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兽吧 关注:9,824贴子:133,385

回复:长鼻目专栏第一弹:从古至今,所有长鼻目真象科成员的简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哥——姆奈德里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mnaidriensis)
姆奈德里古菱齿象生存于晚更新世地中海的马耳他岛,与最小的真象法氏古菱齿象有一定的交集,但它的体型要更大,体重可达一吨出头。为此我实在感到有点意外,想不到马耳他岛一个巴掌大的地方居然先后有过两种倭象😜。
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有一对与众不同的象牙,因为这些个倭象的祖先都是古老古菱齿象,而古老古菱齿象的象牙是比较直且向下生长的形态,其后代也大多延续了这一特征。但唯独姆奈德里古菱齿象的象牙却是大幅度朝前,朝内弯曲生长,颇有侏儒化真猛犸的既视感。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1-11-26 13:49
回复
    四哥——塞浦路斯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cypriotes)
    塞浦路斯古菱齿象是更新世晚期生存于塞浦路斯岛上的倭象,该物种同样也起源于欧洲大陆上的巨象古老古菱齿象。其大概是在更新世冰河期最大时期到达的该岛,当时低海平面打开了塞浦路斯和小亚细亚之间的陆地走廊。
    根据化石推测成年塞浦路斯古菱齿象的肩高只有1.4米上下,体重大概五百公斤左右的样子,是体型最小的岛屿象之一。而它灭绝的时间大概是在1.1万年前,灭绝原因是否归结于人类登陆岛上仍有争议。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1-11-26 13:50
    收起回复
      五弟——法氏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falconeri)
      法氏古菱齿象是已知体型最小的真象,身形酷似腊肠犬,生存于更新世中期的马尔他与西西里岛上。早期雄性个体大约肩高1.3米,雌性约1米,而后期个体的体型则更为缩小,雄性肩高缩小到了约90厘米,雌性则缩小到约80厘米,体重最多三百公斤左右。
      与现存的亚洲象一样也存在两性异形,雄性拥有对于其体型来说很发达的象牙与突出的额隆,而雌性则没有象牙,额头也比较平。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法氏古菱齿象与其祖先古老古菱齿象在体型上相差了几十倍,但二者在脑容量方面却相差不大,说明其可能拥有较为惊人的脑力。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1-11-26 13:50
      回复
        最后是剩下的非洲象属与亚洲象属
        要说这两个属对于大众而言可谓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目前它们都有成员存活至今,是纪录片中的常客。而陌生的是由于缺乏考古宣传等原因,导致它们的史前成员名气太低而普遍不为人所熟知。
        (图为现今三种长鼻目)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1-11-26 13:51
        收起回复
          真象科 真象亚科 非洲象属
          非洲象属是真象亚科四个属中唯一的一类没有涉足欧亚大陆且没有岛屿化物种,同时该属的演化程度也最低,自晚中新世出现至今一直都龟缩在非洲,所以目前该属的成员也是真象亚科四个属中最少的。
          (图为现今非洲长鼻目各亚种的分布图)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21-11-26 14:05
          收起回复
            非洲草原象(Loxodonta africana)
            非洲森林象(Loxodonta cyclotis)
            二者一直存活至今,故而就不多赘述了。唯一要提醒一些小白的是,之前非洲森林象曾经被归入非洲草原象的亚种,但后来二者分开了,所以目前非洲是有两种大象,而不是只有一种非洲象。
            (图为非洲草原象与非洲森林象)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21-11-26 14:06
            回复
              史前冷门的非洲象类
              柯氏非洲象(Loxodonta cookei)
              该物种是已知非洲象属最早的成员,生存时代是晚中新世~早上新世。目前化石材料只有臼齿,特征是臼齿比较原始,齿板频率较低,相对低冠。估计是林栖的物种,主食为较柔软的树叶。
              喜悦非洲象(Loxodonta exoptata)
              其是一种生存于早上新世~早更新世时期的原始非洲象类,目前也只有臼齿化石。但相对而言比柯氏非洲象更进化,不过臼齿齿板还是比较窄,臼齿发达程度偏低,估计也是以树叶为食的林栖物种,目前被认为可能是现代非洲象的祖先类群。
              (图为喜悦非洲象)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1-11-26 14:06
              回复
                曦非洲象(Loxodonta adaurora)
                该物种是生存于早上新世~早更新世期间的大型史前非洲象,是目前已知体型最大的非洲象属成员,估测肩高上限可达3.7米,体重9吨。它有比现代非洲草原象更宽的额头,相对长的鼻骨,象牙之间的空间也更开阔。
                不过由于目前曦非洲象与猛犸象属的亚平额猛犸在化石形态上无法有效的区分,因此也有观点认为应该将曦非洲象剔除出非洲象属并入亚平额猛犸中,但目前的主流观点还是将其视为非洲象属中的有效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21-11-26 14:07
                回复
                  阿特拉斯非洲象(Loxodonta atlantica)
                  阿特拉斯非洲象生存于晚上新世~晚更新世时期,是目前较特化的一种史前非洲象。其不仅体型巨大,同时臼齿的结构也最复杂、齿板频率最高,这表明该物种的食性更偏向于草食。
                  但即便如此由于更新世的大部分时间里非洲的瑞氏古菱齿象太过强势,这导致其长期沦为了“配角”。而当瑞氏古菱齿象在中更新世后期灭绝之后,阿特拉斯非洲象的非洲霸主地位屁股都还没坐稳多久就又在晚更新世初灭绝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21-11-26 14:08
                  回复
                    真象科 真象亚科 亚洲象属
                    亚洲象属是真象亚科中继猛犸象属之后第二个涉足亚洲大陆的象属,但相对于前者在各大洲的开疆拓土,走出非洲的亚洲象属就显得暗淡多了,基本上都一直只局限于亚洲南部的地区,可见亚洲象属对于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比较弱的。并且目前由于各种的原因,考古界对于亚洲象属在历史上的演化与史前物种的研究方面可谓是极其停滞、歇后!
                    以至于现今很多史前亚洲象类的物种有效性的争议都非常大,可查的信息也普遍是寥寥无几😓,有些甚至连描述都没有就单单一个命名摆在那儿😤 ,这也导致本人很长时间都以为从古至今地球上就只有一种亚洲象!不过好在之前断断续续请教了一些大神,终于东拼西凑了部分有名有姓的史前亚洲象供大伙儿观摩观摩。
                    (图为现今亚洲象各亚种的分布图)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21-11-26 14:09
                    收起回复
                      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
                      这货估计各位是再熟悉不过了,目前网上动物影视区中的常客。作为唯一的一种延续至今的亚洲象属有效种,这里就无需赘述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21-11-26 14:09
                      回复
                        史前非洲的亚洲象类
                        埃克洛亚洲象(Elephas ekorensis)
                        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史前亚洲象,生存于早~晚上新世的非洲。曾一度被认为是非洲瑞氏古菱齿象的祖先,但后来由于古菱齿象独立成属了,所以目前埃克洛亚洲象的地位就显得非常尴尬了。可能也得跟着划到古菱齿象属中,但目前还是暂定为后世亚洲象类的祖先类群。
                        伊俄勒亚洲象 (Elephas iolensis)
                        亚洲象属在非洲地区的最后成员,生存的年代大约是中更新世末期到晚更新世末期。由于其与上述的埃克洛亚洲象存在着数百万年的时间间隔,因此关于伊俄勒亚洲象的演化由来还不好说,可能并非是在非洲本土演化出的物种,而是后期从亚洲重新迁移回非洲的物种。
                        目前该物种的化石记录比较稀缺只有一些零碎的牙齿化石,除了能表明它更偏向于草食的习性外,其他相关的具体信息也就不得而知了。倒是一些论文中估测出其体重可达6.5吨,这个体型在亚洲象属中也算得上是大块头了。
                        (图为埃克洛亚洲象)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21-11-26 14:10
                        回复
                          史前亚洲的亚洲象类
                          由于亚洲这块的化石太过混乱与滞后,目前不仅整体可了解的信息不多,其中很多物种是否具备有效性都是未知,更别说复原图了😭,还望各位看官自行补脑。
                          平额亚洲象(Elephas planifrons)
                          顾名思义,该物种额头比较平,是目前已知最早出现在亚洲的亚洲象类,生存于晚上新世~早更新世(约360~245万年前后)的南亚、东南亚地区,可能是由非洲的埃克洛亚洲象演化而来。
                          高冠亚洲象(Elephas hysudricus)
                          因臼齿上的隆起较为突出,且脑门比较高故而得名。可能是由上头的平额亚洲象在270万年前后演化而来,并最终在25万年前演化出了现代亚洲象,因此该物种又俗称“古亚洲象”。
                          (由于这俩太过冷门以至至今连个像样的复原图都没有,还望各位看官自行补脑😓)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21-11-26 14:11
                          回复
                            扁头亚洲象(Elephas platycephalus)
                            顾名思义,该物种脑门比较扁平。其生存于中更新世(约70~13万年前后)的南亚地区,可能与现代亚洲象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目前化石稀少可查的信息几乎没有😓。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21-11-26 14:12
                            回复
                              拜氏亚洲象(Elephas beyeri)
                              拜氏亚洲象是罕见的分布于菲律宾卡巴鲁延岛上的长鼻目,生存年代大概是中更新世时期。由于地处岛屿所以体型异常的小,可以说是体型最小的亚洲象属成员了。但目前关于该物种的其他信息就基本查不到了,而且听说该物种最初发现的正模化石标本还丢失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21-11-26 14: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