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社群吧 关注:20贴子:46
  • 0回复贴,共1

实体企业数字化链改顺势而行、势在必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区块链的行业应用正在加速推进。知密大学发起人、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刘昌用教授认为:区块链技术的整体应用场景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金融领域、产业平台和企业生态。实则,企业应用成为区块链的主战场。IDC预测,到2023年,中国企业将在区块链服务(咨询、实施、维护、支持等)上投入27亿美元。
区块链改革降低价值产业链成本、提高价值产业链效率,让价值在互联网上自由流动,实现节点间的价值共享,链改可以应用到很多传统行业,具有安全准入控制机制的联盟链成为主趋势。
现阶段,区块链适合的场景有三个特性:第一,存在去中心化、多方参与和写入数据的需求;第二,对数据真实性要求高的场景;第三,相互不信任的多个参与者建立分布式信任的需求。传统企业业务系统中现存问题具体如下:
存在信息孤岛:各个信息主体的信息系统并不互通,导致企业间信息并不相通,全链条信息难以融会贯通。
核心企业信用不能传播:信息孤岛导致核心企业的信用只传递到一级供应商层级,不能在整条供应链上做到跨级传播。
业务场景不可信:由于中小企业无法证实贸易关系的存在,在现存的银行风控体系下,难以获得银行资金。相对的银行也无法渗透进入供应链进行获客和放款。
多方协作困难:因信息流控制、隐私保护、数据共享等方面存在限制,导致多方协作不能高效率、低成本地完成。
重复性工作无法自动化完成:约定结算无法自动完成,涉及多级多方结算时,浪费人力,效率较低,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为了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解决产业痛点,产业必须进行自我革新升级换代,链改将是产业升级转型的一次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通过链改落地场景实现实体企业的自我革命,将动能转换,价值链接,为产业注入新鲜血液,实现共融,打造命运共同体。
区块链赋能实体企业的五个主要路径:
• 穿透式监管
借助于区块链技术,让底层资产的形成、交易、存续期管理、现金流归集等全流程环节,实现资产真实、信息实时的监督,且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监管层的穿透式审查,防范各级金融风险。
•体系内类金融服务
关于实体企业融资,实体企业或者核心企业之间形成联盟链,利用区块链机器信任机制,资金直接在链上流动,互相提供金融支持,有利于整个行业的高速运转和发展,帮助产业供应链共同打造体系内金融类服务。•去中介化降低成本
一家企业通用区块链技术打通流通环节后,把中间很多成本打掉或者弱化。
这种流程模式下仓储成本、物流成本、交易成本等都能够大幅降低。
•多重认证让资产数字化
在满足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后,多重认证之后的资产数字化,能使生产资料聚集更合理高效,重点提高供给侧质量和服务水平。
•追溯系统
作为一种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记账系统,区块链从技术手段上保证了信息的可靠性,通过这种技术建立的追溯系统,能够确保消费者及有关部门实时查询商品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情况。
全方位推动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利用区块链技术探索数字经济模式创新,探索“区块链+”在实体企业的运用,赋能实体企业数字化进程,重塑生态关系,降低管理运营成本,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十四五”将是数字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五年,也会是区块链创新加速、构建生态、广泛落地、纳入监管的五年。“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技术创新和平台创新、应用创新、监管创新这四大区块链创新方向,将进一步加快数字中国的建设步伐,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数字经济的大趋势下,借助国家政策的助力东风,利用区块链技术为实体企业改造:赋能升级。
实体企业数字化链改:顺势而行、势在必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1-04 09:1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