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唐太宗的后宫中有很多罪籍出身的女子充当妃嫔,唐太宗为此曾公开向魏征等大臣抱怨过:
“汉代常以八月选洛阳中子女资色端丽者,载还后宫,此不可为法。然即日宫内,甚多配役之口,使其诞乳诸王,是非所宜。据此论选补宫列,理宜依礼。”(《魏郑公谏录》)
唐太宗原本认为汉朝在每年八月择选一些品貌出众的良家女子入后宫充当嫔御,这种做法本不该成为后世效仿的对象。但是现在他自己的后宫中有太多贱隶出身的女子充当妃嫔,由这些人生养皇子实在不合适,所以决定还是按照汉时的规矩,以后择选嫔御由宫外的良家子中择选。
这就导致了很多出身不招唐太宗待见的妃嫔,她们连同儿女的待遇都只能徘徊在及格线附近。最典型的就是韦贵妃,当年韦贵妃为了病故的生母在宫里哭得呼天抢地、捶胸顿足,然而其母作为正一品四妃之母本该有的郡君封号,直到下葬仍然是没有的,唐太宗只敷衍地追赠了韦贵妃的父亲一个都督的头衔(其父生前已是隋朝的郧国公);还有燕德妃,武德四年就进秦王府伺候唐太宗了,这么老的资历,结果其母杨氏到死也什么诰命都没有。
相比之下,徐惠好歹是真正的良家子,清白人家选进宫的,比韦氏这些罪籍出身,或是燕氏这种酷吏之后的妃嫔强太多了。再加上徐惠又能经常抓住时机撰写诗词歌赋奉承唐太宗,其母姜化能按制得到诰命,比之韦氏、燕氏这些不招待见的妃嫔,当然担得起“荷顾实深”这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