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吧 关注:13,234贴子:105,793
  • 10回复贴,共1

提问:曲牌是否限制了昆曲的发展?

收藏回复

  • 220.248.61.*
常用曲牌约两百多个,当代昆曲创作者不会像西方作曲家写交响曲那样从头谱曲,这是否限制了昆曲的表现力和发展呢?


1楼2010-05-05 23:15回复
    昆曲是曲牌体,这是他的特点和本质属性,如果不要曲牌,那岂不成了歌剧。这也是中国戏曲的特点,不管是昆曲还是其他板腔体戏曲,其音乐都有“声腔”的概念,声腔在板腔体那里具体体现为曲调,如京剧的西皮调,二黄调,南梆子等等,在曲牌体这里就是曲牌,如【南集贤宾】【南山坡羊】【北集贤宾】【北新水令】【倾杯序】【八声甘州】【懒画眉】【赚】【薄媚】【红衲儿】【北骂玉皇】【驻云飞】【北驻马听】等等。
    正是由于戏曲在音乐上有这些固定的因素,所以对于编剧来说,填写曲词,要知道格律,唱词要符合格律,从这方面来说,实际上我们要求搞编剧的人,做文学的人要知道一些音乐知识,特别是固定曲调或曲牌的唱词格律。同时,对于作曲者来说要熟悉原始的曲调或者曲牌,而不是脱离开原始曲牌或曲调旋律跟写歌曲一样完全自由发挥,是有约束的。
    我们的“声腔”在固定剧种里面被反复使用,比如京剧广泛使用西皮调,但是并不妨碍其表现力啊,在同的基础上求不同,不同流派不同剧目不同板式的西皮调都可以风格万千,统一下求对比。对于昆曲也一样,同样的【山坡羊】,《牡丹亭惊梦》《雷峰塔断桥》《渔家乐藏舟》《琵琶记吃糠》都使用这个曲牌,但是他们变化万千,风格上既能够让你感受到他们相同的共性,同时也是各有个性。如果我们甩开曲牌,甩开声腔,那么千人千孔,没有任何共性,没有固定稳定的一面,这是不能够让人接受的。
    这就是中国戏曲音乐的第一个不同点,不是单纯的自由体音乐,是统一下的对比,首先要追求稳定性,旋律重复性,这个在美学上叫“类型化审美”。比如京剧的西皮流水,为什么反复使用,还是受到欢迎,很多名段都使用西皮流水唱出,首先是一种认同,一种类型化认同,如果不重复使用,永远找不到共性,这还有认同感可言吗?
    


    禁言 |2楼2010-05-06 09:59
    回复
      中国戏曲音乐的第二个特点是“依字行腔”,使得同样曲调或者曲牌用来唱不同的唱词,其旋律往往在相同因素的约束下,又变化万千了,这是我们中国的汉字音韵学特点决定的。我们的汉语本身是一种音乐化语言,所以当音乐旋律与具体语言结合的时候,音乐旋律还要与语言调值发生磨合,还要服从语言调值走向。这又是西方歌剧音乐不具备的要求,说到底他们的歌剧的文学和音乐是僵硬地结合,写歌剧的作家完全可以一点不懂音乐,只管文字创作,同时谱曲的作曲家也不必要懂什么文字的调值,尽情谱写自己的音乐,然后二者对起来就是了。
      我们中国的戏曲器乐谱曲就类似于西方作曲家作曲,但是唱腔谱曲不是这么回事,他离不开原始曲牌的约束,离不开需要配乐的汉字字声调值的约束。
      


      禁言 |3楼2010-05-06 10:09
      回复
        • 220.248.63.*
        谢谢汪先生,解释的很详细。我听得太少了,以后还请多多指教。


        5楼2010-05-06 11:28
        回复
          最后说一句:中国戏曲的文学,音乐,表演都是“程式”化的,也就是类型化审美的结果。这不是缺点,相反是艺术提炼的结晶。但是“程式”好比框格,好比是一种语言,至于用语言去说什么内容,就变化万千了,“程式”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又姹紫嫣红开遍,又要具体化和当行化。同样一个开门的程式,小生,老旦,老生做出来都变化万千,心情好坏,场景差别也变化万千。于文学格律,音乐声腔的创作也这个道理,有人批评我们的戏曲创作是“戴着镣铐跳舞”,我更愿意赞扬,“戴着花环跳舞”。
          格律是戏曲文学的“程式”,“声腔”是戏曲音乐的程式。
          套用梅兰芳的话:有规律的自由活动。
          我们的戏曲就是如此的,假如你想彻底放弃这些规律,这些程式,这些框格,等于你就把他彻底丢弃了,因为戏曲同其他讲故事的艺术形式差别就是形式差别,就是表现手段差别,你抛弃了形式差别,就抛弃了艺术模式,等于抛弃了这门经过提炼发展的高度集成化艺术,等于你做起了另一门艺术。
          昆曲更是如此,假如你认为他的格律,声腔,曲牌,程式都仅仅是束缚他的形式,等于你想做一种非昆曲的艺术。我们可以发展这些形式,改良这些形式,但是要注意基础,要先彻底了解他这种形式。


          禁言 |6楼2010-05-06 11:28
          回复
            回复5楼,
            不谢,你能思考,非常好的。


            禁言 |7楼2010-05-06 11:30
            回复
              受教


              禁言 |8楼2010-05-08 09:54
              回复
                不会。当年汤显祖宁可“拗折天下人的嗓子”,与另外一位种形式的老哥(忘了叫什么)持相反态度。究竟也是曲牌的形式


                禁言 |9楼2010-07-16 00:16
                回复
                  受教了


                  IP属地:四川来自手机贴吧禁言 |10楼2022-07-03 08:11
                  回复
                    西方交响乐引进到昆曲里面?这让我想起来之前看到过的,粤剧+黄梅戏+粤剧+豫剧杂交版的《帝女花》了


                    IP属地:辽宁禁言 |11楼2022-07-03 20:4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