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帖子很多人误解了我的意思
我说的是二级复用后成本下不来,成功率有待考证。
理由:目前马斯克走的道路是给二级火箭贴上隔热瓦,重返大气层后回收使用。目前重猎发射三次,芯一级回收2次失败,1次成功,目前还没复用过。星舰2级隔热瓦在测试中出现脱落状况,可靠性有待加强。
成本分析:根据公布的资料,火箭成本里60%是一级火箭,20%是二级火箭,10%是检测费用,10%是整流罩。(液氧煤油的燃料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目前老马做到了一级成功复用,重复使用多的一级差不多有10次;整流罩成功回收,但是否复用过不清楚。
那么目前的回收复用的成本大致:60%/10+20%+10%+10%/10=37%。(姑且认为整流罩复用了10次)。
运力损失情况:22吨 -> 18吨,18/22=82%
所以回收后火箭的单位载荷成本为一次性火箭的 37%/82%=45%,这是目前状况的极限。
二楼讲讲我的新想法。


理由:目前马斯克走的道路是给二级火箭贴上隔热瓦,重返大气层后回收使用。目前重猎发射三次,芯一级回收2次失败,1次成功,目前还没复用过。星舰2级隔热瓦在测试中出现脱落状况,可靠性有待加强。
成本分析:根据公布的资料,火箭成本里60%是一级火箭,20%是二级火箭,10%是检测费用,10%是整流罩。(液氧煤油的燃料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目前老马做到了一级成功复用,重复使用多的一级差不多有10次;整流罩成功回收,但是否复用过不清楚。
那么目前的回收复用的成本大致:60%/10+20%+10%+10%/10=37%。(姑且认为整流罩复用了10次)。
运力损失情况:22吨 -> 18吨,18/22=82%
所以回收后火箭的单位载荷成本为一次性火箭的 37%/82%=45%,这是目前状况的极限。
二楼讲讲我的新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