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吧 关注:5,560,988贴子:41,409,991
  • 14回复贴,共1

#教育学考研# 教育学考研信息大全,你想要的,都有!快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重新建立一个帖子更新院校的相关信息,有其他问题想要询问的,可以留言哦


1楼2021-12-07 15:07回复
    今日院校更新day1:北师大教育专硕333考情分析
    一、 专硕招生目录

    二、推荐参考书单
    1.《教育学基础》,十二校联编,教育科学出版 第3版
    2.《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7版
    3.《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4版
    4.《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李明德,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3版
    5.《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3版
    三、真题考试分析与特点
    333试卷结构

    (一)总体难度及考查特色
    1.2021年北师大333的真题总体上中等偏难。
    其中大部分属于中等难度,但教心的一道简答题(考查“双重编码理论”)、教原的一道论述题难度还是比较高的。
    特别是教心的这道题属于超纲考点,很多同学看到以后一脸懵,不过确实基本上大部分同学都没有见过,属于心理学中的一个比较偏的理论。
    2.2021年北师大333的真题相比2020年真题没有发生太多变化。
    首先,题型还是老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其次,题量一致,名词解释4道,简答题4道,论述题2道;
    再次,科目分值一致,教原60分,中教史25分,外教史35分,教心30分。
    (二)各科目考查分析
    1.教原考查60分。比20年分值一致。

    名词解释考查2道,“美育、教育评价”,都是跟今年热点相关。
    简答题考查1道,基础题。
    论述题1道,材料论述题,不偏不倚,基础发散题,有一定难度,不是因为内容难,是这类题型都难。
    不过勤思提供的主观题精讲课程详细讲解了材料论述题如何回答,提供了主观题答题方法论。复习时需要加强基础、扎实地毯式复习,同时务必兼顾每年复习对热点的关注。勤思教育热点透视课程、考前教育热点大盘点均有覆盖此类考点。


    2.中教史考查25分。比20年分值一致。
    没有考查名词解释、简答题,考查一道论述题“蔡元培”,这道论述题算是经典考点,毕竟蔡元培属于中教史四大名家之一,凡是学中教史都跳不过去的巨人,但是要想得高分、得满分,显然有点难度,需要记忆很全面、答得很全面。复习时加强考点深度的记忆。
    3.外教史考查35分。比20年分值一致。
    名词解释2道,基础题。简答题1道,基础题。复习时加强深度记忆。
    4.教心考查30分。比20年分值一致。
    简答题2道,一道基础题,一道偏难题,即“双重编码理论”。复习时加强深度记忆。
    (三)复习建议
    1、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北师大333考查的大部分都十分扎实,本身专硕就是考得扎实,因此同学们在333复习是第一要务就是全面扎实。地毯式复习、拉网式排查复习,是十分必要的。
    2、加强教育时政热点话题的跟踪与关注。每年勤思都会为同学们提供详实系统的热点课程,如热点透视课程、主观题热点讲解、考前教育热点大盘点,对于每年的热点覆盖都是很全面、实战化的。


    2楼2021-12-07 15:08
    回复
      2023北师901考情分析
      一、专硕招生目录

      二、参考书单
      901推荐书单
      《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7版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 第1版
      三、真题考试分析与特点
      901试卷结构

      《教育实践与方法》(901)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1.理解教育实践的基本内涵和发生机制。
      2.掌握教育实践的基本方法论和具体的科学方法。
      3.把握教育实践的不同形态及其特点。
      4.对教育实践的重要现象与事件进行分析理解和评判。
      5.掌握认识、理解和筹划教育实践问题的分析方法,运用相关教育理论分析、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难点、热点问题。
      (二)考查内容
      教育实践的内涵、教育实践的发生机制、教育实践的形态、教育实践的方法论、教育实践的科学方法、教育实践的改革与发展、教育教学和教研实践、教育管理实践、世界各国教育实践动态。
      1.总体难度及考查特色
      2021年北师大901的真题在考查深度上、灵活度上相比往年平稳一致;
      在考查超纲和偏难度上,考查1道偏僻考题,“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各科目考查分析
      教原考查100分。相比20年分值一致。
      名词解释考查4道,其中2道是基础题,1道是偏难题(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道是热点题(疫情下中小学在线教学),热点题算是切合热点专门出的应热点考题,不过勤思在热点课程中都反复提及了这个热点。
      复习时需要加强基础、扎实地毯式复习,同时务必兼顾每年复习对热点的关注。勤思教育热点透视课程、考前教育热点大盘点均有覆盖此类考点。
      教研法考查50分。相比20年分值一致。
      设计题1道,属于开放型、设计类、研究方案题。这种题算是教研法中大题专业户,一般考教研法大题大部分都是研究设计方案题,这种题可以考查同学们对于研究设计方案的整体知识、设计思路、设计灵活运用、问题解决思维等能力。
      复习时需要加强这类题型的掌握与演练。


      (三)901复习建议
      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拥抱开放性考题、发散性考题、设计类考题;
      加强教育时政热点话题的跟踪与关注;
      加强主观材料分析题的演练;
      加强教研法研究设计方案的演练。


      3楼2021-12-08 16:34
      回复
        2023首都师范大学333复习参考建议
        一、22招生目录



        二、参考书单
        首师大的333考生需要注意的是:首师的考试用书和大纲版的333是有很大不同的,需要明确定位好自己的复习范围和内容。
        《教育学基础》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最新版;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最新版;
        《教育研究导论》,宁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最新版。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最新版;【2022年新增】
        《外国教育史》,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最新版。【2022年新增】
        三、真题考试分析与特点
        (一)考试概括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3个小时(180分钟)
        (二)考试方式
        考试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考试题型特点与规律
        首师在2016年考研之后,题型以名词解释名解、简答、论述、材料分析四种。不过题量在这四类题目中有变化,近两年的分值和题量一致。
        1. 题型稳定。历年:名解、简答、论述、材料分析四种。
        2. 题量多变.:历年:14-13-12-9-13-10
        3. 分值稳中有变。历年:名解、简答题、论述题稳定;材料题:30-50-55-45
        4. 题型考试倾向:
        (1)名解:记忆再现,重点名词,高频名词。
        (2)简答:要点概要,以要点带动内容。
        (3)论述:重要考点,全面阐述
        (4)材料:教育热点,综合分析,知识应用。
        (四)考试科目比重
        各科所占分值有波动,教原所占比重最高,教心与教研占比较小。
        (五)考试内容
        1.考点特点:基础知识+理论与实际结合+时事拓展
        (1)基础知识:
        有一些题目会超出我们的舒适区。所以,光是踏实的学,不一定能得高分,此外还需要灵活的思维能力和广博的知识储备。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3)时事拓展考点:

        勤思的教育热点辅导,是一套体系,有专门的课程,非常全面。如果大家平时没有时间精力去总结热点问题,跟着勤思学习足够了。每年热点非常多,大家不知道选哪个。勤思的专业老师会专门为大家挑选好,还会给你答题角度思路,也会具体讲题目,每天学习20分钟即可,非常方便,效率高。
        2.历年高频、重点考点:
        教育学原理:教学设计
        教育心理学:创造性思维、学习动机
        教育研究方法:行动研究、访谈法
        (六)考试建议
        2021年首师大333的真题总体上有难度。特别是教育学原理最后一道材料分析题难度还是比较高的,今年考查了“信息技术下学校革命、未来学校、未来教师角色”材料题与知识点。根据惯例,首师大历年都会在最后一题预留一个材料分析题,来考核所有考生的知识灵活运用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热点关注能力。
        2021年首师大333的真题在考查深度上、灵活度上、超纲和偏难度上相比往年平稳一致,没有太多超出同学们舒适圈的考点。出了一道紧跟时代教育热点的材料分析题,具有很强的时代前瞻、发散开放性。
        1.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首师大333考查的大部分都十分扎实,本身专硕就是考得扎实,因此同学们在333复习是第一要务就是全面扎实。地毯式复习、拉网式排查复习,是十分必要的。
        2.加强教育时政热点话题的跟踪与关注。每年勤思都会为同学们提供详实系统的热点课程,如热点透视课程、主观题热点讲解、考前教育热点大盘点,对于每年的热点覆盖都是很全面、实战化的。
        四、课程的使用和安排
        1、基础复习阶段(厚)(目前至2022年5月)
        目标:完成基础阶段复习1-2轮。
        本阶段需要结合基础知识精讲视频+讲义+教材,地毯式复习知识点,注重知识面。该阶段复习必须把基础打牢,每个知识点不能遗漏,为后续的强化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本阶段的讲义《基础强化讲义》是结合课程、教材还有大纲汇编而成的复习资料,大家一定要重视讲义的使用。
        2、强化复习阶段(“薄”)(2022年5月-8月)
        目标是把书看薄,完成3轮复习,完成各个科目的框架梳理和重点难点考点的梳理。
        本阶段是在有基础课程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个阶段需要完成强化班课程(框架梳理课+重难点梳理课),梳理脉络,重难点考点及科目之间的联动,跟着老师的讲解学会自己做科目框架并且结合最新的资料科目框架图和躬行笔记,对知识完成第三轮复习。
        5月份我们会上传直播拓展课,如果背的比较早的同学可以结合直播拓展课老师梳理的应试脉络,开始背诵记忆。老师不仅会传授背诵技巧,还会带着把科目的重点考点梳理一遍。
        5月份开始我们会有单科模考,每月一次,可以根据单科模考来检测科目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针对性补足,查漏补缺。
        8月会上传重点分析以及真题解析课,课程内容包括整本书的重点知识以及历年的真题考情分析,考试规律梳理,及最近一年真题解析精讲,明确考试方向,重难点知识,便于调整后续的复习计划。然后我们还会讲解我们的教育热点,因为近几年教育学自命题院校都喜欢考察同学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机械式的记忆能力,所以常常通过教育热点联系所学知识进行考察,我们专门针对这种情况给大家普及我们的教育热点,以及讲解教育热点的出题以及答题方法这一块。经过基础阶段的复习,我们需要明确考科目的考试动向等然后针对性复习。这个阶段我们会给我们学员发送我们整理好的思维导图(知识框架)以及专属的习题库还有真题解析的纸质版讲义,同学们可以搭配使用。
        3、冲刺复习阶段(厚)(10月-12月)
        冲刺阶段(核心锤炼+主观题答题方法和技巧)----背诵+刷题。
        以题带点讲解我们知识点是如何出题以及如何进行答题的。最后阶段大家需要把知识从薄看到厚,因为这个阶段主要就是知识继续输入和输出,根据强化阶段的框架,考点重点,这个时候需要自行往框架里填充内容,这样形成自己的知识。也就是变厚的过程。
        同时刷题训练不能少,知识的输入到输出是需要一定的训练的,如何把输入的知识展现到卷面,这个时候就需要更多的针对性训练。千万不要说我们输入了90%的知识内容但是只拿到了60%的分数。
        11月左右会邮寄冲刺资料包含考点狂背以及模拟卷4套,考点狂背手册直接可以背诵,模拟卷和真题一定要定时模拟考试,检测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答题时间的控制等,做最后阶段的查漏补缺。


        4楼2021-12-11 14:20
        回复
          2023陕西师范大学333复习备考建议
          一、22年招生目录
          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二、参考书书单
          1、《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教育学基础》,十二所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
          陕师大333教原有一点点特殊,它考试范围其他学校不太一样,考的内容偏向学硕教原的范围。这两本书是勤思老师推荐的, 第一本教育学是常规的,以这本为主,第二本教育学基础为辅。
          很多同学可能会觉得,老师这两本内容是不是太多了,其实两本书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那针对这个情况,勤思老师这边的教材精析课,里面也都有讲解,对大家看教材有帮助,避免大家在教原这块复习不全面,出现自己没有见过的知识。
          2、《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孙培青
          3、《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吴式颖
          勤思老师推荐的是,吴式颖老师的这本书,考纲的内容都涵盖这本书里面,并且可读性,趣味性还是很强的。
          4、《当代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儒德、陈琦
          《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张大均
          大家在复习备考的时候,教心以第一本陈琦为主,第二本张大均为辅。
          三、真题考试分析与特点
          1、考试概括:试卷满分是150分,考试时间是3个小时,(180分)
          2、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3、考试题型特点与规律

          花样题型,没有任何一个学校在繁琐程度上能超越陕师
          纵观陕师333从2014你那到2021年,涉及到的题型是最全的,市面上能涉及到的题型,陕师333真题里面都有所涉及了,其中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材料),是最常规的333的题型。但是这里面多了,填空,选择,判断。从这里面 填空,选择,判断不值钱
          名词解释大家也不要怕, 每年是4-5分,学硕一般是8-18分,333会砍半分
          咱们也摸不到固定的规律,所以在前期好好复习,做万全的准备,
          填空,选择,判断,这三个是需要大量的练题,刷题,强化这些知识点,你不能只记忆前面的点,可能下年考的是后面的部分。
          简答题,分值不固定,因为每年题型设置不一样, 因为这个学校 每年会增加填空选择判断这三个题型,所以简答题大家做好8-10分的准备
          论述题,考察综合素质,大部分学校是20-30分左右,因为前期也是涉及到填空选择判断这些题型,所以这个学校基本上是在15分。
          材料分析,一定得弄清楚出题人的意图,很多同学不是不会背,不是不理解这个知识点,是没有理解出题人的意思,没看懂材料,这也是为啥材料难的原因。
          1.题型浮动较大。选择、名解、填空、辨析、简答、论述四种。
          2.题量浮动较大,横向对比题数较多。
          3.题型考试倾向:
          选择、填空、辨析——细节、准确、概念区分
          名解——考查记忆与回忆
          简答——考察基础知识
          论述、材料——考查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联系实际能力
          4、考试科目比重

          5、考试内容
          1、考点特点:基础知识再忆为主+综合论述为辅,涉及教育热点拓展,需要结合实际+考察细节知识
          (1)基础知识再忆为主:
          21年:中世纪大学、师生关系、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20年:学制、进步教育、学习动机、赫尔巴特教学法、德育方法
          19年:综合课程、裴斯泰洛齐、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朱子读书法
          18年:产婆术、苏湖教法、影响人身心发展因素、最近发展区
          (2)综合论述为辅:
          21年 :简述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简述学校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
          20年:创造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如何培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历史影响。
          18年:论述《学记》的教学理论贡献及历史地位。
          (3)涉及教育热点拓展,有结合实际材料题
          21年 :材料:《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出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2)“摇号入学”又引发了什么新问题?(4分)
          (3)以其中一个新问题为例,提供可行的解决办法。(7分)
          19年 :随着科技发展,许多学校将新媒体、移动端设备教学引进课堂,使学生可以在移动端学习、互动、完成评价。谈谈移动端设备教学的利与弊?
          18年:
          一个名叫马库斯的小男孩被父母抛弃,而收养他的猎人又在他六岁的时候死了,后来他与狼群生活在一起,和动物成为了好朋友,学会了和很多动物交流。后来军队发现他,把他带回社会,教他慢慢适应社会。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运用影响人身心发展因素理论,分析马库斯的成长历程。
          2.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教育措施,帮助马库斯解决回归社会的适应问题。
          (4)考察细节知识
          21年:
          1.( )第一个提出的起源理论,标志着教育起源说由神话传说走向科学化。
          2.《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中国步入( )行列。
          3.简述布鲁姆情感领域的目标体系。
          19年:
          4.很多国家将( )纳入学制系统,标志着终身教育体系建立。
          5.颜元主张真学、实学。
          四、备考建议
          1、如果想在陕师大333考试中脱颖而出,考生复习要细致且扎实。
          2、阅读能力要提升,准确把握出题人的意图,迅速定位知识点。
          3、知识点要熟练,避免浪费太多时间在思考上;提高书写速度。


          5楼2021-12-13 10:39
          回复
            2023东北师范大学333复习备考建议
            一、22年招生目录

            (图片限制,上传不全,可以看知乎中的文章哈)
            二、参考书书单
            1、《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道俊、郭文安
            2、《当代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儒德、陈琦
            《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张大均
            3、《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孙培青
            4、《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吴式颖
            三、真题考试分析与特点
            (一)考试概括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3个小时(180分钟)
            (二)考试方式
            考试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考试题型特点与规律

            1.题型略有浮动。多种题型,但总体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三种。
            2.题量有浮动,横向对比题数中等偏下,但单题耗时长。
            3.题型考试倾向:
            名解——考查记忆与回忆
            简答——考察基础知识
            论述——考查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联系实际能力
            (四)考试科目比重

            (五)考试内容
            1、考点特点:
            (1)基础知识再忆为主:
            21年:德育原则、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教育的政治经济功能、科举制、中世纪大学、中体西用
            20年:稷下学宫、蔡元培、裴斯泰洛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如何促进迁移
            19年: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之间的关系、《国防教育法》、陶行知、奥苏泊尔
            (2)开放性题目
            21年:联系实际论述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20年:关于“教育是什么”的问题,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
            论述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某一学科谈谈在中小学试卷中编制的启示。
            19年:如何理解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3)对比题
            19年 :雅典和斯巴达教育的对比
            四、备考建议
            总体难度及考查特色
            难度中等
            题量、分值有波动,但不影响大局
            教育史类考察基础
            重点和难点在原理和教心
            存在重复考点
            关注热点,分析热点教学设计要领get!


            6楼2021-12-14 10:54
            回复
              2023东北师范大学333复习备考建议
              一、22年招生目录

              (图片限制,上传不全,可以看知乎中的文章哈)
              二、参考书书单
              1、《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道俊、郭文安
              2、《当代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儒德、陈琦
              《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张大均
              3、《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孙培青
              4、《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吴式颖
              三、真题考试分析与特点
              (一)考试概括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3个小时(180分钟)
              (二)考试方式
              考试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考试题型特点与规律

              1.题型略有浮动。多种题型,但总体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三种。
              2.题量有浮动,横向对比题数中等偏下,但单题耗时长。
              3.题型考试倾向:
              名解——考查记忆与回忆
              简答——考察基础知识
              论述——考查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联系实际能力
              (四)考试科目比重

              (五)考试内容
              1、考点特点:
              (1)基础知识再忆为主:
              21年:德育原则、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教育的政治经济功能、科举制、中世纪大学、中体西用
              20年:稷下学宫、蔡元培、裴斯泰洛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如何促进迁移
              19年: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之间的关系、《国防教育法》、陶行知、奥苏泊尔
              (2)开放性题目
              21年:联系实际论述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20年:关于“教育是什么”的问题,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
              论述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某一学科谈谈在中小学试卷中编制的启示。
              19年:如何理解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3)对比题
              19年 :雅典和斯巴达教育的对比
              四、备考建议
              总体难度及考查特色
              难度中等
              题量、分值有波动,但不影响大局
              教育史类考察基础
              重点和难点在原理和教心
              存在重复考点
              关注热点,分析热点教学设计要领get!


              7楼2021-12-14 10:54
              回复
                2023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分析
                一、22招生目录







                (图片限制,上传不全,可以看微博中的文章哈)
                二、考试范围(参考书推荐)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 王道俊、郭文安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年(第六版)或2016年(第七版)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第四版)
                《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张斌贤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
                (第三版)
                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华中师范大学是有自己的考试大纲,但是咱们在复习备考的时候可以参照全国333大纲来准备复习,是保持一致的,以下是推荐的参考书:
                教育学原理这个模块,推荐的是王道俊老师的《教育学》这本书,也是非常经典的
                中教史的参考是,咱们看孙培青老师的《中国教育史》即可,是可以覆盖中教史的考试内容的
                外国教育史看张斌贤老师的即可。
                教育心理学的话,看陈琦老师的《当代教育心理学》即可
                其他的参考书可以作为补充,不需要所有的都看。
                三、真题分析与特点
                (一)考试概括
                试卷满分是150分,考试时间是3个小时(180分钟)
                题量相比较学硕来看,是偏少的。
                (二)考试方式
                考试答题方式是闭卷、笔试。
                (三)考试题型特点与规律

                从题型来看
                选择——考察细节以及准确性
                名解——考查基础知识、考查记忆与回忆
                简答——考查知识要点,以要点带动内容
                论述——考查大模块知识,考查综合论述能力对于综合素养的要求比较高。
                从分值来看
                华中师大的名词解释分值单独都是5分
                简答题分值40分,一直就没有变过。(简答题,想考高分,要至少保持30+的分值)
                论述题分值略有变化。(容易产生差距)
                总体上
                1.题型略有浮动。选择、名解、简答、论述四种。
                2.题量略有浮动。无选择题年份14道上下。
                3.分值大体稳定。名词解释(5分)、简答题(10分)
                论述题(20分为主,或有15分)。
                (四)考试科目比重

                教育学原理的考察分值一直是重中之重,保持在50甚至60分的分值
                中外教育史的学习在20年之前,中教史比重比较多,外教史偏少
                在21年中外教育史比重相当,所以在接下来中外教育史学习不能厚此薄比。
                教育心理学考察和中、外教育史的比重相当。稳定在30分左右。
                (五)从考试的内容来看
                教原:教育社会的变迁功能,属于考试的大点。
                教师的专业素养 (尤其是考专硕的 之后是要从事一线老师的,这个也需要重点掌握)
                结合实际一定是成为考333的重点。
                21年的中外教育史:对比柏林大学和北大改革,(勤思在集训 还有暑期课程里都强调了这个知识点考察,这个相对来说会比较难,涉及到了对比。)
                教心 : 迁移涉及到正迁移 负迁移等,还是很重要的,也比较有代表性。
                总体上:
                考点特点:基础知识再忆为主+综合论述为辅,较少涉及教育热点拓展,但是需要结合实际
                (1)基础知识再忆为主:
                教育目的、产婆术、有教无类、信息加工学习理论(20年)
                教师素养的品德要求、人文主义教育、元认知策略(19年)
                产婆术、孔子的教师观、五育并举、学习策略、人文主义教育(18年)
                (2)综合论述为辅:
                论述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思潮(写出任意5个)(20年)
                论述创造性的内涵和培养路径。(18年)
                论述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18年)
                (3)较少涉及教育热点拓展。但有结合实际、比较题
                1.论述科举制的演变、影响及对高考改革的启示。(19年)
                2.联系实际谈谈个人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7年)
                3.结合教育实际,谈谈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发张的过程。(20年)
                4.结合教育实际,论述启发性原则的内涵以及要求(20年)
                四、考试建议
                知识学习要系统化和体系化,才可以在基础上牢固起来。
                尤其是教育学原理部分的考察 要结合热点、教育现实来学习掌握。
                如果想在华中333考试中脱颖而出,考生在复习中应避免“读死书”、“死读书”的情况发生,在全面、系统地掌握规定范围内的知识点的基础上,要将知识系统化、体系化。
                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应结合热点、结合教育现实,运用自己所习得的教育理论运用到实际中。


                8楼2021-12-15 10:33
                回复
                  2023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分析
                  1.22招生目录:(图片太多,可去微博看全版)
                  教育部在2009年给出了《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大纲变化不多,华东师范大学也是很大程度上参考了教育部考试大纲。
                  2.考试范围
                  教育学原理:《教育学》 王道俊、郭文安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年(第六版)或2016年(第七版)
                  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第四版)
                  外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年(第三版)
                  教育心理学:《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第三版)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 (学有余力可看)
                  3、真题分析与特点
                  (一)考试概括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3个小时(180分钟)
                  (二)考试方式
                  考试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考试题型特点与规律

                  华东师范大学333题型稳定,严格遵守了教育部大纲的规定,大家不需要担心题型题量分值的变化。名词解释5分,3到5句话就可以,简答10分,可以回答一页或四分三页,论述20分,回答2页,相当于两个简答,4个名解。考场上答满考卷是基本的态度!
                  华东师范333最大分值不过20分,万一答错了,其他130分也是可以翻盘的,像首都师范大学论述题最高有55分,答错了就要命啦!总的来说,华东师范大学是考试友好型学校!
                  (三)考试题型特点与规律
                  1.题型稳定。近五年:名解、简答、论述三种。
                  2.题量稳定。近五年:14小题。
                  3.分值稳定。近五年:名词解释(5分)、简答题(10分)、论述题(20分)。
                  4.题型考试倾向:
                  名解——考查基础知识、考查记忆与回忆
                  简答——考查知识要点,以要点带动内容
                  论述——考查大模块知识,考查综合论述能力
                  题型考试倾向这里,多说一句!如果同学们在考试复习中,能把你所看到的题做一个拆解的话,你会发现,不同的题型考察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名词解释:背会答,没有其他的难度!一般名词解释是考察基础知识,但有时候名词解释也会考一道热点,比如有一年考到了“走班制”,选科走班制,新高考改革中的。

                  简答题:考察知识的要点,考得比较大一些,不但要考一个题,而且这个题是有下位概念的,比如实验教育学,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归因理论,五育并举。这些理论都有很多详细的下位知识,你需要把下位知识记得很好,一般下位知识答得少,会扣分的。
                  像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大部分的知识大家都见过,但如果想要高分,在知识的扎实性上还是要下很大功夫的!
                  论述题:除了记忆知识外,还要会“论”会“述”。什么意思呢?比如说问你一个归因理论,每个同学都知道归因理论,但是有个点它会提到,比如:请结合教学实践/结合现实情境,谈谈对当前中国教育的借鉴意义,这些就把很多同学难住了,很多同学擅长背会,答出来,最好是原题重现。但是你觉得越轻松的,越在你舒适区的东西,越没有考察的力度,top级985一定不会轻松放过我们的,一定会加入高区分度的题。如果有同学综合论述能力平平,得分基本不会超过一半。如果你在这方面能够写出知识,也能联系实际,也能够综合论述发散思维,维度越完整,越能的高分!如果有专业的老师也指导你,进步会很快,因为有时候写出来的答案,自己可能看不来问题,比如维度是否欠缺,思路是否有辩证性,小点是否凌乱,排版是否需要调整等等!有些问题如果没有人给咱们指出来,咱们可能一直发现不了。
                  (四)考试科目比重

                  教育学原理:占比最大,重视考察基础性内容,如学教育的功能、人身心发展规律等知识点;同时,也注重考生能力的发散,如结合教育教育实际谈师生关系,或谈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这部分内容需要考生能够结合热点,联系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切记纸上谈兵。
                  中外教育史:以基础知识和常规重点为主,如白板说、杜威等,这些内容只要平时认真参照讲义进行记忆,便可轻松得分;本年度比较关注外国教育史的相关考点考察,但是同学们也不要在2022年备考过程中放松对中国教育史的把握,这部分没有拓展延申,只要背诵即可拿分。
                  教育心理学:教心以考察常规知识点为主,如最近发展区、需要层次理论等,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还是应该以基础知识为主。但是,教育心理学偏向实践、应用的特点特别强,所以,在考试过程中也会关注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理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如需要层次理论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启示等。
                  (五)考试内容
                  1、考点特点:基础知识再忆为主+综合论述为辅+教育热点拓展
                  (1)基础知识再忆为主:(勤思课程讲义全部覆盖,而且反复提及)
                  教育方法、因材施教、白板说、最近发展区(21年)
                  课程标准、中体西用、形式训练说、夸美纽斯(20年)
                  教育目的、观察学习、教育的经济功能、孟子的教育思想(19年)
                  (2)综合论述为辅:(挑战和危险并存,记得多看看勤思拓展课)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之间的关系。(21年)
                  结合现实,试述中小学生的创造性及其培养。(20年)
                  结合实际,论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对教学的启示。(19年)
                  有人主张依法治校,有人主张以德治校。请结合相关理论与实际,对这两种观点进行评析。(18年)
                  2、历年高频、重点考点:
                  教育学原理:学科课程、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教育功能、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
                  中外国教育史:杜威教育思想
                  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考过的真题要认真看,防止再考!22/23备考的小可爱们,该有的资料必须要有,防止和对手抗衡的时候,一开始就失去了优势。比如勤思学员有的基础强化讲义、真题解析、题库、背诵宝典、模拟试卷、阅卷以及各个阶段经典的课程!一对比,这种不对称的竞争,明明同样的努力,可能结果会不同!
                  甚至有的小伙伴可能图省事,网上找了一些零散的资料,最后考出来的很多知识点都没有,或者考察的一些关键的能力,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训练,这些能力是缺失的,从而白复习一年!有条件的同学,建议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训练!
                  (六)考试建议
                  总体难度及考查特色
                  2021年华东师大333的真题难度中等以上
                  难度值主要分布在很多考点出的比较细(例如亲社会行为)、很多考点需要结合教学实际来建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质量答案。
                  在总体题量不大、偏难怪题不多的考题面前尤为重要的就是每道题的答案文字量、结构化程度、要点密集程度与现实结合精密度。
                  很多题目在勤思考前的模拟卷中均有所出现。而且也有模考阅卷和点评指导!

                  如果想在华东333考试中脱颖而出,我们在复习中应避免“读死书”、“死读书”的情况发生,在全面、系统地掌握规定范围内的知识点的基础上,要将知识系统化、体系化。
                  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应结合热点、结合教育现实,运用自己所习得的教育理论运用到实际中。


                  9楼2021-12-16 10:19
                  回复
                    2023年西南大学333复习建议
                    一、适用专业(注:标黄专业的专业课二不考904)

                    二、参考书目
                    1、《教育原理》,唐智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2、《教育研究方法》,朱德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注:一般333考察教原、教心、中教史和外教史,不太考察研究方法,但是西南大学进行了考察,不管是教原还是教研都是比较偏理性的,学术性很强,和教史不太一样,所以就要想一想自己适不适合考教原和教研,思维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欢迎报考,对研究方法有所涉猎的话报考是有很大的优势。当然了如果没有以上情况的话我们也可以报,因为没有了中外教育史会给我们减去很大的麻烦,就是不用去了解背景知识的熏陶,原理和研究方法偏理性,会了理解了就可以了。
                    三、真题分析与特点
                    1、考试题型特点和规律
                    三、真题分析与特点
                    1、考试题型特点和规律

                    总体来说难度中上,随意性强,但是这两年比较稳定,题量比较大,细节考察比较到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主要是名词解释题以及简答题,熟练运用能力主要是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
                    1)题型浮动较大。什么题型都有,西南大学的很多题型在其他学校都是没有见过的,没有涉及的。333最常规的题型是名解、简答和论述,名解西南大学只有18年和19年没有出题,别的年份都有,简答题和论述题都有出题。西南的特殊点在,首先有完形填空,就是填空题,除此以外还有现象评析、判断说理、实践探索、材料分析、分析应用、课程教学、名著探讨、管理研究、教育研究,其实本质上都是属于材料分析,但是用了另外一个名字来说,这呈现出来的都是老师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归纳得到的维度。
                    从现象评析往后其实我们一般都可以归为论述题,包含了材料分析,为了保证科学性,西南大学以一个新的名字进行界定。需要提醒一下,14年到17年都有名解和简答,18年和19年都是分值最高的论述那一类题型,都是以几道题的形式呈现的,这两年是比较特殊的年份。
                    需要注意是19年开始,西南大学换了参考书,19年也是属于探索阶段,从20年就开始稳定下来了,题型稳定成了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判断说理和材料分析题,所以23年考生如果要是准备的话我们要准备名解、简答、论述和判断就行了,材料分析可以归结到论述里边,都是一大类,分值比较高,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
                    我们只要以这四种为核心来准备就没有什么问题,那如果出填空怎么办,填空这个是防不胜防的,我们只能在平时的学习当中或者联系做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去加强记忆,能打多少就随缘,尽人事听天命,因为分值并不是很高。
                    2)题量浮动较大。横向对比题数较多,但是最近这两年题量也趋于稳定。题量从14年到21年都是有变动的,高的时候比如说2015年的题量有34道题,这就比较消耗我们的时间,尤其是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这种分值不是特别高,但是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检索大脑的知识点的过程比较消耗时间。
                    经过不停地变化之后,最少的年份是2019年,就只有6道题,那这时候很多同学可能觉得题目很少好准备,但是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这6道题都是论述题,都需要我们答,题量很多,要思考要组织语言,甚至还要去读题干思考一下。
                    很多学校是14道题比较正常的题量,西南大学20年21年它基本保持稳定在15道题,我们也可以说它也是比较正常的。那么15道题哪怕是正常,它这里边是包含了一定数量的判断说理题,也就是辨析题,那么辨析题对于咱们同学的知识点的准确性,概念的区分能力要求比较高。就是可能你记了但是记得不准,答题就会不好。学生答题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自我怀疑。所以要求我们要快速答题,知识点要熟练,这样在180分钟之内才能把15道题答完。
                    3)题型考试趋向:选择、填空、辨析要求记得准,记得细致,能够区分开,简答和名词解释你会发现考察的是最基本的,没有特别难的题目,所以只要基础知识打扎实了,就不会出现特别偏特别怪的题。
                    名词解释到底如何答,哪些什么样的知识点应该是在答题的时候放上去,哪些不应该放,这些是我们9月10月去思考的。如果答的太多了,就会导致没有时间答题。简答题就属于傻瓜题了,问的基本上百分之八十的简答在我们讲义上都有相似的或者原封不动的知识在的,我们只需要做搬运工的工作就可以了。
                    最后是论述、材料这两个相似,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比较高,学术视野比较广,论述题比较偏向你的论你的述,陈述这方面,背了会了能说明白就可以。但是材料题要明白材料是什么,答得内容是要和出题人想要的东西匹配上的,很多同学比较害怕材料题,其实不用害怕,因为有材料就不会让你一点也答不出来,就算答不出来高分,但是差不多的分数还是可以的。
                    2、考试内容分析
                    考点特点:基础知识再忆为主+综合论述比重大,涉及教育热点拓展,需要结合实际+考察细节知识
                    从19年开始就只考教原和教研法,之前西南大学的教原占比一直就很高,从来没有低于100分的,说明西南大学特别注重教原的学习,所以要把教原学透了。中教外教和教心考的分数挺少的,从19年以后就是原理和研究方法了。
                    1)基础知识再忆为主。结合历年真题以后就会发现,任何一个学校都是以基础知识为主的。
                    21年考的融合课程,是课程类型里的,那就得看看课程类型里其他类型会不会,再有就是师生关系的类型一定要注意,因为专硕是指向一线教师工作的,所以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再有教育的科技功能,那么其他的功能呢,文化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这些特别爱考简答题,再有教学原则、课程开发策略。
                    20年有教学原则,之前也有考过这个知识点,说明知识点会重复性出题的,所以不要说出过了就不会考了。再有课程标准、教师角色转换、现代学生观本质上考的就是考的大知识点,一个和它们的关系的问题。18年有全面发展、综合课程、杜威教育思想,本质上没有变。
                    2)综合论述比重大。19年一共考了6道题,第一题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以及如何使用这些规律,很多学校都特别爱考这个;第二题不仅仅是综合论述,还涉及到教育热点,在19年和20年立德树人考的都特别热;第三题这道现代化的题也可以算一道热点题;第四题是对比题、异同题,一旦涉及到对比就提升了难度;第五题又是结合实际的题了,需要我们自己思考的;最后一题是涉及教研法的题,算是比较简单的,不太偏重实验设计比较偏向理论。没有考的特别活,对我们来说比较好。
                    3)涉及教育热点拓展,要结合实际材料题。像图片上的这道题也是很结合实际的,像现在疫情的影响下大家的网络教育也是结合实际。16年有出了一个政策性的文本,我们集训老师都会带着同学们一点点分析这个纲要,所以平时我们一定要看,一定要想透了。
                    4)考察细节知识。西南大学还会考察一些细节性的知识,比方20年判断题得知道学生的地位是什么,角色是什么,体育的任务是什么,再比如16年教育对人的作用,第二题我们每一个词都得判断一下是不是跟恩物匹配的,是不是德国的,是不是福禄贝尔的,是不是为了儿童游戏和作业创造的游戏;再比如说15年填空题出现的你会不会,知道不知道。
                    四、复习建议及课程使用
                    1、复习建议
                    1)复习全面且细致
                    2)学术视野广泛,立足理论,分析实践
                    3)熟悉知识点,答题迅速,把握答题时间


                    10楼2021-12-17 10:08
                    回复
                      2023年华南师范大学333真题分析
                      一、参考书:官网无参考书有考试大纲,勤思推荐参考书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 王道俊、郭文安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年(第六版)或2016年(第七版)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第四版)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年(第三版)
                      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第三版)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 (学有余力可看)
                      二、题型及分值

                      华南师范大学333题型有三种,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名词解释:6道 5分/道
                      简答题:4道 10分/道
                      论述题:4道 20分/道
                      从14年到21年题型和分值没有变化,,题型和分值是比较常规的没没有什么套路

                      各科分值:教育学原理分值最高占到55-65分之间,教育学原理要重点复习
                      三、复习方法策略
                      基础知识再忆为主,有可能考重复的真题,举例(21年真题,教育学,活动课程 最近发展区),所以咱们在复习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基础知识的复习,不能以为知识点比较简单就不好好背,比如21年考了教育学,20年考了教育者,这都是非常非常基础的知识点,但是这种最基础的点,也是会考的,所以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
                      小众题目 举例(21真题赞科夫,加尔文派。20年 梁启超),像这种考点,在专硕中很少会考察,但是华南师范就考了,说明华南师范的出题老师希望考生能够全面复习,不把知识分成三六九等,所以咱们同学在复习的时候,不能只把精力放在重点上,咱们一定要全面的复习知识点
                      小题大考 举例(21真题 全人生指导,20年苏格拉底法),很多学校会把一些小的知识点当成名词解释来考,但是华南师范可能会把这样的知识点当成论述题来考,比如21年的全人生指导,别的学校都是当成名词解释或者简单来考,但是华南就考了论述题,如果我们对于知识点的来龙去脉,相关人物理解不够清楚,就会出现,答不全,丢分的情况,20分的题可能得11分 12分 后面的8分.9分就丢掉了,所以咱们在答题的时候不仅要答全,还要有一定的拓展


                      12楼2021-12-18 10:26
                      回复
                        2023苏州大学333复习参考建议
                        一、22招生目录

                        二、参考书单
                        1.《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 年(第 7 版)
                        2.《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 4 版)。
                        3.《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李明德,人民教育出版社(第 3 版)。
                        4.《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真题考试分析与特点

                        1、考点特点:基础知识+理论与实际结合
                        (1)基础知识:
                        分科课程、学在官府、人文主义教育、流体智力(21年)
                        活动课程、《学记》教学原则、《国防教育法》、多元智能理论(20年)
                        生物起源论、孔子的教师观、夸美纽斯教学理论、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19年)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请你用德育原则分析上述材料然后提出建议。(21年)
                        利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给予建议。结合事例,说明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20年)
                        试用教育学原理分析这个案例,并就怎么处理师生关系谈谈自己的建议(19年)
                        2、考试建议:
                        2021年苏州大学333的真题难度偏难(333院校中难度指数偏高)
                        知识的考查范围、考查深度、考查偏度都是中等偏上。
                        填空题、名词解释所考查知识点难度是常态水平。
                        简答题、论述题所考查知识点中有些比较偏。(崇宁兴学、赞可夫)案例分析具有较高难度,需要结合材料,应用理论来回答。
                        得高分得满分的难度比较大。
                        (1)全面加强基础讲义和视频课程学习。
                        (2)加强各类题型的练习。特别是案例分析。
                        (3)加强真题和模拟题练习。
                        (4)加强模考练习与问题改进。
                        (5)加强复习效果评估。
                        (6)加强知识点向思维框架、思维导图建构。
                        (7)科学规划复习进程与每一轮小目标攻关。


                        14楼2021-12-22 10:22
                        回复
                          2023苏州大学333复习参考建议
                          一、22招生目录

                          二、参考书单
                          1.《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 年(第 7 版)
                          2.《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 4 版)。
                          3.《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李明德,人民教育出版社(第 3 版)。
                          4.《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真题考试分析与特点

                          1、考点特点:基础知识+理论与实际结合
                          (1)基础知识:
                          分科课程、学在官府、人文主义教育、流体智力(21年)
                          活动课程、《学记》教学原则、《国防教育法》、多元智能理论(20年)
                          生物起源论、孔子的教师观、夸美纽斯教学理论、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19年)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请你用德育原则分析上述材料然后提出建议。(21年)
                          利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给予建议。结合事例,说明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20年)
                          试用教育学原理分析这个案例,并就怎么处理师生关系谈谈自己的建议(19年)
                          2、考试建议:
                          2021年苏州大学333的真题难度偏难(333院校中难度指数偏高)
                          知识的考查范围、考查深度、考查偏度都是中等偏上。
                          填空题、名词解释所考查知识点难度是常态水平。
                          简答题、论述题所考查知识点中有些比较偏。(崇宁兴学、赞可夫)案例分析具有较高难度,需要结合材料,应用理论来回答。
                          得高分得满分的难度比较大。
                          (1)全面加强基础讲义和视频课程学习。
                          (2)加强各类题型的练习。特别是案例分析。
                          (3)加强真题和模拟题练习。
                          (4)加强模考练习与问题改进。
                          (5)加强复习效果评估。
                          (6)加强知识点向思维框架、思维导图建构。
                          (7)科学规划复习进程与每一轮小目标攻关。


                          15楼2021-12-22 10:22
                          回复
                            2023考研中央民族大学333真题分析
                            一、招生目录

                            009教育学院

                            013外国语学院

                            017信息工程学院

                            020理学院

                            二、考试范围(推荐参考书)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 王道俊、郭文安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年(第六版)或2016年(第七版)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第四版)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年(第三版)
                            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第三版)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 (学有余力可看)
                            三、真题分析与特点
                            (一)考试概括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3个小时(180分钟)
                            (二)考试方式
                            考试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考试题型特点与规律

                            1.题型稳定。历年:名解、简答、论述三种。
                            2.题量稳定。历年:14小题。比较中规中矩,题量不是很多,但是答题中要写的就会很多。
                            3.分值稳定。历年:名解5分、简答题10分、论述题20分。
                            4.题型考试倾向:
                            名解——记忆再现,重点名词、高频名词
                            比如有教无类 教育目的 教育制度这些是必备的,也是常考的重点高频。
                            简答——要点概要,以要点带动内容
                            翻译过来就是总分或者总分总的形式去论述 有点有论才可以写好。
                            论述——重要考点,全面阐述
                            (四)考试科目比重
                            各科所占分值有波动,教原所占比重一般最高,中外教育史在今年比重也有所提高。

                            (五)考试内容
                            1、考点特点:基础知识+细节考察+理论与实际结合+综合拔高
                            (1)基础知识
                            晏阳初、苏霍姆林斯基、班主任工作、学习动机激发(17年)
                            自我效能感、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多元智力理论、颜之推(18年)
                            《学记》、教育的社会功能、终身教育思潮、归因理论(19年)
                            有教无类、活动课程、颜氏家训、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20年)
                            从近四年的真题来看
                            颜氏家训和颜之推是重复的考察点还有学习动机激发和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就可以看出来哪些是每年的考察重点了。
                            (2)细节考察
                            昆体良思想、西周教育特点(20年)
                            昆体良在中外教育史这一块甚至不管是学硕还是专硕,近几年考察也是非常多的。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有人认为近墨者黑,有人认为近墨者未必黑。请联系相关理论和个体经历谈谈。(17年)
                            分析分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的特点以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18年)
                            对于一个自暴自弃,无能为力的学生,教师应该怎么做?(21年)
                            就论述题部分的考察来看 都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或者个人经历、社会现状来考察的,需要辩证地对待,也需要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而且就18年的活动课程这个知识点 往年也考过,可以不同题型 形式来考察。
                            (4)综合拔高
                            比较雅典和斯巴达教育的异同(21年)
                            杜威和赫尔巴特教学过程的比较(20年)
                            综合拔高题看的出来民大会出对比的题目,这个勤思集训课程里都有讲到,并不难。考民大的中外教育史要注意学习过程中和其他院校的考察侧重点就不一样,像中外教育思想家的考察 一般是学硕涉及的会多一些。
                            (六)考试建议
                            总体难度及考查特色
                            2021年中央民大333的真题难度中等偏上。
                            题量横向比对适中
                            基础性题目比重正常
                            细节题目比重逐年加大(注重细节考察)
                            综合素质要求高(注重热点实际知识考察学习)
                            对知识理解的深入程度要求高(侧重对比知识学习,要理解到骨子里)
                            得高分得满分的难度比较大。(满分不可能,高分也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
                            1、加强教材学习。(结合勤思教材精析课程学习)
                            2、加强基础讲义和视频课程学习。
                            3、加强习题练习。
                            4、加强真题和模拟题练习。
                            5、加强模考练习与问题改进。
                            6、加强复习效果评估。
                            7、加强知识点向思维框架、思维导图建构。
                            8、科学规划复习进程与每一轮小目标攻关。
                            四、勤思的课程体系辅导
                            主体课程

                            具体复习建议
                            1、基础复习阶段(厚)(目前至2022年5月)
                            目标:完成基础阶段复习1-2轮。
                            本阶段需要结合基础知识精讲视频+讲义+教材,地毯式复习知识
                            点,注重知识面。该阶段复习必须把基础打牢,每个知识点不能遗漏,
                            为后续的强化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本阶段的讲义《基础强化讲义》
                            是结合课程、教材还有大纲汇编而成的复习资料,大家一定要重视讲
                            义的使用。
                            强化复习阶段(“薄”)(2022年5月-8月)
                            目标是把书看薄,完成3轮复习,完成各科目的框架梳理和重难点考点的梳理。
                            本阶段是在有基础课程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个阶段需要完成强化班课程(框架梳理课+重难点梳理课),梳理脉络,重难点考点及科目之间的联动,跟着老师的讲解学会自己做科目框架并且结合最新的资料科目框架图,对知识完成第三轮复习。
                            5月份我们会上传直播拓展课,如果背的比较早的同学可以结合直播拓展课老师梳理的应试脉络,开始背诵记忆。老师不仅会传授背诵技巧,还会带着把科目的重点考点梳理一遍。
                            5月份开始我们会有单科模考,每月一次,可以根据单科模考来检测科目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针对性补足,查漏补缺。
                            8月会上传重点分析以及真题解析课,课程内容包括整本书的重点知识以历年的真题考情分析,考试规律梳理,及最近一年真题解析精讲,明确考试方向,重难点知识,便于调整后续的复习计划。然后我们还会讲解我们的教育热点,因为近几年教育学自命题院校都喜欢考察同学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机械式的记忆能力,所以常常通过教育热点联系所学知识进行考察,我们专门针对这种情况给大家普及我们的教育热点,以及讲解教育热点的出题以
                            及答题方法这一块。经过基础阶段的复习,我们需要明确考科目的考试动向等然后针对性复习。这个阶段我们会给我们学员发送我们整理好的思维导图(知识框架)以及专属的习题库还有真题解析的纸质版讲义,同学们可以搭配使用。
                            3、冲刺复习阶段(厚)(10月-12月)
                            冲刺阶段(核心锤炼+主观题答题方法和技巧)----背诵+刷题。
                            以题带点讲解我们知识点是如何出题以及如何进行答题的。最后阶段大家需要把知识从薄看到厚,因为这个阶段主要就是知识继续输入和输出,根据强化阶段的框架,考点重点,这个时候需要自行往框架里填充内容,这样形成自己的知识。也就是变厚的过程。
                            同时刷题训练不能少,知识的输入到输出是需要一定的训练的,如何把输入的知识展现到卷面,这个时候就需要更多的针对性训练。千万不要说我们输入了90%的知识内容但是只拿到了60%的分数。
                            11月左右会邮寄冲刺资料包含考点狂背以及模拟卷4套,考点狂背手册直接可以背诵,模拟卷和真题一定要定时模拟考试,检测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答题时间的控制等,做最后阶段的查漏补缺。
                            备注:23考研强化班和冲刺班的课程还没正式上线,此部分课程图片以22考研为例。


                            16楼2021-12-23 10:51
                            回复
                              学姐求综合类985教育学硕统考311推荐及用书和复习计划


                              IP属地:海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2-01-17 12: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