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潮汕吧 关注:397贴子:5,884
  • 1回复贴,共1

情感神经语言学步入科学轨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注
日益增多的研究表明,语言与情感彼此联系,相互影响。这使得神经语言学与情感科学开始相互吸引,情感神经语言学(Affective Neurolinguistics)也应运而生。
情感神经语言学已正式问世
“情感神经语言学”发轫于2015年9月30日至10月4日在美国西雅图市举办的“第五十五届社会心理生理学研究大会”(55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Psychophysiological Research)。会上,J. Kissler首次提出了“情感神经语言学”这一术语,并指出语言中的情感内容和受试的情感状态均会调节词汇、语义和形态—句法加工。时隔四年,J. A. Hinojosa等在《语言、认知与神经科学》(Language, Cognition and Neuroscience)上发表了“情感神经语言学:调和语言与情感的框架”(Affective neurolinguistics: Towards a framework for reconciling language and emotion)一文。他们基于以往有关语言(词汇和句子)理解中情绪效应的神经机制研究成果,构建了情感神经语言学研究框架。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情感神经语言学作为术语正式出现在学术界的时间较晚,但采用神经科学手段探讨语言与情感之间关系的研究早在20世纪就拉开了序幕。这些前期的研究成果为情感神经语言学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情感神经语言学主要致力于通过神经科学手段揭示情感、语言、大脑之间的关系。三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情感对语言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二是语言对情感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其中,情感对语言的影响体现在语义、句法和语用多个层面;语言对情感的影响则体现在情绪调节、情绪识别和情绪发展等多个层面。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0-26 21:40回复
    多角度拓展发展方向
    其一,拓宽情感对一语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的研究。迄今为止,研究者围绕情感对一语加工的影响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其研究领域仍有待拓宽。例如,在语言各层面的研究中,语篇层面的相关研究最为薄弱。此外,现有研究多关注的是字面义语言,考察比喻性语言的研究相对较少。与字面义相比,比喻性语言通常更适合用来表达情感。此外,一语情感效应可能受到诸多因素的调节,未来研究应该进一步关注这些影响因素。
    其二,关注情感对二语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的研究。从现有的相关研究结果来看,关于二语的情感效应,学界尚存在较大争议。有研究者发现一语与二语的情感效应存在质的差异,也有研究者认为二者存在量的差异,有的研究者甚至认为二者并无差异。因此,未来研究应该从情感神经语言学视角出发,探讨二语理解、习得与产出过程中情感效应的神经机制。
    其三,推进情感神经语言学的本土化研究。现有情感神经语言学研究取得的主要发现大多来自印欧语系。汉语在很多方面均具有一些特异于印欧语系的类型学特征。因此,立足于中国语境,借鉴国外研究优长,大力开展情感神经语言学的本土化研究实为必要。这既能够丰富现有的研究成果,也能够基于研究发现提出原创性理论。此外,情感神经语言学的本土化研究也是中国担当、学术自信的应有之举。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廖小根 张智义 倪传斌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10-26 21: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