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与结局
——评电影《东风雨》
时间:2010-5-6 记者:曹珉玥 点击次数:217
繁华如梦的大上海,衣香鬓影中潜藏着血影刀光,民族大义里包裹着政治博弈,你是暖手炉旁纷纷扬扬的冬雪,抑或是春天里的第一支迎春花——且看这熙熙攘攘的乱世孤岛,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君将行,东风有雨。
影片《东风雨》于五一当日登陆百周年纪念讲堂,带来了柳云龙一贯的温润儒雅,深不可测,那些华美而深沉的隐喻,那个无奈而归于尘埃的结局,终将成为这个骤暖的节日里美好的记忆。
《东风雨》的故事发生在1941年这个晦暗不明的年份,繁花似锦的上海租界,宛如一叶大海之上的诺亚方舟,以一种诡异的稳定,容纳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各色人等。精确的情报没能阻止珍珠港的惨剧,华服锦衣之下,丑陋的利益博弈昭然若揭。一份渡海而来的绝密情报打破了这危若累卵的平衡,黑夜中殷红的鲜血将安明领导的谍报小组逼到了路的尽头。这是一出更加残酷和复杂的“赵氏孤儿”,夹杂着乱世里身不由己的阴谋与爱情,谍步狐影,机关算尽,谁又是真正的赢家?最后的结果,这样的不值得。
《东风雨》是一部颇耐人琢磨的谍战片,它在情节上的编排并非圆满,大背景下的推进和铺陈也几多漏洞,然而,柳氏作品以一贯隐藏于言语交锋、前后呼应之中的智慧,在这部非常规的谍战影片中光华夺目。欢颜之于安明,是飞蛾扑火的壮烈,抑或是黑暗中唯一的光明?欢颜或悲或喜地唱着那支喑哑悠扬的曲子,安静地问着,何日君再来?安明以蕴藉的琴声传出影片初始的第一份情报,亦以琴声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奋力一击。那杯不断出现的精巧的咖啡,蕴含着欲说还休的隐秘,蕴含着步步惊心的交锋,最终成就了“死间”的爱情。那不起眼的酒瓶木塞里,藏着绝世惊天的秘密,从真到假,由假而真,无数谍报精英心甘情愿地俯下身来,用尸体铺就了一道通向孤岛外的大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