖弃女落荒、几十万弟兄被当土石方建大坝堵河水,而兵仙本人居然连一个字都没在史籍上流下来……
若韩信九泉有灵,不知该如何应对上述疑问?


1楼2010-05-09 17:04回复
    这标题。。


    2楼2010-05-09 17:11
    回复
      • 61.186.118.*
      所以我完全不信兵仙在彭城。。。。。


      3楼2010-05-09 17:23
      回复
        回复:4楼
        那么大一群人全放到彭城,治理起来问题更大!


        IP属地:四川5楼2010-05-09 18:02
        回复
          回复:4楼
          请问谁攻城快?历来的军事家都是通过引蛇出洞野战歼敌主力,强攻人家死守的城换谁来都不会迅速,何况要说项羽攻城能力弱你也得看看是什么前提,齐地是人民战争,白起来了一样也得陷住;正面战线前进缓慢那是因为大军得不到充足的补给,彭越在后面来回捣乱,而且乃也不看看高帝为了挡住楚军这点人的攻势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两次夺韩信大军加上关中老弱基本都消耗干净了,这能叫攻城慢?这能叫不善于攻城?


          IP属地:北京6楼2010-05-09 18:09
          回复
            还有,以前很多人都有个误区,“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项羽是听闻联军伐楚后立即回军的,而不是很多人想的联军攻破彭城后项羽才回军。然后“项王乃西萧,【晨】击汉军项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楚军皆走,相随入谷、泗水,杀汉卒十余万人。”老家伙自己看,联军咋就让你说成无防备无布置了呢!


            IP属地:北京7楼2010-05-09 18:14
            回复
              回复:4楼
              别不是说你如何布置如何坚守就能避免战局的,你若分析不出项羽此次的行动路线根本没法拦截他。彭城之战的经典就在于他精妙的走位。


              IP属地:北京8楼2010-05-09 18:15
              回复
                有的时候,个人的能力是可以影响局势的发展的。
                比如廉颇假如在长平后期没有被撤走,那么白起必定会陷入持久战。
                如果荀彧和曹操一起南下荆州,那么曹操必然优先征讨荆南地区而不是调头攻打刘备。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啊囧RZ......


                9楼2010-05-09 18:20
                回复
                  我可没说诸侯军无防备,而是防备不得法……有一点霸气说对了,项羽是在得知彭城失守后才回军的。一个乃字说明一切。那些专家尽说胡话!


                  10楼2010-05-09 18:21
                  回复
                    彭城那地方是平原,易攻难守,大军出击方便,但是这种地势下要精确的分析出敌人从那条路来犯是比较麻烦也比较被动的。项羽精妙的走位+神速的行军,基本上就是在彭城一被攻破联军还没站稳脚跟就已经到达了。另外,晨击的意义很明显,如果没有奇袭的成分在绝不会突出“晨”这个时间段,再者,此战联军的战斗力有多么不堪写的相当明白,晨时奇袭,才到中午就已经大破联军了(这里突出了是大破,只有全线溃退才称之为大破),充分说明了联军组织能力战斗能力之差。很多人都喜欢突出彭城之战中联军自相踩踏落水的死伤部分,都喜欢无视造成这结果的前因,乃是正面被杀十余万,这才是重点,全军上下此时早已经无斗志了,任谁也不可能收的住。


                    IP属地:北京11楼2010-05-09 18:36
                    回复
                      一只军心溃散全无斗志始终处于慌乱中的军队(还是难以统一指挥的联军)就算再多一百万也还是一败涂地任人宰割!就和没有大脑的人一样,就是快木头,丝毫没有放抗能力。


                      IP属地:北京12楼2010-05-09 18:40
                      回复
                        霸气,看一下我这几天写的彭城之战片段,是否合你的意:
                        话说当时,霸王闻汉王劫五国兵马杀向彭城,勃然大怒,骂道:“贼匹夫,安敢如此!”范增道:“彭城乃楚根本,一旦被他占去,我等将无家可归矣,不可不救!”霸王沉思片刻,道:“若提大军去救,只怕为时已晚。而田横在城里,见我退兵,必将乘机追杀。到时,难保不陷入两难境地。寡人权衡再三,决意将大军仍留在这里,继续围城。寡人只率三万精锐,日夜兼程,奔回彭城,杀他个措手不及。”众人听了,惊得目瞪口呆,齐道:“闻刘季人马不下百万,今大王以三万兵与他交锋,岂能胜得?”霸王笑道:“贼虽多,终究是乌合之众,如何能挡寡人骑军?且贼兵队伍庞杂,号令不一,易为我所乘耳。”便让范增留下,与曹咎、桓楚、龙且、钟离昧及六家诸侯,仍引人马围城阳。自己领了季布、利几、丁固、项声、项庄、项冠六员猛将,带上三万骑军,由胡陵转道南下,径奔彭城来。军马赶到胡陵,恰巧遇上虞子期、项襄,护着两位娘娘逃来。霸王见王后、虞姬都安然无恙,担着的心一下子落了地,教先到大营暂歇。虞子期、项襄拜辞,自投城阳去了。
                        却说霸王引三万军,人不卸甲,马不下鞍,一路望南奔来。四五天路程,只用了两天两夜,便已赶到萧县西郊。霸王见人马困乏,又看时间正当夜半,便令将士先下马歇息,只等天亮。歇了一个多时辰,已到四更天,远处不时有鸡鸣声传来。霸王上马提槊,将人马分成三路,悄悄向萧县城行进。将近五更,天色微明,霸王在马上,隐约望见敌军大营,一寨挨着一寨,无边无际。霸王狞笑一声,将手中大槊往空里一举,只见人马涌动,军器闪亮,三万骑兵,一齐朝着敌营杀来。这守萧县的,乃是西魏王军马,时当黎明,众兵将才刚起身,犹自醒眼朦胧,哈欠连连。忽听脑后,蹄声如雷,震天动地,回头望时,直惊得魂飞天外!只见正西方向,无数的骑军,逐浪翻滚一般,扑面而来。众军见了,都惊破了胆,望营寨内便走。西魏兵大乱。霸王一马当先,跃马径奔入寨,连挑数将,余者四散而逃。魏豹方梳洗完,还未披挂,猛听得外面杀声大作,忙提了宝剑,出帐来看,迎面正见霸王杀进来。魏豹大惧,赶紧抢过一匹马,夺路而走。楚军三万铁骑,如洪水猛兽,在大营里任意杀戮;西魏兵哭爹叫娘,抱头鼠窜。只一会儿功夫,西魏营寨中,已是尸横满地,血流成河。三路人马齐集萧县城外,却见城门已然关闭。霸王顾众将道:“寡人引三万精兵,利在速战,不可在此纠缠。”便马不停蹄,麾军杀奔彭城来。
                        不及一个时辰,杀到司马昂军寨前。司马昂听报,大吃一惊,忙差快马往彭城告急,随即领了河内军出寨迎敌。未及列阵,已闻虎啸之声。司马昂立马军旗之下,不望则已,这一望,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只见季布引一军在左,丁固引一军在右,霸王自引一军在中间,狂风卷地也似冲杀过来。司马昂大叫“迎战”,却不见有人应令。司马昂大怒,正待喝骂,感觉身边军马正向后面移动;心一乱,回马便走。众将士见了,一齐望东奔走。河内兵不战自溃。楚军趁势,在后掩杀。铁骑过处,倒下一大片。河内兵皆已丧胆,四散乱走。司马昂未走出多远,被霸王追上,大骂道:“反复小人!”纵马向前,一槊刺中司马昂后心,栽落于马下。身边众将无不胆颤心惊,策马往人群中奔走。霸王并不理会,率领人马直奔彭城。
                        却说快马飞报彭城。汉王闻听,惊得目瞪口呆,道:“莫非是神兵天降?”慌忙带上亲将,出北门,赶到九里山大营,召集军马迎战。方布下阵势,便见西楚军杀来。两阵对圆,霸王出马,六将分列两边。霸王厉声大骂道:“无信无义之徒,安敢犯我疆界?夺我都城?”汉王立马门旗下,大声道:“义帝乃天下共主,贤德圣明,四海之内谁不敬仰?偏你为了一己私利,居然依仗武力,放逐故主于荒蛮远地。所作所为,可恶之极!诸侯皆有怨愤,只是不敢明言。你尚不知悔改,自当天下之人尽已臣服于楚,更加肆无忌惮,进而行那大逆不道之事,暗中命他人将义帝弑之于江南。寡人见你如此无道,岂能坐视不管?特会聚四方诸侯,讨伐于你!”顾身后道:“谁敢擒此逆贼?”一将应声而出。看那人,正是薛欧;拍马持槊,出到阵前。霸王大怒,骤乌骓马,挺禹王槊,直杀过来。薛欧纵马来迎。战不到十合,薛欧料敌不过,败归本阵。柴武在阵中,见薛欧败下,舞动大刀,过来战霸王。斗到十六七合,柴武刀法已乱,被霸王一槊,挑断束发扎带。把个柴武吓得魂飞魄散,拖刀便走。霸王怒不可遏,纵马来追。汉军阵中恼动一员虎将,大叫道:“项贼,还我娘命来!”飞马上前,挺枪便刺。霸王知是王陵,并不答话,接住厮杀。二人就在阵前,斗将起来。战到三十合,不分胜负。霸王暗中夸赞,心里却道:“这厮难缠,须用暗器,方能胜他。”又战了七八个回合,却见霸王卖个破绽,等王陵那枪搠来,将身躯略闪了闪,躲过来枪,急从背后拔出铁鞭来。那王陵一枪戳空,赶紧收招。说时迟,那时快,霸王手里铁鞭早打下来。王陵叫声:“不好”,急低头躲时,后背上早着。


                        13楼2010-05-09 18:47
                        回复
                          不错~~~不过我觉得貌似有太多人能和项羽比划两下了。。。动不动就和霸王力战十合,西汉演义里我记得貌似最多的也就是樊哙和章邯,才十余合。平话里更是夸张,基本都是被秒的主,垓下时力战60余将枪未点地马未停蹄。。。不过考虑到可看性你这样设计倒是也能理解~


                          IP属地:北京15楼2010-05-09 19:52
                          回复
                            霸气,如何都是十合便败,那精彩性将大打折扣。对于交锋,我还是认为《三国演义》比较靠谱,距离太远就很乏味。你是说也不是?


                            17楼2010-05-09 20: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