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物理吧 关注:772贴子:4,553
  • 0回复贴,共1

欲望以提升热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认为人生是阶段性的历程,人总是在一步一步的走出群体,走向孤独。每个辗转反侧、思绪飘渺的晚上,孤独都是主旋律,身体上的孤独尚可如忍受,精神上的孤独却总让人如万蚁噬心般难熬。我们在学习中一路走来,不断的毕业,又接连的进入新环境。新环境中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我们内心中的归属感却越来越少。就如同学历越来越高,心中的焦虑迷茫却越来越多一般。我们不得以的被社会的浪潮推出集体,走向孤独。从本性上的群居动物转换成现实中的独居动物。
我曾经是憎恨孤独的,赞同传统的精神医学所得出的结论,认为孤独是一种病态的,亲密的人际关系才是精神健全的最重要标志,是人生意义和幸福的唯一源泉。
就如荷马在《伊利亚特》中把无家无帮的人斥为自然的弃物。但那只是曾经,现今的孤独对我来说是一种难以掌握却不得不拥有的能力,人始终要学会享受孤独。周国平提出过“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的位置”。在孤独中我们才能更好的剥离浮世的喧闹,消化外界的声音,形成一个独立又自足的内心世界。
独处也更有利于自己知识体系的形成,知识体系就像是一棵古老的苍天大树,高大又错综复杂。那些深扎在土地下的根系,缠缠绕绕翘起的枝丫都需要自己一节一节的去生发。
当我们独行在一段人生小径上时,走着走着我们能发现许多不属于自己的脚印、记号,这些都是前人给予我们在财富。如若得到这些财富后不假思索而一味的埋头向前,那些东西终究是外物,如果学会进行内在的整合,将它们变成自己的知识,融入自己的学习体系,这才是真正的收获。孤独存在于我们生命的时时刻刻,它能为我们洗去浮华躁动,让我们有着更清醒的大脑和更强大的心灵去面对人生的波折。
最后引用周国平先生的一段话来作为结尾:“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向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圣地。作为有灵魂的存在物,人的伟大和悲壮尽在于此了”。


IP属地:广东1楼2021-11-04 21:3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