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显庆寺碑记
佛教入华奚为而称圣也,盖自天生人而有性,心因性而有情、爱、缘,情而济物道,因物而悟通,佛亦天之所生,而以一真葆其性,则性无不定以三言敛其情,则情无不诚,因而慈航遍于九州,呵护与八风,而并永法华敷于震旦清净,隨六道以常昭此,所以来自西天,而金身象教有以明心见性,举兄知觉运动之灵无一不被其甘露游于慧海,而超尘出兀也,至若建立寺宇,天王、金刚、侍于前,观音、罗汉、地藏、闫浮列其左右,亦所以显灵有天王,而奉天承命几获罪,于天者天必诛之,有哼哈而左辅右,弼几抱愧于神者神必斥之,广及罗汉而四生为所佑助,言及闫君而群伦奚为警醒,是故普天率土服教,畏神各愿修真炼性,而持衣奉钵者比之也,此其源流固不易证而苐以传之于古,即宜承之于今,创之于前尤当振之于后。
本村显庆寺始为永显寺也,创建于唐贞观年间,殿宇巍峨、古柏苍秀,凝碧楼邑志记载骚人学士致咏,至宋嘉佑八年特赐名曰显庆,自元而明历年既久,而补颓振敝隨时递举迨,国朝乾隆拾年增修韦陀阁更为彩画檐,阿金碧圣像迄今又五十余年矣,不免仓鼠窜、古瓦野雀宿雕,梁渐至剥落倾歆。势将伊于胡底寺僧微盛目击欷歑常怀重振之志,于余舘课睱憮然而兴,曰此寺千门香火忍使风雨不除佛境鞠为茂草可乎,余曰盍与村中纠首商议,僧遂邀请纪首叩祈商確,众从厥议输财募缘同心效力而不倦。前、后、正殿、山门、琉璃之倾圯者悉举而更新之,两院兼钟鼓楼椽樑之朽腐者并举而换易之,至于基址败露皆为补葺坚固,丹青音淡亦且踵事增华,其经营视昔倍蓰勤劳气象较前益觉峥嵘矣。起意于丁巳之春,告成于巳未之秋几,木料、砖瓦以及工匠杂项等共费三千五百余金 ,由是佛,既称圣不必遇为铺张,若可以恤残疾而救疲㝫,诸神有灵无事修谈赫奕为之,迎福祉而泯祸灾将见五蕴非有而尔,我浑于无形四大本空,而色相忘于定慧直,于寘之中度迷津,而登觉路里人寔嘉赖之,西方世界不宛现东土耶,况复整饬其墙垣,建立其大门,幽洁其精合尔,时所处者重新之规模,所与者向善之人坐谈问僧復向,余言曰:工巳报竣场,盛事未及,铭勒微僧固不足论,而诸檀越鼓舞乐从之意,湮没不传亦,可惜巳敢乞一言用垂不朽,则法施财施其功均未可量,余笑而应之曰是即,所以为记往而志之可也,又奚庸赘。
𡻕进士候补训导邓攀风千仞氏薰沭谨撰并书篆额
总纠首
耆老:耿登华、庠生:李中选、贡士:邓攀风
监生:雷肇魁、乡耆:李进信、吏员:王大邦
州同:李起鹏、监生:李维武
耿士顺、李若楷、耿佑邦、雷亮
众纠首
李玉库、王元卿、耿永奇、李材、吏员:雷肇严、耿应国、李维楷
雷玉腾、李子聪、李旺泰、王大功、李子明、李齐霄、耆老:李聪
李清翰、裴光宗、邓成亮、雷生祥、李定聀、李正全、王殿基
雷肇常、耿继宗、雷寿彭、裴天吉、李定威、耿继孝、雷音亮
琉璃匠:张泰、铁匠:邓之益、木匠:李清樑、王付德、贾㒷荣
泥匠:李元海、李㒷基、李可武、石匠:成大督、成大士
丹青:田子中、李天元、李㒷邦、裴毓㒷、史宗会
土工:梁维善、李子易、王玉斌、耿应锐
主持比立 :微元、微盛、微庆,徒:澄琳、澄祥、澄珠、澄珅、澄玕、澄瑞、澄珍
大清嘉庆五年岁次庚申孟夏上浣之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