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扬州日报 时间2010-05-08
扬州网讯 (特派记者 胡俭)让扬州爱心家庭与四川九龙孩子跨越千里手牵手,“精神援建”更加温暖人心。去年“5·12”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本报联合德阳日报组织的“爱心一家一”活动,被绵竹市列为“特色援建经典案例”,收录于刚出版的《我们永远铭记》一书中。
江苏省对口援建指挥部副总指挥、省建设厅副厅长刘大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提到扬州爱心家庭的亲情援建,“这体现了扬州、九龙两地血浓于水的深情,这样的 ‘深度援建’感人至深。”昨天下午,记者走进九龙学校,孩子们一窝蜂把记者围了起来,兴奋地回忆起去年暑期扬州“爱心一家一·爱心之旅”的经历。汪万缘、何杨梦蝶这两名六年级的孩子告诉记者,他们经常擦拭学校门口“扬州日报爱心一家一基地”的铜牌。九龙学校心理辅导老师梁美光说,他们已经将“爱心一家一”活动模式向联合国“儿童友好家园”推荐。
扬州网讯 (特派记者 胡俭)让扬州爱心家庭与四川九龙孩子跨越千里手牵手,“精神援建”更加温暖人心。去年“5·12”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本报联合德阳日报组织的“爱心一家一”活动,被绵竹市列为“特色援建经典案例”,收录于刚出版的《我们永远铭记》一书中。
江苏省对口援建指挥部副总指挥、省建设厅副厅长刘大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提到扬州爱心家庭的亲情援建,“这体现了扬州、九龙两地血浓于水的深情,这样的 ‘深度援建’感人至深。”昨天下午,记者走进九龙学校,孩子们一窝蜂把记者围了起来,兴奋地回忆起去年暑期扬州“爱心一家一·爱心之旅”的经历。汪万缘、何杨梦蝶这两名六年级的孩子告诉记者,他们经常擦拭学校门口“扬州日报爱心一家一基地”的铜牌。九龙学校心理辅导老师梁美光说,他们已经将“爱心一家一”活动模式向联合国“儿童友好家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