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岳飞迫于十二道金牌的压力,从朱仙镇回军,可能是所有历史事件中,最有泪点的一件事了。
因为回军的本身,就是一个集中泪点的故事,岳飞在哭,将领在哭,士兵在哭,百姓在哭。
只有金兵在笑。讽刺不讽刺?
1、前所未有的胜利局势
咱们看看《宋史·岳飞传》对朱仙镇回军的记载,真的,每句话都是泪点:
“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收复故都只在弹指之间了。
岳飞进军到朱仙镇的时候,金国北方局势动荡,有点关羽水淹七军后,曹操吓得要迁都的味。
首先是主帅金兀术没有斗志了,一心就想着赶紧跑路:“方兀术弃汴去。”准备扔下开封开溜。
然后是金国的主力军动摇了,时刻准备迎接王师,阵前倒戈,早就跟岳家军私下搞串联了:
“金帅乌陵思谋素号桀黠,亦不能制其下,但谕之曰:“毋轻动,俟岳家军来即降。””
岳爷爷一来,没二话,哥们当即跪着投降。
再然后是金国的皇协军,早就看破局势,思想工作都不用争取,直接南下投降了:
“金统制王镇、统领崔庆、将官李觊崔虎华旺等皆率所部降,以至禁卫龙虎大王下忔查千户高勇之属,皆密受飞旗榜,自北方来降。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
最后是北方沦陷区的老百姓,在郾城大捷后,群情激昂,义军蜂起,以岳家军为寄托,开始对金军展开反攻,一心等着岳家军收复失地:“父老百姓争挽车牵牛,载糗粮以馈义军,顶盆焚香迎候者,充满道路。”
最最后就是受此影响,金国在北方沦陷区的行政几近于瘫痪的状态:“自燕以南,金号令不行。”
没有比眼下更好的局势了,岳飞有收复故都,迎回二帝的可能,所依赖的不仅仅是岳家军的能征善战,而是八个字:
人心可用,局势明朗。
因为有胜利做基础,所以人心向宋,沦陷区的百姓和皇协军就不说了,连金国人都没死缠烂打的企图了,就想等着岳家军一到,倒戈投降而已。金兀术再牛,也没打下去的意义不是?
局势在这摆着,你想不收复失地都难啊!所以这时候岳飞激动的对手下说:
“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绝对的情理之中啊,甚至压根不用打,传檄而定。
2、集中泪点的撤军行动
然而这个时候,十二道金牌发过来了,是秦桧摆了岳飞一道(非得说宋高宗也行),不管是谁搞鬼。反正金牌是到岳飞跟前了。
岳飞能怎么办?不撤兵?那你是不听话,你是要谋反,我收拾你更是得心应手。
你要撤,大好局面拱手送人,可能以后再也不会有直捣黄龙的可能了。
岳飞能怎么办?哭呗。放声大哭,哭的是稀里哗啦,不是他懦弱,而是他不甘心啊:
“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这***个人都忍不了了,岳元帅扼腕痛哭,真的是悲愤到极点了。
十年之力,今天算是完了,完了,都特么完了啊!
只有咱们清楚了上面的大好局面,才会知道岳飞哭的有多痛心,多无奈,多想砍死高宗和秦桧。
这俩货真不是人揍出来的。
于是,哭完之后,岳飞抹泪班师。
然后老百姓开始痛哭了,哭的比岳飞悲惨的多了:“飞班师,民遮马恸哭。”
老百姓们哭不仅仅是因为刚刚回归,又要沦陷的痛心,更是因为害怕受到金军的报复:
“我等戴香盆、运粮草以迎官军,金人悉知之。相公去,我辈无噍类矣。”
我们敲锣打鼓的欢迎王师,金军是一清二楚的啊,如果今天你们走了,明天这里就得被屠了。
岳帅你忍心看金军屠我们吗?老百姓的哭,哭的是相当的绝望啊。
看老百姓哭的痛心疾首,岳飞也是于心不忍,再次放声大哭:“飞亦悲泣。”
岳飞这次哭,不再是对大好局势的不甘心,而是愧对老百姓期盼的自责,自己要真是走了,这里的来百姓怎么办?可是自己不走还不行?这种内心的挣扎,实在是太煎熬了,所以岳飞又大哭一场。
拿出圣旨给老百姓们看:“吾不得擅留。”我也没办法啊!就这五个字,就能赚很多泪点了。
辛酸与无奈,都在圣旨上了。
然后的结果是什么?是岳飞哭,将领哭,士兵哭,老百姓们哭,一时之间,哭声震天响!
史载:“哭声震野。”您品品这五个字,得是多么沉重的泪点。
然后岳飞还得班师。
这段历史真实看一次,痛心一次,明明从朱仙镇到开封,可以说就是咫尺之间了。
但岳飞来说,却永远的遥不可及了。
岳飞迫于十二道金牌的压力,从朱仙镇回军,可能是所有历史事件中,最有泪点的一件事了。
因为回军的本身,就是一个集中泪点的故事,岳飞在哭,将领在哭,士兵在哭,百姓在哭。
只有金兵在笑。讽刺不讽刺?
1、前所未有的胜利局势
咱们看看《宋史·岳飞传》对朱仙镇回军的记载,真的,每句话都是泪点:
“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收复故都只在弹指之间了。
岳飞进军到朱仙镇的时候,金国北方局势动荡,有点关羽水淹七军后,曹操吓得要迁都的味。
首先是主帅金兀术没有斗志了,一心就想着赶紧跑路:“方兀术弃汴去。”准备扔下开封开溜。
然后是金国的主力军动摇了,时刻准备迎接王师,阵前倒戈,早就跟岳家军私下搞串联了:
“金帅乌陵思谋素号桀黠,亦不能制其下,但谕之曰:“毋轻动,俟岳家军来即降。””
岳爷爷一来,没二话,哥们当即跪着投降。
再然后是金国的皇协军,早就看破局势,思想工作都不用争取,直接南下投降了:
“金统制王镇、统领崔庆、将官李觊崔虎华旺等皆率所部降,以至禁卫龙虎大王下忔查千户高勇之属,皆密受飞旗榜,自北方来降。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
最后是北方沦陷区的老百姓,在郾城大捷后,群情激昂,义军蜂起,以岳家军为寄托,开始对金军展开反攻,一心等着岳家军收复失地:“父老百姓争挽车牵牛,载糗粮以馈义军,顶盆焚香迎候者,充满道路。”
最最后就是受此影响,金国在北方沦陷区的行政几近于瘫痪的状态:“自燕以南,金号令不行。”
没有比眼下更好的局势了,岳飞有收复故都,迎回二帝的可能,所依赖的不仅仅是岳家军的能征善战,而是八个字:
人心可用,局势明朗。
因为有胜利做基础,所以人心向宋,沦陷区的百姓和皇协军就不说了,连金国人都没死缠烂打的企图了,就想等着岳家军一到,倒戈投降而已。金兀术再牛,也没打下去的意义不是?
局势在这摆着,你想不收复失地都难啊!所以这时候岳飞激动的对手下说:
“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绝对的情理之中啊,甚至压根不用打,传檄而定。
2、集中泪点的撤军行动
然而这个时候,十二道金牌发过来了,是秦桧摆了岳飞一道(非得说宋高宗也行),不管是谁搞鬼。反正金牌是到岳飞跟前了。
岳飞能怎么办?不撤兵?那你是不听话,你是要谋反,我收拾你更是得心应手。
你要撤,大好局面拱手送人,可能以后再也不会有直捣黄龙的可能了。
岳飞能怎么办?哭呗。放声大哭,哭的是稀里哗啦,不是他懦弱,而是他不甘心啊:
“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这***个人都忍不了了,岳元帅扼腕痛哭,真的是悲愤到极点了。
十年之力,今天算是完了,完了,都特么完了啊!
只有咱们清楚了上面的大好局面,才会知道岳飞哭的有多痛心,多无奈,多想砍死高宗和秦桧。
这俩货真不是人揍出来的。
于是,哭完之后,岳飞抹泪班师。
然后老百姓开始痛哭了,哭的比岳飞悲惨的多了:“飞班师,民遮马恸哭。”
老百姓们哭不仅仅是因为刚刚回归,又要沦陷的痛心,更是因为害怕受到金军的报复:
“我等戴香盆、运粮草以迎官军,金人悉知之。相公去,我辈无噍类矣。”
我们敲锣打鼓的欢迎王师,金军是一清二楚的啊,如果今天你们走了,明天这里就得被屠了。
岳帅你忍心看金军屠我们吗?老百姓的哭,哭的是相当的绝望啊。
看老百姓哭的痛心疾首,岳飞也是于心不忍,再次放声大哭:“飞亦悲泣。”
岳飞这次哭,不再是对大好局势的不甘心,而是愧对老百姓期盼的自责,自己要真是走了,这里的来百姓怎么办?可是自己不走还不行?这种内心的挣扎,实在是太煎熬了,所以岳飞又大哭一场。
拿出圣旨给老百姓们看:“吾不得擅留。”我也没办法啊!就这五个字,就能赚很多泪点了。
辛酸与无奈,都在圣旨上了。
然后的结果是什么?是岳飞哭,将领哭,士兵哭,老百姓们哭,一时之间,哭声震天响!
史载:“哭声震野。”您品品这五个字,得是多么沉重的泪点。
然后岳飞还得班师。
这段历史真实看一次,痛心一次,明明从朱仙镇到开封,可以说就是咫尺之间了。
但岳飞来说,却永远的遥不可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