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君导读:
一个时薪10元的流水线工人,是如何蜕变为冲击百万年薪的互联网人?答案都藏在这里了。
作者 | 陈法法
01
洞察自我变化-回顾历史的今天
13年前的今天,我站在深圳罗湖区某个机械加工厂的磨床旁,身着黑色油渍点缀的蓝色工作服,左手拿着一把筷子大小粗细的不锈钢棍,右手以每分钟20根的速度准确放进两个车轮大小的圆形磨盘的中间,还要确保99.5%的不锈钢棍直径误差不超过头发丝10分之一。
那是下午14点多,原本仅有机器嗡嗡运转声的车间突然变得嘈杂起来,几乎所有四川工友同时接到家里遭遇地震的电话,有位德阳工友接完电话直接瘫倒在地。大家马上放下手中工作,聚到我右前方角落德阳工友的磨床旁,七手八脚地扶她起来并了解缘由。
原来是德阳靠近汶川的地方发生很严重的地震,她父母因为在地里干活没受伤,但在家干农活的爷爷奶奶被倒塌的房屋压断了腿和胳膊。
紧接着,有人好奇地用手机上网看了看新闻,大家才知道是汶川发生比唐山大地震还严重的地震。
于是,我也马上给四川老家的长辈打了固定电话,房屋没有受损,长辈们也没受伤,仅外公家门口池塘里的水蹦起来1米多高。下班后,我打开台式电脑搜索到汶川地震相关新闻,发现比想象严重得多,但其实无法体会德阳工友的悲痛,更无法体会距离汶川当地人面对山崩地裂、骨肉分离的感受。
那时,唯一能做的就是拿出一周生活费响应工厂的捐款号召。没过多久,地震的影响就从我的脑海里消失了,余闲时间想的全是怎样逃离流水线,但其实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13年后的今天,我操控的不再是磨床,产出的也不是一个个配件,而是坐在办公楼的工位写互联网教育技术产品-在线招生、教学工具的销售方案。
通勤90分钟回到北京六环外住所,看着公寓两旁刚刚亮起的路灯很开心,难得没有23:00才到家,睡前还有不少余闲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北漂很苦。我几乎每个工作日早出晚归,但事情总做不完,偶尔偷得一点余闲,蓦然回首发现好多事情的记忆被时间切割成无数碎片,或是答应别人的事没做,或是做着做着跑题了,更来不及分辨哪些重要、哪些更重要。
偶有整块时间精力去回忆去反思,也很难记起有什么激动人心的收获,反而容易因为太闲唤醒思念家人、闺女的情绪,陷入孤独与自责的负面状态。
但更多的还是幸运。我不再需要像蜗牛一样背着厚重的壳四处漂泊,虽孤身一人住在北京租来的住所,但我知道1700多公里外有永远无条件支持我的妻子,正在以肉眼可见速度成长的闺女,她们是我一次次破碎重生的动力之源……
更重要的是,与人相处沟通不再时而像乌龟一样龟缩在厚厚的壳里,也不会时而像刺猬一样见谁扎谁,而是变得像海绵一样简单又柔软。
尽管日常工作生活经常遭遇打脸与挑战,也总比别人笨拙,但运气一直不错,经常遇到贵人帮助。
02
洞察更新自我神器-有道云笔记
在成为学科运营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再次重新认识自己和觉察培训内容缺陷的契机。
从春节假期交付第1期测试版学科运营新手技能至今,近30位学员几乎没有人再去练习所学,这其中确实有交付内容不落地的原因,但更引人深思的是为什么“改变”总会半途而废。
于是,我带着这个疑惑去翻看自己1620多天在有道云笔记上记录的所思所想所做所感,尝试挖掘出一些线索。
前后折腾30天左右,反复修改了近20个版本的培训内容,最终唤醒我对记忆里一句话的认同:“人就像复读机,一按按钮就播放”。
这简直就是给自己周末熬夜刷剧、做课件跑题、逃避备课量身定制的最佳理由——不是我拖延、不负责任,我也很自责、焦虑,仅希望反复打磨才交付“完美”培训内容。
事实上,我并不是只在交付培训内容问题上重复机械行动,也不是第一次明知道重要事情截止日期马上到却反而还是克制不住自己或熬夜刷剧、或过度搜集资料、或反复修改细节等拖延行为。
远一点的有人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比如结婚买房却拿不出首付、闺女出生但有时拿不出奶粉钱、为柴米油盐吵到卖房离婚。近一点有2018、2019、2020、2021只写年终总结,却不写新年目标这种诡异行为。
有道云笔记时间记录表明,最近一次盘点过去一年大事件时间是2018年1月8日,写下《自我成长最重要的是什么?真实》。大约从那时起,开始用有道云笔记记录下每天每小时的所思所做所想所感。
然后,基本上以周为单位定期写总结、反思。然而,1500多天后的2020春节假期,因为新冠疫情留在北京就地过年,闲来无事去反思《2020年度个人成长与学科增长工作报告》才发现自己竟然从未写过新年目标和制定详细规划。
紧接着,我又重复一个“老毛病”,不是自己独立思考,而是想着去得到、公众号、知乎搜索“新年目标”写法,山寨高手们的思路。
原以为2-3天就能搞定,实际上却用了12天,赶在在开工第一天23:29完成2.0版2021我的目标制定。在此期间,又跑题去写未来3-7年的长期目标《我的通往年薪100万的学科增长之路》。
通过回看过去记录的笔记,我发现在2021年我的目标和过程结果其实比较模糊,缺少详细执行步骤和阶段性目标。
事实上,我在执行落实过程中也确实因此跑偏、焦虑。除了又一次低估了生活工作的变化,以及完成目标所需要的资源、时间、精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我关于自身在人群中排序和市场售价的思考。
03
自我规划评估-年入100万为参照
年初,我确定了职业发展方向,也立下了3-7年内年薪百万的目标。但是,当时的我并没有去做详细的调研分析,全靠感觉去判断。
后来,我发现没有明确的行动指南是无法很好地展开行动的,于是我就开始着手调研,并将结论一一记录在有道云笔记中。对我而言,调研最大的启发是让自己重新认识自己——当下在人群中排序和市场价值的思考。
我的智商和目前的实力100%不可能做到年薪100万,哪怕是3-7年后也不太现实。但是,以《2021北京市薪资水平报告》的数据为参照标准,可以让我不会再因为觉得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而焦虑,更能减少掉入极端自信与极端自卑的坑里的概率。
当然,最重要的启发是找到解决通往年薪100万之路的方法。所以,我又做了三件事:
第一,查看工作至今的薪资收入变化,归纳总结出增长关键要素和所需时间周期;
第二,梳理工作至今的能力变化,尤其是北漂1400多天的情绪变化与职业成果,找出自身特长并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第三,不以年薪100万作为未来3-7年目标,而是换算成时薪(每小时的价格)去评估单位时间创造的市场价值。时间是我最宝贵且最容易调用的基本生产要素,所以时薪可以成为评估自身做事节奏和市场价值的有效参照物,避免因为焦虑、攀比犯下低级错误。
从时薪10元的流水线工人,到“北漂”大军之一的互联网人,对于我来说,转变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职业变化,一路走来,通过在有道云笔记记录自己的变化,给我带来的收获更多的是,我比以往多了一份面对生活的自信和从容,面对未来更清晰的职业规划,以及对自己更清晰的认知。前路明朗,目标坚定,期待遇见更好的自己。
一个时薪10元的流水线工人,是如何蜕变为冲击百万年薪的互联网人?答案都藏在这里了。
作者 | 陈法法
01
洞察自我变化-回顾历史的今天
13年前的今天,我站在深圳罗湖区某个机械加工厂的磨床旁,身着黑色油渍点缀的蓝色工作服,左手拿着一把筷子大小粗细的不锈钢棍,右手以每分钟20根的速度准确放进两个车轮大小的圆形磨盘的中间,还要确保99.5%的不锈钢棍直径误差不超过头发丝10分之一。
那是下午14点多,原本仅有机器嗡嗡运转声的车间突然变得嘈杂起来,几乎所有四川工友同时接到家里遭遇地震的电话,有位德阳工友接完电话直接瘫倒在地。大家马上放下手中工作,聚到我右前方角落德阳工友的磨床旁,七手八脚地扶她起来并了解缘由。
原来是德阳靠近汶川的地方发生很严重的地震,她父母因为在地里干活没受伤,但在家干农活的爷爷奶奶被倒塌的房屋压断了腿和胳膊。
紧接着,有人好奇地用手机上网看了看新闻,大家才知道是汶川发生比唐山大地震还严重的地震。
于是,我也马上给四川老家的长辈打了固定电话,房屋没有受损,长辈们也没受伤,仅外公家门口池塘里的水蹦起来1米多高。下班后,我打开台式电脑搜索到汶川地震相关新闻,发现比想象严重得多,但其实无法体会德阳工友的悲痛,更无法体会距离汶川当地人面对山崩地裂、骨肉分离的感受。
那时,唯一能做的就是拿出一周生活费响应工厂的捐款号召。没过多久,地震的影响就从我的脑海里消失了,余闲时间想的全是怎样逃离流水线,但其实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13年后的今天,我操控的不再是磨床,产出的也不是一个个配件,而是坐在办公楼的工位写互联网教育技术产品-在线招生、教学工具的销售方案。
通勤90分钟回到北京六环外住所,看着公寓两旁刚刚亮起的路灯很开心,难得没有23:00才到家,睡前还有不少余闲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北漂很苦。我几乎每个工作日早出晚归,但事情总做不完,偶尔偷得一点余闲,蓦然回首发现好多事情的记忆被时间切割成无数碎片,或是答应别人的事没做,或是做着做着跑题了,更来不及分辨哪些重要、哪些更重要。
偶有整块时间精力去回忆去反思,也很难记起有什么激动人心的收获,反而容易因为太闲唤醒思念家人、闺女的情绪,陷入孤独与自责的负面状态。
但更多的还是幸运。我不再需要像蜗牛一样背着厚重的壳四处漂泊,虽孤身一人住在北京租来的住所,但我知道1700多公里外有永远无条件支持我的妻子,正在以肉眼可见速度成长的闺女,她们是我一次次破碎重生的动力之源……
更重要的是,与人相处沟通不再时而像乌龟一样龟缩在厚厚的壳里,也不会时而像刺猬一样见谁扎谁,而是变得像海绵一样简单又柔软。
尽管日常工作生活经常遭遇打脸与挑战,也总比别人笨拙,但运气一直不错,经常遇到贵人帮助。
02
洞察更新自我神器-有道云笔记
在成为学科运营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再次重新认识自己和觉察培训内容缺陷的契机。
从春节假期交付第1期测试版学科运营新手技能至今,近30位学员几乎没有人再去练习所学,这其中确实有交付内容不落地的原因,但更引人深思的是为什么“改变”总会半途而废。
于是,我带着这个疑惑去翻看自己1620多天在有道云笔记上记录的所思所想所做所感,尝试挖掘出一些线索。
前后折腾30天左右,反复修改了近20个版本的培训内容,最终唤醒我对记忆里一句话的认同:“人就像复读机,一按按钮就播放”。
这简直就是给自己周末熬夜刷剧、做课件跑题、逃避备课量身定制的最佳理由——不是我拖延、不负责任,我也很自责、焦虑,仅希望反复打磨才交付“完美”培训内容。
事实上,我并不是只在交付培训内容问题上重复机械行动,也不是第一次明知道重要事情截止日期马上到却反而还是克制不住自己或熬夜刷剧、或过度搜集资料、或反复修改细节等拖延行为。
远一点的有人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比如结婚买房却拿不出首付、闺女出生但有时拿不出奶粉钱、为柴米油盐吵到卖房离婚。近一点有2018、2019、2020、2021只写年终总结,却不写新年目标这种诡异行为。
有道云笔记时间记录表明,最近一次盘点过去一年大事件时间是2018年1月8日,写下《自我成长最重要的是什么?真实》。大约从那时起,开始用有道云笔记记录下每天每小时的所思所做所想所感。
然后,基本上以周为单位定期写总结、反思。然而,1500多天后的2020春节假期,因为新冠疫情留在北京就地过年,闲来无事去反思《2020年度个人成长与学科增长工作报告》才发现自己竟然从未写过新年目标和制定详细规划。
紧接着,我又重复一个“老毛病”,不是自己独立思考,而是想着去得到、公众号、知乎搜索“新年目标”写法,山寨高手们的思路。
原以为2-3天就能搞定,实际上却用了12天,赶在在开工第一天23:29完成2.0版2021我的目标制定。在此期间,又跑题去写未来3-7年的长期目标《我的通往年薪100万的学科增长之路》。
通过回看过去记录的笔记,我发现在2021年我的目标和过程结果其实比较模糊,缺少详细执行步骤和阶段性目标。
事实上,我在执行落实过程中也确实因此跑偏、焦虑。除了又一次低估了生活工作的变化,以及完成目标所需要的资源、时间、精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我关于自身在人群中排序和市场售价的思考。
03
自我规划评估-年入100万为参照
年初,我确定了职业发展方向,也立下了3-7年内年薪百万的目标。但是,当时的我并没有去做详细的调研分析,全靠感觉去判断。
后来,我发现没有明确的行动指南是无法很好地展开行动的,于是我就开始着手调研,并将结论一一记录在有道云笔记中。对我而言,调研最大的启发是让自己重新认识自己——当下在人群中排序和市场价值的思考。
我的智商和目前的实力100%不可能做到年薪100万,哪怕是3-7年后也不太现实。但是,以《2021北京市薪资水平报告》的数据为参照标准,可以让我不会再因为觉得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而焦虑,更能减少掉入极端自信与极端自卑的坑里的概率。
当然,最重要的启发是找到解决通往年薪100万之路的方法。所以,我又做了三件事:
第一,查看工作至今的薪资收入变化,归纳总结出增长关键要素和所需时间周期;
第二,梳理工作至今的能力变化,尤其是北漂1400多天的情绪变化与职业成果,找出自身特长并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第三,不以年薪100万作为未来3-7年目标,而是换算成时薪(每小时的价格)去评估单位时间创造的市场价值。时间是我最宝贵且最容易调用的基本生产要素,所以时薪可以成为评估自身做事节奏和市场价值的有效参照物,避免因为焦虑、攀比犯下低级错误。
从时薪10元的流水线工人,到“北漂”大军之一的互联网人,对于我来说,转变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职业变化,一路走来,通过在有道云笔记记录自己的变化,给我带来的收获更多的是,我比以往多了一份面对生活的自信和从容,面对未来更清晰的职业规划,以及对自己更清晰的认知。前路明朗,目标坚定,期待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