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旋律的定义。
.
满江红[选] (1=F4/4) 3 5 56 1 | 2 32 1 0 | 6 56 12 35 | 2 - - 0 |
.
说:
在这段谱中,可见5-6-1-2-3这组音2次复奏,但它还会第3、第4、第5、第n次复奏。有时是全数相同的复奏,有时是同中有变,变中有同的复奏,这种音乐现象就是旋律。一首乐谱常不止一个旋律,这样就有主旋律与次旋律之分。
诗(歌词)对乐谱旋律的模仿叫诗旋律。在一首诗歌中,全数相同的复写叫复咏。同中有变,变中有同的复写叫旋咏。
.
2、唐诗的旋律。
例:
五律仄起式
.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
说:
由上例可见,五律像音乐旋律一样反复。
(1)仄仄平平仄,复咏2次。
(2)平平仄仄平,复咏2次。
(3)平平平仄仄,复咏2次。
(4)仄仄仄平平,复咏2次。
(5)平仄谱是复咏,写成诗句便成了旋咏。
.
3、宋词的旋律。
例:
卜算子
.
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平平仄(韵)
.
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平平仄(韵)
.
说:
与唐诗相比,可见《卜算子》更像《满江红》里5-6-1-2-3那样的旋律。
(1)中仄仄平平,在第1、5句复咏2次,每次相同。
(2)中仄平平,在第2、3、4、6、7、8句旋咏6次,每次不同。
.
4、诗旋律的论证。
由以上唐诗宋词的分析,可见唐诗宋词是在模仿乐谱的旋律。这是诗旋律的古典论证。
那么,诗为何要模仿乐谱旋律呢?这仍然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机制。当诗旋律与乐旋律相似时,才能在乐谱与诗(歌词)间形成共鸣。与此同时,经旋律烹炼后,诗显得更加殊妙而优美。真可谓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
5、统一旋律。
按旋律定义:旋律是相似音组的多次复奏。则节奏,韵,句差皆是旋律。因此诗的音乐性或诗的格律统一于旋律。
.
音乐性=格律=旋律
.
这样,当以后有人问及诗的音乐性,或谈到诗格律时,我们便可以从容应答:“哦,你所说的,其实是诗的旋律。”
.
证明:
(1)韵是一种旋律。
因为韵总在相似的句位,相似地复咏,合乎旋律的定义。
(2)节奏是一种旋律。
因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也是一种相似且大量的复咏,合乎旋律的定义。
(3)句差是一种旋律。
因为相邻诗句的字数差,要么一致为奇数,要么一致为偶数,也是一种相似音组的复咏,合乎旋律的定义。
(4)我们平时所讲的诗格律和音乐性,指的就是节奏,诗韵,还有句式。故为完全论证。
(5)唐诗以前的格律。
人们常说唐诗宋词是格律诗,而唐诗以前则没有格律。这就错了,因为诗经,乐府,五言,七言,古风,每句的字数都是相等的。如诗经四言,乐府与古风都是五言。这些相同字数的复咏或旋咏,当然是旋律了。另外离骚句中和句尾的“兮”,也带着整句旋咏着。由以上公式可知,既然有旋律,就有格律。故中国的古诗都是有格律的,没有无格律的古诗。
.
6、旋律诗例。
诗旋律是对乐谱旋律的模仿。
例:
.
「散」年夜
.
枯黄的街灯,
照满枯黄的树影。
电线几横。
吱吱雪,
那是旧年夜。
.
几千年的年,
今夜无眠。
烟花开满天。
只有金星独亮,
人独想。
.
睡了一年又一年,
不忍时光转。
留不住年年。
一壶酒,
独消唐宋愁。
.
2016年大年夜
.
〔说〕
.
〔1〕五言被旋咏了5次,七言被旋咏2次,三言被旋咏3次。五言七言旋律能增古雅。
〔2〕“枯黄的”,复咏2次。“独亮”,“独想”,各旋咏2次。“年…年”,旋咏4次。
〔3〕每句押韵,每段都是前3句1韵,后2句换韵。韵也是一种旋律。
.
满江红[选] (1=F4/4) 3 5 56 1 | 2 32 1 0 | 6 56 12 35 | 2 - - 0 |
.
说:
在这段谱中,可见5-6-1-2-3这组音2次复奏,但它还会第3、第4、第5、第n次复奏。有时是全数相同的复奏,有时是同中有变,变中有同的复奏,这种音乐现象就是旋律。一首乐谱常不止一个旋律,这样就有主旋律与次旋律之分。
诗(歌词)对乐谱旋律的模仿叫诗旋律。在一首诗歌中,全数相同的复写叫复咏。同中有变,变中有同的复写叫旋咏。
.
2、唐诗的旋律。
例:
五律仄起式
.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
说:
由上例可见,五律像音乐旋律一样反复。
(1)仄仄平平仄,复咏2次。
(2)平平仄仄平,复咏2次。
(3)平平平仄仄,复咏2次。
(4)仄仄仄平平,复咏2次。
(5)平仄谱是复咏,写成诗句便成了旋咏。
.
3、宋词的旋律。
例:
卜算子
.
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平平仄(韵)
.
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平平仄(韵)
.
说:
与唐诗相比,可见《卜算子》更像《满江红》里5-6-1-2-3那样的旋律。
(1)中仄仄平平,在第1、5句复咏2次,每次相同。
(2)中仄平平,在第2、3、4、6、7、8句旋咏6次,每次不同。
.
4、诗旋律的论证。
由以上唐诗宋词的分析,可见唐诗宋词是在模仿乐谱的旋律。这是诗旋律的古典论证。
那么,诗为何要模仿乐谱旋律呢?这仍然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机制。当诗旋律与乐旋律相似时,才能在乐谱与诗(歌词)间形成共鸣。与此同时,经旋律烹炼后,诗显得更加殊妙而优美。真可谓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
5、统一旋律。
按旋律定义:旋律是相似音组的多次复奏。则节奏,韵,句差皆是旋律。因此诗的音乐性或诗的格律统一于旋律。
.
音乐性=格律=旋律
.
这样,当以后有人问及诗的音乐性,或谈到诗格律时,我们便可以从容应答:“哦,你所说的,其实是诗的旋律。”
.
证明:
(1)韵是一种旋律。
因为韵总在相似的句位,相似地复咏,合乎旋律的定义。
(2)节奏是一种旋律。
因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也是一种相似且大量的复咏,合乎旋律的定义。
(3)句差是一种旋律。
因为相邻诗句的字数差,要么一致为奇数,要么一致为偶数,也是一种相似音组的复咏,合乎旋律的定义。
(4)我们平时所讲的诗格律和音乐性,指的就是节奏,诗韵,还有句式。故为完全论证。
(5)唐诗以前的格律。
人们常说唐诗宋词是格律诗,而唐诗以前则没有格律。这就错了,因为诗经,乐府,五言,七言,古风,每句的字数都是相等的。如诗经四言,乐府与古风都是五言。这些相同字数的复咏或旋咏,当然是旋律了。另外离骚句中和句尾的“兮”,也带着整句旋咏着。由以上公式可知,既然有旋律,就有格律。故中国的古诗都是有格律的,没有无格律的古诗。
.
6、旋律诗例。
诗旋律是对乐谱旋律的模仿。
例:
.
「散」年夜
.
枯黄的街灯,
照满枯黄的树影。
电线几横。
吱吱雪,
那是旧年夜。
.
几千年的年,
今夜无眠。
烟花开满天。
只有金星独亮,
人独想。
.
睡了一年又一年,
不忍时光转。
留不住年年。
一壶酒,
独消唐宋愁。
.
2016年大年夜
.
〔说〕
.
〔1〕五言被旋咏了5次,七言被旋咏2次,三言被旋咏3次。五言七言旋律能增古雅。
〔2〕“枯黄的”,复咏2次。“独亮”,“独想”,各旋咏2次。“年…年”,旋咏4次。
〔3〕每句押韵,每段都是前3句1韵,后2句换韵。韵也是一种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