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吧 关注:10,958贴子:321,194
  • 10回复贴,共1

老子到处说:项羽特别会忽悠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老子到处说:项羽特别会忽悠
最不认真的中国人一直以为项羽因为天真、直率、忠厚而失败,他们没发现项羽也是忽悠专家,且水平绝对不在刘邦之下。
第一个被忽悠的是章邯。章邯投降项羽后被许愿封为雍王,就是关中王。且不说关中不在项羽掌握,还有楚怀王的号令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制约。章邯的这个王完全是个空心汤团。
第二个忽悠的是刘邦与天下。沛公率先占领关中,项羽不愿意兑现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要打要杀,刘邦只好放弃王关中权利,关中任凭项羽处置。项羽宣称“巴、蜀亦关中地也。”,偷梁换柱用关中的一部分地方,替代整个关中,摆平了项羽剥夺刘邦王关中的事——根本没有毁约,完全是按照约定来的。
再次忽悠章邯,章邯那个雍王也不是整个关中王,只是关中陇西之一部,而且要担负起堵住刘邦出川通道的重任。
项羽的关中方案在楚怀王那里通不过,项羽就开始忽悠部下与天下:“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本定天下,诸将及籍也。”虚尊楚怀王为义帝,而将其主约权与反秦功劳一笔勾销,并且造成历史的误读。因为反秦的胜利是楚怀王英明部署的结果。
项羽定都彭城,需要义帝挪开给自己让路,项羽继续忽悠:“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让义帝去长沙定都。
大家心目中的厚道老实人项羽,忽悠起人来岂止是一把好手、一把老手,更是一把黑手啊。最终项羽被刘邦忽悠死了,也是报应不爽吧。
详细考据可以百度《八卦楚汉 项羽是个大忽悠》及《千古不散鸿门宴》(《历史的侧影》55页《刘邦解码》67页《屠刀集》19页)


IP属地:江苏1楼2021-11-30 14:36回复
    在项羽吧存活了不到三小时。


    IP属地:江苏2楼2021-11-30 14:47
    回复




      IP属地:江苏5楼2021-12-01 14:11
      回复
        鸿门宴上项羽杀了刘邦又怎样
        其实这个题材菜九此前做过,只是过于简略了。而稍微详尽的讨论也在《中国人最不认真——鸿门焉能杀刘邦》里做过,现在换成这个题目,再重做一次,将《中国人最不认真——鸿门焉能杀刘邦》内容纳入,看看能不能唤醒国人。
        项羽没有在鸿门宴上杀害刘邦一事,千古之下,仍令无数读书人扼腕长叹。要让菜九来说的话,这些扼腕长叹的人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鸿门宴不是个杀人的地方,吃饭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杀人,所以最终没有杀人又有什么奇怪又有什么可惜呢?所以这些人(哪怕是全天下的人)啊,实在是太外行了。之所以痛心疾首,是他们以为项羽杀刘邦机会只有一个鸿门宴,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这样的看法完全不靠谱,不靠谱的原因正是他们把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项羽杀刘邦机会何止一个鸿门宴?双方会面后,项羽主持了长达四个月的分封,时常要与刘邦讨论怎么分的问题,所以真要杀刘邦,机会实在多得不得了。难怪刘邦一见到那些人就忍不住要朝他们帽子里撒尿,不会看书嘛。
        尤其是他们热切地期望项羽在鸿门宴杀掉刘邦,就是典型的是非颠倒。鸿门宴里有是非,错的是项羽,那些是非颠倒的家伙却认为项羽错的还不够,索性再多错一点,把刘邦干掉多好。刘邦要往这样是非颠倒的家伙的帽子里撒尿,也不难理解啊。
        鸿门宴的要害简单说就是:因项羽对刘邦王关中的前景坚决不接受,暴怒着要武力解决刘邦,刘邦情知不敌,便对到访的项伯承诺出让王关中的权利,并且提出了对自己的安置方案(去巴蜀)。项伯见刘邦做出了最大的让步,便替项羽接受了这些条件。刘邦到项羽处会面,不过是落实敲实他与项伯的口头约定。刘邦在鸿门宴上提出的安置方案,还不包括日后刘邦通过张良运动项羽与项伯多要的汉中一郡。
        换言之,鸿门宴是一场交易一场交涉,交涉内容如上。交涉目的是化解刘、项矛盾,而矛盾的实质是项羽看不得刘邦拿到最大的功劳与奖赏,到了刘邦愿意把这些拱手相让,就没有矛盾了,但刘邦吃亏了。鸿门宴就是落实刘邦吃亏的手续。
        这样一说,应该知道项羽原本恨不得杀了刘邦,为什么后来又不杀了、且完全打消杀的念头的原因所在了吧?此前项羽要杀刘邦,是因为刘邦要如约王关中,这是灭秦的头功与最大奖赏,项羽不愿意落到刘邦头上,所以动了杀机。鸿门宴会面刘邦重申了前晚作出的不王关中的决定,项羽杀刘邦的理由就不充分了。刘邦和平出让了关中的支配权,项羽杀人也不可能得到比这更加好的结果,所以根本没有必要杀人。
        当然即便如此,因为项羽考虑到刘邦会威胁到他后来的掌控全局的前景,不顾无耻且无理而选择杀害刘邦,如果无害的话,估计项羽也有可能行凶。之所以没有杀害刘邦,也是因为杀刘邦对项羽来说又是明显有害的。杀人的后果会使那个到手的成果变性、甚至丧失。
        因为刘邦不是一个人,是一个集团,更是一支常胜军,是一个强大集团,分布在关中的广大地区,且已经与秦民众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随刘邦参会的只有张良、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诸人,集团内部更强的吕泽、陈豨、曹参、周勃没有参加。如果刘邦被杀其部下不肯就范,项羽在得不到诸侯支持的情况下很难收拾局面,还会有秦帝国死灰复燃的前景。搞不定局面的项羽会死得很难看——刘邦部已在关中大得人心,而项羽因坑降卒开罪了关中人民。如刘邦部决意反抗,则可得到秦民的大力支持。何况秦王子婴尚在,秦将章邯亦在,不排除众多为秦始皇打平六国的老将仍赋闲在家,秦人完全有可能重新集结在刘邦部与秦国宗室的周围,与诸侯军队主要是项羽楚军周旋,形势一乱,则胜负难料,项羽遭遇覆灭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即使不覆灭,项羽到手的成果付之东流则是肯定的。
        因为这样的前景非常明显,所以鸿门宴之后,刘邦、项羽在一起主持分封长达四五个月,项羽也没有杀害刘邦。而那个时候杀害刘邦的风险,比鸿门宴的时候要小很多——项羽的部队已经接管了关中并占据了要害,秦王室族人基本杀尽。此时尚且不敢杀害刘邦,在鸿门宴的时候,项羽的部队完全是客军,又如何能杀害刘邦呢?广大后人看不到这些,只知道日后项羽败给了刘邦,还不如当初就干掉刘邦,以绝后患。他们怎么没有想到,纵然两军火并,刘邦军必定失败,不代表刘邦不能逃脱。而一旦深入项羽大营,刘邦就真的插翅难飞了。所以刘邦如果不是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又怎么敢深入到项羽大营自投罗网?
        可能广大看客会问:既然刘邦有如此强大的实力,为什么选择了轻易就范?要让菜九来判断,则是项羽欲发动攻击时,刘邦的人马分布在关中的广大区域,而且没有作作战准备。所以刘邦与项羽的悬殊不是十万对四十万,极可能是不到一万对四十万,根本无法较量。当然刘邦也完全可以逃跑寻找自己的主力部队,但这样战乱一起,旧秦的势力很可能会死灰复燃。所以为了避免双方进入交战之境,刘邦选择了最为简捷的方式——无条件妥协,并且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鸿门宴险情过去也不反悔。
        不杀刘邦是计划以内的,鸿门宴则是计划以外的。
        项羽主持的鸿门宴是临时安排的。因为刘项双方落实了刘邦对项伯的口头约定之后,再叙旧一通,时间就不早了,项羽见刘邦作出那么多让步,有点过意不去,所以临时安排吃饭喝酒。项羽可以说一点也没有加害刘邦的打算,那些加害因素也是脱离剧本的。但为什么险情迭出呢,是范增对锄掉刘邦过于执着痴迷了。项羽对临时插播的剧情听之任之,也表明项羽也内心非常矛盾。换言之,杀害刘邦是有害的这一点项羽清楚,但内心或者也有侥幸念头,万一刘邦死于非命也没有什么严重后果呢?所以项羽无所作为地让事态朝伤害刘邦方向自行发展。樊哙出场的义正辞严可能打消了项羽的侥幸念头,使项羽坚信杀害刘邦这样的卑劣行径会使项羽失去所有道义上的支持。日后项羽与范增的私下嘀咕中,就有对失去道义支持的担心。所以道义问题绝非如后世看客以为的那样可以漠视不顾的。项羽成功地主持了分封,算是达到了人生事业的顶峰,风光无限。如果杀害了刘邦,这样的顶峰肯定会与项羽无缘了。
        菜九多次说过,鸿门宴之后项王、范增不让刘邦王关中,还“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呢,又如何能一杀了之呢。显然,诸侯叛之是一个很大的可能性,杀刘邦只会增大这种可能性。所以刘邦不仅真的杀不得,而且还要派用场——用三秦将刘邦封堵在巴蜀汉中,又用刘邦牵制三秦不得妄动。这样的好局也亏项羽能想得出来,这里面的手筋,广大看客哪里知道。
        不过无论你把道理剖析如何清楚,后世的广大外行根本听不进去,他们被鸿门宴上的加害因素所吸引,管他什么道义不道义,以为这是一举解决刘邦存在的绝好机会,根本不顾杀害刘邦会有那么多危险前景,以及项羽会失去顶峰的美妙前景,一味埋怨项羽为什么不杀了刘邦。我靠,项羽难道不如你?你们这些后世看客说怪话不用负责任,当然想怎么说就怎么说。项羽杀人是要承担后果的,当然要考虑周全。
        后世那些喝狼奶长大的人可能如同鸿门宴上痴迷加害刘邦的范增一样,还是会坚持认为,项羽实力最大,就是杀了人,谁敢不服?于是乎,项羽的担心纯属多余,是项羽**的具体表现。这样的认识让人无语。后世的混账逻辑本来就是枪杆子里面不仅出政权,还出真理,谁敢不服,拉出去砍了。这样胡乱说话的人实在太多了,胡话自然也多,终于泛滥成灾,殆害社会也就在所难免了。
        具体考据过程可以参见菜九段《千古不散鸿门宴》《项羽在下一盘很大的棋》。项羽在下一盘很大的棋_煮酒论史_论坛_天涯社区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52675-1.shtml


        IP属地:江苏8楼2021-12-15 09:06
        回复
          老子到处说:韩信国士无双的来龙去脉
          国士无双原本是韩信专属标签,新近疫情中被贴到大牌医学专家身上了。
          菜子考据韩信史料断定,但凡精彩动人的内容,全是假的,当然也包括产生了国士无双的萧何追韩信记载。
          百度国士词条,有称其为“.一国中最勇敢﹑有力量的人。勇力冠于全国的人”,《史记 刺客列传》豫让的“至於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的说法,更象是一国中的极品人才、极品高士。萧何用国士无双推荐韩信就是这个意思,但韩信此时还没有任何当得起国士二字的作为。
          韩信在项羽处连个小科长也没混上,到刘邦这里什么也没做,仅会谈了一下,就被刘邦提拔为军需部长或财政部长这样的高官——治粟都尉。韩信居然还不满意地逃跑了,抹黑了国士二字。真实的韩信没有逃跑也没拜大将,一年之后才担任军事统帅职务,趁赵国空虚过境魏国抄赵国老巢得手。
          但韩信记录中还是能扒拉出国士无双的由来——蒯通鼓动齐王韩信反汉自立,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拒绝了蒯通的百般劝喻。
          蒯通不知道最要害原因是韩信根本没有本钱反汉,韩信所有重要将领都是汉王的亲信,但他记住了韩信拒绝的理由,以为韩信很有点高风亮节,据此创作了萧何追韩信、推举韩信为大将的拜将台故事,诞生了韩信专属的国士无双。
          蒯通对韩信的肯定,也表明他鼓动韩信反汉是不道德行为。
          完整内容及具体考证可以百度《秦楚数据的挖掘与清洗:国士无双》及《拷古笔记:淮阴侯韩信历史真相大揭秘》


          IP属地:江苏11楼2022-01-11 10:14
          回复
            老子到处说:吕后杀韩信,让刘邦痛失爱子
            吕后杀韩信被认为是执行刘邦旨意,其实吕后早就看韩信不爽,杀死韩信是吕后开启了一盘很大的以吕易刘的大棋。
            吕后的大哥吕泽是刘邦的铁杆粉丝,吕后嫁给刘邦也没有吕泽那样死心踏地的忠诚。孝惠帝在刘邦逃亡后出生,让刘邦觉得吃了苍蝇。一俟吕泽战死,刘邦立即启动了废除太子,以失败告终,但让吕后动了以吕易刘邪念,杀死韩信就是以吕易刘的重要步骤。
            韩信亡楚归汉是先在吕泽部落脚,旋即与刘邦一次面谈就飞黄腾达。会不会是刘邦认出韩信是他播的野种,否则怎么寸功未产就高官厚禄,存疑。
            韩信的升迁过程中有萧何与曹参照应。韩信很可能在吕泽指挥下参与了击齐,事成之后,原本不是侯的韩信居然成了王,吕泽至死还只是侯。
            韩信废王为侯只有告密者没有立功者,这个鼓动之人应该是吕后。
            刘邦废太子失利后,动了以吕易刘邪念的吕后就在窥测杀伤刘邦阵营的机会,刘邦、韩信时常叽叽歪歪让吕后高度怀疑二人关系的猫腻。
            陈豨之反,刘邦出征,韩信没有跟随,吕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处死韩信,既锄掉刘邦阵营的中坚,也免得他日后碍事;既让刘邦郁郁而终,也让刘邦背上杀功臣的千古骂名。
            详细考据可以百度《秦楚历史的挖掘与清洗:吕后处心积虑杀韩信》及《刘吕斗法 殃及韩信》,刊《刘邦解码》之247页。


            IP属地:江苏12楼2022-01-16 14:26
            收起回复
              秦楚江湖:救赵——项羽失败的特别军事行动
              项羽、救赵、特别军事行动,让人不知所云。翻译一下,为了阻止陈馀的赵代势力被汉消灭,项羽仓促间组织了救赵战役,但因为没能挽救赵之覆灭,枉然奔波一番。
              项羽一生两度救赵,第一次尽人皆知,项羽破秦钜鹿下,奠定了战神历史地位。项羽第二次救赵,不仅没有实现战略目标,还默默无闻了。为何不为人知?因历史记忆中的汉赵战争唯有韩信一天搞定的背水一战,根本容不下其他事件。
              但韩信战绩是文学创作而非史实,菜子用从肾泰网学到的数据的互联互通皮毛,从《傅靳蒯成列传》靳歙战赵过程挖掘出项羽救赵徒劳无功这样隐没的史实。
              通过数据的挖掘与清洗可知,真实的汉赵战争不是韩信侵赵灭赵,是赵先侵汉,汉后反击灭赵——汉败彭城,反楚盟友赵国以为汉行将灭亡,就侵占了汉之朝歌(河南淇县)。汉居然没有灭亡,搞定诸事后,对赵总清算,从南北中三线同时发起攻击,一举覆灭赵代。
              刘邦主持的南部战线是赵汉决战的主线,靳歙部先后打爆赵军夺取了朝歌与邯郸,但两地又一度失陷,靳歙所部汉军再度夺回。
              被打残了的赵军肯定无法从汉军手里夺回二城,一定得有外援才能办到。当时只有楚军有可能援赵,楚军里面也只有项羽有能力突袭得手。
              楚赵原本关系对立,但楚乐于见到汉赵闹翻、交战,项羽发起救赵特别军事行动并连夺二城,就是试图阻止汉吞并赵,终因楚军兵力单薄,二城又被汉军收复。韩信参加了收复邯郸作战。楚援无效后,赵的败局无可更改,陈馀在逃窜时被俘,后被处死。
              汉发动对赵清算战争蓄谋已久,准备充分。楚援赵则是临时拼凑,力量不足,所以只能打突击,而不能坚守。赵战场项不敌刘不反映两人的真实功力。
              靳歙战绩直接就否定了背水一战:如果靳歙战赵在前,则赵军已被打爆,不可能屯兵井陉道;如果靳歙战赵在后,赵国已覆灭了,怎么会有决战级作战。
              详细考据可以百度:《读傅靳蒯成列传》(《古史杂识》增补本204页)《千古谁识背水阵》(《屠刀续集》109页)


              IP属地:江苏13楼2022-06-12 10:10
              回复
                八卦楚汉:楚怀王的自救之道
                菜子以为,陈胜开启的亡秦大业是由楚怀王、刘邦收功的,没有楚怀王,秦就不会亡。但楚怀王最终被项羽害死,功劳也被项羽黑了,被历史漠视了,实在太可惜了。
                菜子以为,楚怀王一心亡秦,没有花精力建立自己的拱卫军,所以抵挡不了项羽的以下犯上。
                菜子作《菜子江湖:楚怀王灭秦解析》提出,楚怀王实际上有机会在源头上杜绝自己的悲剧性结局。现简要说一下楚怀王的可能选项。
                楚怀王原先为人牧羊,被项梁立为楚王以统一楚地军政号令,立王后,楚怀王作为一个符号、一个傀儡被供奉在盱台(今江苏盱眙)。
                项梁战死,楚地出现军心大乱的局面,楚怀王迅速出山接管楚地军政。作为一个局外人,楚怀王敢于接手秦楚危局,是因为他看出了胜秦之道:秦的依靠就是章邯,只要制服章邯,胜秦就不是难事。而楚怀王通过解读战事,确信楚国已有刘邦、项羽两个能搞定章邯的人物,人才优势在楚不在秦,胜秦可期。
                因项梁之败,刘项从前线仓皇撤退,项羽更是直接撂挑子,向楚怀王交出军队了。因此前项羽是为项梁打天下的,项梁战死,项羽就没了方向感。
                项羽是胜秦法宝之一,楚怀王可不想浪费资源,所以楚怀王对刘项进行了开导,把他们以前胜章邯的意义讲清楚了——战胜章邯,就基本上胜秦了。刘邦立即就醒悟了,斗志暴增。项羽则半信半疑,以为楚怀王的剖析可能对,也可能是画饼充不得饥,所以他的求战或复出的劲头不大。
                估计楚怀王看出项羽信心不足,才没让他单独领军救赵,而是让他随宋义大队出征。楚怀王最初的设计,大概想让刘项各率一军救赵、攻秦,因项羽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只好让刘邦参与救赵,为援赵楚军的开路先锋。规模不大的刘邦部义无反顾强力出击,一路狂飙,把沿途秦军东郡尉军、河间守军、王离军,纷纷打爆,扫除了大队楚军的前进障碍。这一下让项羽坚信楚怀王言下无虚,所以项羽走出懒洋洋的境界,恨不得立即出战,于是乎畏秦避战秦的宋义成了项羽的刀下鬼。
                刘邦完成援赵任务后,又回到原出发地,向楚怀王回报并领受新的任务(刘邦出发援赵是道于砀,结束援赵,即还至栗。砀为安徽砀山,栗为河南夏邑,二地紧邻,基本上是一个地方)。楚怀王无力对刘邦的西征给予实质性支持,只给了几个指导意见——扶义而西、毋侵暴秦父兄,收陈王、项梁散卒——这个时间是秦二世三年十二月后,二月前。这个时候,项羽已击破章邯、王离,成为诸侯上将军,形成另一个权力中心,开始膨胀,楚怀王最后就死于项羽的膨胀。
                刘邦的灭秦之役,展示了他的天纵英才。还是那支规模不大援赵军,无后方作战,孤军深入远征,击破秦军的层层阻截,解放了无数土地,从野战之王打成攻坚之王,最后兵临咸阳城下,秦王子婴明知不敌而降。刘邦的灭秦成就表明,楚怀王认定楚胜秦的人才优势成立,仅刘邦一人也能完成灭秦大业。那么,在项羽沉沦的时候,如果楚怀王只依靠刘邦一个人,全权委派刘邦一揽子全包救赵灭秦,刘邦也完全可以在完成援赵后,实现灭秦的目标。刘邦援赵出击时,连续打爆沿途秦军,越战越强。如果仅以其战胜之师过河击秦,困难是会多一点,但也还是可以一战,胜利的可能性不小。如果兵力雄厚一点,过河作战更有胜算。没有项羽,刘邦所部一定会规模大很多,先击败章邯,然后消灭关内外秦军,没有太大难度。
                这样一来,项羽的暴虐权力中心就不会形成,楚怀王也就没有被虐杀之祸了。
                或者楚怀王发现了灭秦的奥秘——楚有人才优势,在付诸实践前,也没有太多的把握,所以刘邦、项羽一起出战,会更加保险。谁知楚怀王的发现绝对正确,仅刘邦一人灭秦就绰绰有余。但楚怀王并不知道这样的结果,所以他无论如何也要把项羽拉上灭秦的战车。灭秦战车滚滚向前,滚动出另外一番景象,是楚怀王没有预料到的。因此,即使楚怀王有这样的自救之道,开始的时候也是肯定不会走的。
                换言之,楚怀王有自救之道,但开始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即使知道,也是肯定不会走的。这就是命运。
                本文字基于菜子以下的研究而作:《生为亡秦楚义帝》(《历史的侧影》100页《屠刀集》124页)《八卦楚汉:楚怀王如何并项羽军自将的》《八卦楚汉:楚怀王是如何点化刘项的》《老子到处说:刘邦必须是中华第一战神》《菜子江湖:楚怀王灭秦解析》《老子到处说:没有楚怀王,秦就不会灭亡》《秦楚江湖》《秦楚经纬》收起


                IP属地:江苏17楼2022-12-16 13:10
                回复
                  扔下一万卡就跑:项羽不可能死在乌江
                  项羽顶天立地的英雄硬汉形象,有一多半来自项羽之死。在南京附近的乌江边上殊死搏杀,头颅赠故旧,宝马与乡亲,千古心仪,颠倒众生,当然包括菜九段。今年(2024)五月底菜子乘车从徐州途经灵璧回南京,就发现项羽轰轰烈烈的死绝对是个不可能发生的低端文学创作,从四面楚歌之地到南京(乌江毗邻)超过三百公里,项羽根本不可能一夜之间甚至半夜之间跑完这个距离。史料中项羽因陷入沼泽才让汉军追上的记录,也支持菜子的新发现。
                  综合史料,可以把项羽谢幕过程简单图解如下:
                  1灵璧突围→2渡过淮河→3陷入沼泽→4爬出沼泽→5精疲力竭动弹不得→6自我陶醉自我欺骗→7汉军追上→8绝望自杀。从3开始全是在安徽定远。4
                  读者肯定一眼就能看以上缺了乌江这一块。项羽从灵璧突围到陷入沼泽,已经要超过一百公里了,大半夜跑出一百多公里,已是原本就人困马乏的项羽及其所部的极限了。项羽出逃时有八百人,过了淮河陷入沼泽之时仅剩下一百多人,其余的人半路走丢了,符合原本就疲惫至极的情状。换言之,就是不陷入沼泽,他们也基本上跑不动了。如果再从沼泽中挣扎爬出,估计这些人都要累到虚脱了,可能一个小学生就能轻易将他们一一推倒。不要说轰轰烈烈击溃追兵了,就是连上马继续逃跑的力气也没有了,马更跑不动了。再让他们奔驰二百公里到乌江,完全没有任何可能啊。于是项羽战死前在乌江边活灵活现的对话就完全虚化了,项羽的战死也就完全不可信了。
                  既然没有轰轰烈烈,就免不了会有窝窝囊囊,菜子甚至觉得项羽选择向汉王投降,刘邦也不会杀他。无颜见江东父老的项羽,也无颜面对刘邦,所以选择了自杀,保全了大英雄形象。
                  既然没有跑到乌江边,项羽天亡我、无颜见江东父老这些话又是怎么传下来的呢?大概项羽与部下从沼泽地爬出来,躺在地上喘气的时候,项羽去意已决,就唠叨这些聊以自慰的话,作为辩解,也作为对世人的交代吧。等到汉军围上前来,项羽可能就自我了断,而其他楚军就束手就擒了,项羽临终前的宏论也就这样传递出来了。需要指出的是,项羽成功地欺骗了后世的百战百胜之说属于自欺麻痹,他与刘邦是互有胜负,如果一边倒,就不会出现项羽失败的情况了。
                  虞美人也死在定远,应该是与项羽一起陷入沼泽,但爬出沼泽的方向不一样,她没有与项羽死在一处,可能还多跑出一段距离。
                  这个一万卡从《秦楚真史:项羽可能死得窝窝囊囊》衍生。
                  关于霸王别姬,可以参看《中国人最不认真——霸王如何别虞姬》《菜子江湖:听过虞美人唱西海情歌吗》。关于项羽结局,可以参看《秦楚数据的挖掘与清洗:项王末路》《菜子江湖:低端文学创作塑造了项王末路》《菜子江湖:阅江楼与项羽之死》《秦楚真史:看地图还原项王之死》《秦楚真史:项羽之死一点也不威武雄壮》《菜子江湖:秦楚三亭长,一真两个假》《菜子江湖:项羽之死的补丁》《八卦楚汉:如果项羽投降,刘邦能怎么办》 《菜籽油:乌江那旮旯地方》。


                  IP属地:江苏20楼2024-11-18 06:22
                  回复
                    扔下伊万卡就跑:吕泽不是刘邦害死的
                    因为吕泽一死,刘邦基本上没有任何等待就立即开始了废太子行动,所以才让人怀疑吕泽之死与刘邦有关。 在历史记忆里基本消失的吕泽实为秦末汉初的重要人物,吕泽不仅是吕后的哥哥,还是刘邦事业的重要合伙人,刘邦武装集团的吕泽武装是一支相对独立的构成,规模不在刘系武装之下,在刘邦夺取天下的事业中战功赫赫。就这样一个重要人物,差点被历史彻底掩埋了。幸好《功臣表》里记载了大量的吕泽部下,才让菜子将其发掘出来,唤醒了历史对吕泽的彻底遗忘。
                    不过吕泽之死悄无声息且非常诡异,如果不是《功臣表》记录了其子嗣的继承情况,人们连吕泽什么时候死的都不知道。吕泽汉六年封侯,只三年,便由其子继承,则吕泽死于汉八年(如果死于汉九年,为侯时间就是四年了)。《吕太后本纪》记其死为死事,死事即因公殉难。
                    查了一下,此年的战事记录也只有对韩王信有作战,但韩王信在反叛之初已经受到汉的重击,应该不构成太大威胁。吕泽挂帅平韩王信,本身就是牛刀杀鸡,吕泽的能力应该高于韩王信,面对韩王信之余烬,怎么会战死呢?所以吕泽只是死于讨伐韩王信战争,可能是病故。 会不会死于阴谋呢?因为吕泽一死,汉初权斗大剧就频频上演,废太子,陈豨之反,韩信之死,彭越之叛,黥布之反,卢绾之反,这让吕泽那个那个死显得诡异,令人遐想无限。
                    尤其是废太子事件紧接着吕泽之死进行的,会不会是为了废除太子刘盈,才造成吕泽之死,以便为废除太子扫清障碍。这样的猜想令人毛骨悚然。 但刘邦既没有控制事件风险的手段,估计也没有定点精准清除的手段,所以无论吕泽之死如何充满阴谋色彩,以当时粗糙的技术手段,想完成如此精确的暗杀行动,难于登天。连作案手段都没有,又如何作案。所以吕泽之死与刘邦无关。
                    详细论述可以参见《吕泽是刘邦害死的吗?》刊《菜九段集2017卷》66页


                    IP属地:江苏21楼2025-02-18 07:24
                    回复
                      我拿什么传授给你
                      知乎个人主页的容量超级强大,可以容纳网络发布的多层面操弄。出于好玩,菜子模仿蓝海文前辈的做法也开办了个学院——菜子学院(在知乎的个人主页上),也象蓝前辈那样列出了教材,《菜九段集2017卷》啊,《古史杂识增补本》啊,《拷古笔记》啊,等等等等。不过四书五经云云,当不得真,调侃而已。没想到人生的玩笑也不能乱开,好玩之余,沉重随之而来。老子说,名与器不能假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有了所谓的名号,哪怕只有一点点,它就会发酵,发酵之后,就不知道会有什么后续效应了。果然,学院的空头名号一立,糊涂心思随之而来。虚拟空间的虚拟学院亮出招牌之后,越来越觉得还真可以跳出玩笑,认真一下,搞点教学实践呢。真是开了个玩笑认了个真。一认真就面临一个问题。我拿什么传授给你?不比作为教授的蓝前辈有其正宗的儒学可以传授,菜子一个没有根基、没什么基本训练、疏于传统章法的菜鸟,也不知天高地厚开办个学院,你有什么资格呢?这场闹剧又会怎么收场呢?虎瘦架不倒,人老童心在。虽然年逾花甲没资格没资质,既然学院挂牌,就认真耍耍,硬着头皮撑下去试试看吧。
                      传道授业解惑,为往圣继绝学,跟菜子都不沾边,这些肯定传授不了。菜子摸爬滚打几十年,积攒了数量颇多的私货,虽然多数是正宗学问之外的,但也不乏货真价实、不容小觑的成果。所以,本来就不在道上的菜子,就不要不懂装懂去掺和正宗学问,开办学院就是为了传播私学,就旗帜鲜明地推销私货,也算是错位竞争吧。私货虽然比不了正宗学问,但凭一己之力积攒出来,未必就落多少下风,因此,有私货可以推销,不仅是有点傲骄,还是比较幸福的。
                      近日王旭光兄王老还说,其实菜子的起点并不高,资质也不属于特别聪明,没想到也能搞出不少名堂。菜子回答,我勤奋啊,我肯下笨功夫啊,我专门能在小块文章上下死力气啊。所以起点资质都不出色的菜子,居然常常能讲出不怎么菜的话,取得让王老高看一眼的成绩,全赖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正确方向上坚持不懈的努力。菜子的私货记录到了菜子的成长,那么学院传授的菜子私学的同时,也就再现了菜子的成长过程,并且展示了充斥其间的艰辛与欢欣。另外,怎么说菜子的生长也有若干励志成色,所以学院在输出所谓成果的同时,顺便搭送一些办法、一些路径,也算是授人以渔吧。
                      菜子学院展示了以文字为发展路径的个人成长过程,表明专注于文字取得发展是切实可行的。虽然成就的取得有很大运气的成分,这样的运气也不是无迹可寻的。菜子以为,搞研究搞写作最大的运气就是方向正确,没找到正确的方向,所有的努力,都难免掉进缘木求鱼的坑里。而求真务实可能是方向正确的基本要素,你的用功,你的理解,尽可能向本真方向靠拢。一旦发现自己偏离了事实,就及时纠正,摆脱错误倾向。只要行进在正确的方向上,即使文字水平不高,功底不深,水平有限,积年累月,所得也绝不会太小。这样的菜鸟领悟也是事后达成的,此前菜子运气不错,在正确的方向上,以相对低下的资质,运用并不太高明的文字表达能力,解决了数量颇为可观的历史疑难问题,才有可能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传授菜子的一家之言、一家之学。
                      所谓菜子的一家之言、一家之学实际上特指菜子在秦楚之际历史记载的用功。在田秉锷先生的鼓励指引下,菜子二十多年来专注于这段史实的研究,揭示出大量不实记载,其中破解了一些,还有更多无法破解者。对无法破解者,菜子也会尽己所能,给出合理的解释,指出破解的路径。因为在一个点上取得了相当程度的质的突破,也带动了菜子整体认识水平及表达水平的提高,表现为即使越出秦楚范围,菜子的文字仍然显得真气贯注、虎虎生风,此或为秦楚突破的余威。所以,点的突破在治学之道上非常重要。坚持在一个方向上用功,对一个领域投入长期关注,最终会将此关注范围内的一切透彻到无人能及,自然会取得菜子一样的感觉。
                      菜子学院列出的教学内容以正式出版为准,其中汇集了菜子的重要成果的《拷古笔记》《高祖本纪会注》因涉及出版社的销售及内容特点,也不宜全部展示,可以展示序跋及片段,或截取一些重要章节展示。各书的序跋又牵涉到师友集的内容,古史杂识增补本也有部分与菜九段集2017重叠。这种情况就以原刊本为主展示,转载本只存目。当然,既然开办学院,菜子就会倾囊相授,即使正在酝酿写作中的内容,也会在知乎的菜子其他栏目中展示,供读者无障碍挑选。至于读者诸君在菜子学院里所得多少,还是那句话:菜法有边,只渡有缘。
                      菜子学院创办人 2019年3月
                      菜子主页口号 独挑学界,不让假史成永远


                      IP属地:江苏22楼2025-02-18 07: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