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y吧 关注:5,897,485贴子:337,895,143

回复: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情无关风与月#一区在线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小撒也算是热烈生活的模范了吧,何况是这样的法律人。
精彩,追崇。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2楼2022-06-01 12:19
收起回复
    人贵自知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1楼2022-06-07 22:08
    回复
      鱼龙混杂,谨慎穿行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2楼2022-06-08 16:23
      回复
        又是一年高考结束时……我的朋友们也大抵是圆满落幕啦!然后就开始劝他们来长沙了哈哈哈哈哈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4楼2022-06-09 23:34
        回复
          “你总是人间小太阳,把光发散给其他人”
          或许吧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5楼2022-06-09 23:36
          回复
            希望我们都能像对方一样勇敢。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7楼2022-06-11 00:15
            回复
              智慧不可言说,智慧也没办法教,智慧实际上是心性之光的自然呈现。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2楼2022-06-17 15:35
              回复
                在德国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
                在德国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在那个时代,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它们都对心性进行探索,它们都有悲悯天下的情怀;它们还关注每个人,他们也都认识到万物一体……这是它们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现在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
                因此,轴心时代传承下来的书,是人类的精神原典。原典比经典还要经典,原典是众多经典的文化源头、精神原型、心灵原乡。
                在有限的时间里,读原典的书应该是最能升值的。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3楼2022-06-17 15:36
                回复
                  一直在想啊,虽然不能以教书为职,但也还想着能带一群学生。
                  如果以后功成名就,或者说有所功业,在晚年想做个名誉教授,白发银须的,在暮年,去高校传道授业,散发余热。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4楼2022-06-17 15:38
                  回复
                    今天对语文、教学、课堂有了一番不专业的了解,倒是很让人神往那样的课堂生命状态。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5楼2022-06-17 15:39
                    回复
                      对于教师而言,他的智慧应该主要体现在他的课堂上,一个充满智慧的语文老师,他的课堂应该存在三种境界:
                      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重境界;
                      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境界;
                      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重境界。
                      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这是一种高智慧、大智慧。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6楼2022-06-17 15:39
                      回复
                        智慧之课堂,其第一重境界在彰显“在”的智慧。
                        此“在”之层次,第一层为“身在”,第二层为“意在”,第三层为“思在”。
                        笛卡尔有言“我思故我在”,课能上出自己的思考、上出自己的思想,这才是哲学意味上的一种“人的存在”。
                        第一重境界,应该是“思在”之课。这重境界的实现,关键在于坚持和尊重自己的独立思考。上经过自己思考的课。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7楼2022-06-17 15:39
                        回复
                          智慧之课堂,其第二重境界为把握“如”的智慧。
                          “如”者,不仅是“好像”之义,更是“适合”之义。
                          课的风格与人的风格在深层次上具有同构之故,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适合”。
                          对待“课”,既有“事业”的态度,也有“科学”的态度,更有“艺术”的态度。
                          “如”的境界,已是自觉将“课”作为一种艺术加以追求了。
                          艺术的成熟,常常以“风格”的形成为重要标志。
                          形成课的风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对主体的一种深刻尊重和理解。
                          人越是高扬主体性,越是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的智慧,课的风格也就越鲜明、越自然、越具魅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的风格就是“本色”。
                          人格的洒脱一定折射为“课”的洒脱,人格的严谨自然融化为“课”的严谨。
                          实现这重境界,关键在上适合自己的语文课。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8楼2022-06-17 15:40
                          回复
                            智慧之课堂,其第三重境界为洞悉“即”的智慧。
                            “即”者,“当下”也,“实现”也,“即心即佛”也。
                            你的人生存在于“课”的每一个当下,课的每一个当下,成就了你的人生。
                            此处所言为佳境,当是语文课的一种积极的当下的实现。
                            我在上课,但我同时又是在享受上课。在课堂上彻底敞开,全然进入课堂中的每一个当下,和学生情意相融、心心相印,我彻底打开自己的生命,让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胞、每一寸肌肤去感受、去触摸、去体认课堂中的每一个当下,我会在不经意间邂逅生命的高峰体验,我会在课堂上率性而为,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沉思、一起震撼。于是,我就是“课”、“课”就是我,我和学生一起全然进入一种人课合一的境界。
                            这种境界就是诗意,就是自由,就是深深的幸福感。
                            要实现这重境界,关键是要体验、把握语文课的每一个当下。
                            进入“即”的境界,也就是夫子所谓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了。
                            “课”的所有规范、所以准则,因为嵌入了自己的生命和灵魂,成为自由和率性的道场。
                            无课的课,才是课的最高境界。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9楼2022-06-17 15:40
                            回复
                              智慧与慈悲,大道的两旁。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0楼2022-06-17 15: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