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守谦,1930年出生于湖南攸县,九三学社社员。南开大学电子科学系教授,美国SID学会理事、中国电子学会会士。1953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1956年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南开大学物理系任助教。1958年调任天津703厂(现中电科46所)技术员。1973年调回南开大学电子科学系任讲师,1985年作为访问学者,在西德图屏根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与著名电子光学专家弗·棱茨(F·Lenz)教授进行合作研究。1986年晋升为教授。1989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1958年,丁守谦领导了提拉硅单晶及测试,并于1959年9月15日,拉制出我国第一颗硅单晶,敲开了我国通往信息时代的大门。该成果既满足了当时国家对信息硅材料的重大战略需求,迅速缩短了我国与欧美的技术差距;也为我国半导体事业乃至当今信息时代的集成电路和未来低碳时代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奠定了坚实的材料基础。
日前召开的2021中国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开化)峰会暨半导体材料分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特别邀请91岁的丁守谦先生回顾60多年前中国第一颗硅单晶的诞生及其背后的故事,丁先生的讲述令与会者动容。今天,虽然世界和中国的半导体技术、产业发展与当年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老一辈科学家这种“雄心壮志+严谨扎实+拼搏奉献”的精神,不仅没有过时,更应在我国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奋斗中发扬光大。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丁守谦先生的报告实录。

丁守谦先生为2021中国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开化)峰会暨半导体材料分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录制视频致辞
1958年,丁守谦领导了提拉硅单晶及测试,并于1959年9月15日,拉制出我国第一颗硅单晶,敲开了我国通往信息时代的大门。该成果既满足了当时国家对信息硅材料的重大战略需求,迅速缩短了我国与欧美的技术差距;也为我国半导体事业乃至当今信息时代的集成电路和未来低碳时代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奠定了坚实的材料基础。
日前召开的2021中国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开化)峰会暨半导体材料分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特别邀请91岁的丁守谦先生回顾60多年前中国第一颗硅单晶的诞生及其背后的故事,丁先生的讲述令与会者动容。今天,虽然世界和中国的半导体技术、产业发展与当年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老一辈科学家这种“雄心壮志+严谨扎实+拼搏奉献”的精神,不仅没有过时,更应在我国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奋斗中发扬光大。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丁守谦先生的报告实录。

丁守谦先生为2021中国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开化)峰会暨半导体材料分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录制视频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