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论吧 关注:15贴子:245
  • 11回复贴,共1

信念的运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信念论章节提示
信念论
第一章 种群通用意识
第1节 系统与生命
第2节 种群意识与文化
第3节
信念概论
第4节 信念的作用
第5节 信念的运行(也就是本帖)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1-12-09 00:57回复
    1.1 信念的产生
    a 由个体悲伤的共情演变而来——博爱、怜悯、仁慈
    怜悯的产生。怜悯产生于种群中痛苦悲伤情绪的交流和共享,最初痛苦情绪的共享只是作为提示信号对种群的一部分群体产生警示作用。当种群中协作个体增多,某些协作群体中的个体之间的痛苦情绪共享,促使整个群体面对个体的痛苦情绪采取积极的排除趋向,这种能力提高了痛苦信号的利用能力,同时使拥有这种能力的个体以及它们组成的群体提高了生存能力,从而产生了进化优先。
    随着种群社会与文明的进步,从个体体会其他个体的痛苦,到种群意识中对痛苦的体会与排斥,形成了种群信念:仁,该信念必然在超物种的文化中普遍存在,进而反过来影响种群个体的情绪表现,指导个体或群体的生存活动。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1-12-09 00:59
    收起回复
      b 由个体快乐的共情演变而来——认知、欣赏、包容、崇拜、学习
      这种种群信念我们称之为“知”,其本质是实现个体以及群体的共同快乐,分享快乐体会快乐。首先,快乐的共情须要群体间利益的共享,只有共同获利才可以体会其他个体的快乐,或者把其他个体的快乐认作本体的快乐。其次,只有了解其他个体对本体的有利作用,才会认同其他个体的快乐。有利作用包含了各种对协作有利的能力和优势,而发现这种优势,理解这种优势,是需要智慧的。另外,知识、经验、技能往往可以无成本的共享,这些资源是可以复制的,并且不存在物质资源的此消彼长,不存在竞争,所以知识、经验、技能的获得更容易得到种群普遍个体的认同,所以这种种资源获得产生的快乐更容易传播和共享。最后,知识、经验又反过来增加了个体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反过来促进“知”信念的产生。
      所以,拥有社会基本的协作,就必然会产生种群信念“知”。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1-12-09 01:00
      回复
        c 由个体愤怒的共情演变而来——正义、道义、反抗、征服
        种群个体共同的愤怒,所针对的一定是侵害了共同利益的事物,目的是毁灭该类事物或消除他们的影响。经过种群社会的发展,协作的增加,这种由于共同利益或整体利益带来的愤怒,就产生了一种信念——“义”。
        种群内部的“义”,是针对种群内部某些个体对整体利益造成损害的愤怒,目的是对这些个体进行惩罚乃至消除(消灭并不一定是物理上的消灭,大多数是转化),让这些不利因素以后不会再次造成不利影响。而这种消除很可能带来所针对的那些个体的利益的损失,实现过程必然是带有强制性的暴力行为,所以对内的“义”的实现必然是以损害一部分个体的利益来实现的。所以,对内的“义”的正义性并不绝对。
        种群外部的“义”,是针对其他种群或环境不利因素的愤怒,其过程并不针对种群内部的个体,所以这种正义性是绝对的。但是,如果其他种群与本种群的社会进行了某种融合、合并,利益重叠,那么该信念将依赖后续章节阐述的“群原则”来运行,正义性暂不赘述。
        所以,信念“义”根据运行时所牵扯的利益的大小,该利益的覆盖范围,所代表的种群意识,来确定其大小(或者说正义性),其他信念的运行不牵扯内部利益的矛盾,所以并没有正义倾向性。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1-12-09 01:01
        回复
          d 由个体恐惧的共情演变而来——谦虚、敬畏、尊重、礼节、服从
          对自然、对未知、对灾难、对其他个体的敬畏,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种群所必备的信念“礼”。
          种群内部的“礼”是对能力更加突出的个体的一种服从,从对强大个体的敬畏、恐惧中演变而来,而这种服从避免了因为内部争斗而做出的牺牲或者丧失利益,并且,通过这种服从,弱小个体(生存能力低的个体)可以依赖强大个体去获得本不属于自己的生存优势,被带领、指导并服从,种群的内部的礼,随着种群社会性的增强,种群文化的发展,“礼”的对象会从强大个体或群体演变成规则和制度,这些规则制度通过恐惧对种群内部的个体进行约束,从而达到共同利益或者说是种群的整体利益。
          种群外部的“礼”是对外界环境的敬畏,包括了环境的变化、灾难、其他种群的威胁、未知的自然现象等等,帮助种群躲避这些足以给种群带来创伤的灾难,进而演化出来的一系列种群意识体现,都是信念“礼”的一部分。
          缺失信念“礼”的种群,难以避免外部的灾害和创伤、难以避免内部的争斗和倾扎,必然无法长期存在。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1-12-09 01:01
          回复
            e 由个体欲望的共情演变而来——真诚、守信、承诺、理想
            在种群社会,建立共同的欲望就是承诺和信任,没有信任,就无法确定不同个体的欲望是相同的,所以对目标目的的认同,是诚信的基础。而实现共同的欲望就是守信,就是通过自己的形同,实现其他个体对自己或整体的希望。
            种群依赖的个体之间,由于协作关系,必然会产生共同利益,实现这些共同利益之前必然会产生共同的欲望,而交流这些共同的欲望,参与的个体通过自身的行动共同实现这些欲望,就形成了 “信”信念。这是种群社会性必然会产生的信念,“信”信念是协作的基础。
            而“信”的发展,必然会对种群意识产生一系列的影响。首先,共同欲望往往是随机的、无法规范的,共同欲望的约定就需要形成种群个体统一接受的规范信息,用来形容欲望的具体目标和结果,对信息真实性、有效性就会有更高的要求,而这种需求也同样是种群内部共同的欲望。所以,“信”信念的基础,是对信息的认同和信任,以及对信息的真实性的保障。
            然后,共同欲望的约定同样是一种信息,保障这种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需要通过行动来实现这些欲望的约定。所以,“信”信念发展到最后,一定是抽象到对过去、未来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的保障,因为这种保障已经包括了实现欲望的过程和行动。
            简言之,共同欲望的实现前提是信息的保障,而对这个前提进行抽象和提炼,得到的结果已经包括了对共同欲望的实现。所以“信”的发展必然是这个抽象的结果。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1-12-09 01:04
            收起回复
              f 以上阐述是每个信念的产生和由来,并不是信念的准去含义
              前文已经说过,信念必须是种群意识的体现,所以信念所牵扯的种群利益,并不等同于种群个体数量较多的利益,该利益必须是种群意识所认同的利益,才可以称之为超物种的种群信念。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1-12-09 01:06
              收起回复
                5.2 信念的链化(待续)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1-12-09 01: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