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在不刻意出力的状况下,还能让身体维持一定的姿势的一种机制,就是所谓的肌肉张力。当我们站着的时候,不需特别用力就可以维持站姿,靠的就是肌肉张力。
人体神经组织主分成中枢神经系统和周边神经系统,肌肉张力就是受中枢神经系统的大脑调控。如果大脑的功能讯息处理不佳,甚至有结构上的问题,成长中孩子的肌肉张力就可能出现过高或过低的现象,进而影响姿势维持与活动效率、日常生活功能以及学习社交状态。适当的肌肉张力除了可以使肌肉更有效率地出力,还能够保护骨骼。因为骨骼是身体的最后一道防线,支撑身体绝大部分的重量,而肌肉的收缩功能较佳,能够吸收、分担这些重量,因此肌肉张力正常、肌耐力佳的人,骨骼往往也比较健康。然而,肌肉张力也可能因为先天遗传或后天环境的因素,而出现过高或过低的现象,过高的张力犹如人在紧张时身体会紧绷、僵硬一般,会使孩子活动困难,而过低的张力则如同生病时全身软绵绵一样,让孩子全身像绑了千金重的铁块,使不上力。
一、肌力是指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像是推、拉)。
二、肌耐力是指肌肉维持持续收缩的能力。三、肌肉张力是指肌肉在不刻意出力(休息状态)之下依然能够维持姿势(包含对抗重力的姿势表现),与在肌肉放松的状态下被动拉扯(被延长)时所产生的阻力。
正常的肌肉张力让我们可以移动、书写坐直、运动而不感受到特别疲累。但是对于低肌肉张力的个人,就需要特别努力才能维持身体姿势的直立。
有神经损伤诊断的儿童,例如脑性***孩童通常都有张力过高过低的问题,唐氏症的儿童会有张力过低的问题。但是有一些儿童,他没有这些诊断,他的动作发展可能只有一点延迟或是正常发展,但是他却还是有肌肉张力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