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吧 关注:10,959贴子:321,110

回复:平话兴汉英雄传(七十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再说舞阳侯奉旨征讨燕王卢绾,那可是个出力不讨好的差事。
卢绾是啥人?
前边早已讲过,卢绾是皇帝的邻居,又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少年伙伴;本文也是自作多情,把老刘家排行老三的女儿,嫁给了卢绾做媳妇。
卢绾能做燕王,他的身份一定是很特殊。
太尉周勃接替舞阳侯,结果也是一样。燕国的城墙上,满眼都是亲朋故友,这仗没法打。
话又说回来,燕王卢绾也确实是没有要造反的心思。
见到舞阳侯带兵过来的时候,卢绾应该是知道皇帝病了。
或许卢绾与舞阳侯说过,等着皇帝病好了以后,他会去当面向皇帝解释请罪。
可以想象这样的结果,见了皇帝之后,卢绾即便是不做燕王,至少也能像淮阴侯或宣平侯那样,有个侯爵的待遇。
正所谓:算路不打算路来。
皇帝的病,一直也没有好。
听到大汉皇帝驾崩的消息,天底下最伤感的人,应该就是卢绾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21-11-09 12:22
回复
    卢绾与皇后肯定是曾经有过节,亦或许是燕王后与皇后有过节。皇帝在的时候无所谓,皇帝不在了,卢绾两口子知道皇后在刘家的位置了。
    相见不如不见。
    卢绾一狠心一跺脚,带着老婆孩子,以及亲兵家属等等数千人,投奔匈奴去了。
    太尉周勃如果不是网开一面,卢绾只怕也走不了。
    太尉周勃安顿好燕地的军务,紧赶慢赶的往回走,到长安的时间,比舞阳侯要晚一些,应该是能赶上皇帝的大殡。
    皇帝大殡的日子,是太史令和太卜令带着一帮史丞方士,沐浴斋戒三天之后算出来的黄道吉日。
    只可惜天太热了。冰窖里的冰,也只够用十几天的。皇帝大殡的日子,选定在了大汉十二年五月十八,丙寅日。也就是公元前195年6月23日。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0楼2021-11-10 19:51
    回复
      大殡的日子既然定了,其他的事情,奉常卿鸡屎君就好办了。
      前三日,也就是五月癸亥日。奉常卿鸡屎君、宗正卿沮阳侯两位,带着一帮太史、太祝、太卜、太乐各令丞属官,先是祭拜东西南北中上天五帝灵位,后又到了太上皇庙,祭告祖宗。
      前二日,也就是五月甲子日。日上三竿,漏在晨时,皇太子以下王侯将相、皇亲国戚、文武百官、早早跪在大夏殿前。
      吉时一到,皇太子匍匐跪行,上食祭酒,三拜而退。尔后只听见长乐宫内外,哭声四起。
      就在这一片哭声中,大夏殿里,大行皇帝的珠襦玉匣,连上了最后一段金线。接着下来,金丝楠木的黑漆玉棺上,楔进了七枚枣核钉。
      到了前一日,也就是五月乙丑日。这一天是发引日,大行皇帝的卤薄又要出宫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1楼2021-11-10 23:10
      回复
        这一天,看长乐宫前,旗幡林立,遍地缟素。长乐宫前殿内外,也是白花花的,挤满了人。
        大夏殿前,清爽的多了。
        大行皇帝出宫前的礼仪,一层也不能少。
        新皇帝早已北向跪在殿门之外。
        新皇帝的身后,自西向东,依次北向跪着皇长子齐王肥、皇三子赵王如意、皇四子代王恒、皇五子梁王恢、皇六子淮阳王友、皇七子淮南王长和皇八子燕王建。
        诸皇子的身后边,也是自西向东,依次北向跪着楚王交、长沙王臣和吴王濞。
        诸王的身后,跪着相国酂侯萧何和左相平阳侯曹参。
        萧、曹的身后,自西向东,依次北向跪着宣平侯张敖、绛侯周勃、舞阳侯樊哙、曲周侯郦商、鲁母侯、汝阴侯夏侯婴、颍阴侯灌婴、阳陵侯傅宽等八人;
        又是一排,仍是自西向东,依次北向跪着信武侯靳歙、安国侯王陵、棘蒲侯陈武、清阳侯王吸、广平侯薛欧、汾阴侯周昌、阳都侯丁复、曲城侯蛊逢等八人。
        大夏殿前的月台上,一片白茫茫的。
        其他一众皇亲国戚、夫人眷属们,俱都站列于西南向月台之下候礼,彻侯、关内侯及二千石以上文武大臣们,俱都站列于东南向月台之下候礼。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21-11-11 12:33
        回复
          辰时刚过。一阵鼓乐之后,再来一阵唢呐号角。
          新皇帝动身了。
          新皇帝起身走到大行皇帝棺椁前,手舞足蹈举哀之后,单膝跪地,由食膳丞分次跪献蜜茶、膳食,新皇帝也是分次低头托举蜜茶和膳食,转贡于案几上。然后双膝跪地,行叩拜之礼,高呼万岁!
          殿前月台上的众人,紧随新皇帝,连磕三个头,山呼万岁。
          又是一阵鼓乐唢呐之声。鸡屎君招呼着新皇帝并月台上的众人起立。
          众祝官丞吏们撤了棺前的几案。准备要移抬灵棺了。
          众人在鸡屎君的指挥下,再次跪下,低下头,开始哭嚎。
          这次哭嚎可是有讲究的,要有节奏的哭喊不少于十五声!
          等众人哭够十五声之后,鸡屎君又招呼着月台上的众人,让开殿前通道,都依次到殿门东旁,西向北上,仍是跪着。
          只听见鸡屎君喊了一句:前后高升…!
          十六位壮汉抬着大行皇帝的灵棺,慢慢的出了大夏殿,又慢慢的走过了前殿,出了长乐宫。鼓乐喇叭也跟着灵棺,从长乐宫里出来了。
          长乐宫的大门外,早已停好了一副大大的棺架。
          等到十六个大汉把灵棺放在棺架上之后,才发现这副棺架,真的是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21-11-11 12:37
          回复
            新皇帝、众皇子皇孙、诸侯王、诸侯爵,两步一叩首,三步哭一声,紧随着灵棺,也出了长乐宫。
            伴着长乐宫前的哭声,东方不远处,静街的鞭声,叭叭的响起来了。
            虽然说是事死如生,大行皇帝的卤薄,与平日的卤薄,还是有些不同。
            大行皇帝的卤薄,走在最前面的,是酂侯萧何和平阳侯曹参。随后还有宣平侯以下的十八位功侯。
            接下来,右军将军博阳侯陈濞,带着八十盾牌手,左军将军梁邹侯武儒,带着八十弓箭手,依次前行。
            接下来,高幡六十四杆,低幡六十四杆,旌麾六十四杆,旄节六十四杆紧随其后。
            再看便是郎中令蒯成侯周碟,右边中郎将戎赐,左边中郎将朱轸,身后跟着的,是一百单八位刀斧手。
            后面跟着的,是齐王的八位儿子,大行皇帝的皇孙。
            长孙刘襄挑着幡,刘章、刘兴居、刘罢军、刘宁国、刘信都、刘安和刘将闾紧跟在后面。
            新皇帝带着齐王等众孝子,一人拄着一个哀丧棍,走在梓宫的前面。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4楼2021-11-11 23:57
            回复
              孝子的身后,就是大行皇帝的那个大大的梓宫棺架。
              说棺架大,是因为抬棺的两根龙杠长。
              一般官吏或平民百姓用的龙杠,大概就是丈把两丈上下。
              大行皇帝的龙杠,竟然差不多有四丈长!
              四丈长的龙杠,似乎还是嫌短。因为大行皇帝的梓宫,要用六十四个人抬着走。
              毒辣辣的太阳底下,众人都晒的难受。
              长乐宫门前的太乐令,远远的望着忙前忙后的鸡屎君,单等着这位礼官,发出起程的号令。
              辰时三刻,随着三通鼓响,唢呐喇叭声此起彼伏,萧曹两人动身了。
              十八功侯也动身了。
              盾牌手弓箭手动了。紧接着高幡低幡也开始向东涌动。
              一百单八位刀斧手,也动起来了。
              太乐令一招手,鼓吹令带着贲鼓、金钲、铙鼓各十二面,笛、箫、筚、篥、笳各十二具,依次跟在刀斧手的后面。
              乐队的后面,大行皇帝的孝子贤孙们,在鸡屎君的招呼之下,转头又向着梓宫棺架跪下,连着磕了三个头。
              六十四位抬杠的壮汉,各着紫色架衣各自就位。眼见着皇子王孙三个头磕下来,就听到鸡屎君高喊一声:前后高升…!
              大行皇帝的的梓官就离了地面了。
              鼓乐声又起,孝子们回头,跟着鼓乐队缓缓前行。唯恐哪位孝子伤心过度,发生意外,每个孝子身旁,左右各上来一个穿孝衣的家仆搀扶着。
              六十四人抬着杠,外加十六人扶着棺,八十人簇拥着大行皇帝的梓宫,慢慢的离开了长乐宫。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5楼2021-11-12 22:16
              回复
                八十人抬棺?多吗?
                不多!八十位杠夫的两旁,还各有十六个跟班,用现在的话讲,叫替补!
                这百十二人,是一班。
                大行皇帝的梓宫,既然是抬起来了,中途可以停,但绝不可以落地。
                这一班紫衣的杠夫后面,紧跟着的,是百十二人绿衣的杠夫。
                不管大行皇帝的梓宫有多重,大概每走二里路之后,两班的杠夫都要替换一次。
                梓宫是不可以落地的,两班人替换,就只能站着换!
                抬杠的人肯定是累,不过还好,每隔八里地,还有二百二十四人在那等着呢!
                跟杠夫后面的,是阴安侯领着的女眷。
                女眷之后是沮阳侯领头的宗亲,宗亲之后跟着王侯百官。
                这一众人等排下来,从前往后看,差不多二里多路了。
                百官的身后,就有气势了。
                但见中间一位红号衫壮汉,高高地挑起一杆朱雀幢。壮汉身后,有两位壮汉护卫着。
                左边稍后一位青号衫壮汉,高高地挑起一杆青龙幢。壮汉身后,有两位壮汉护卫着。
                右边稍后也有一位白号衫壮汉,高高地挑起一杆白虎幢。在壮汉身后,也有两位壮汉护卫着。
                旗后两位骑马的将军,左边厌次侯元顷,右边成侯董渫,身后各领着十二匹御马。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7楼2021-11-13 11:40
                回复
                  二十四匹御马的后面,跟着的是九十六位缟衣壮汉,每人分别扛着一杆九尺长的长戟,戟头垂下两条五尺长的白丝绦。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0楼2021-11-14 09:51
                  回复
                    接下来跟着的,是一排五牛拱天旗轝。
                    五牛旗轝,就是五辆插着五色旗的推车。由左而右,分别是红牛旗轝、青牛旗轝、黄牛旗轝、白牛旗轝和黒牛旗轝。每辆车都有一前一后两位壮汉架着。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1楼2021-11-14 09:52
                    回复
                      走在五牛旗轝后面的,右卫将军故城侯尹恢和左卫将军阿陵侯郭亭。身后又二十四匹御马。
                      二十四匹御马的后面,跟着的是一百二十位壮汉,分别穿着五色号衫,每人扛着一柄九尺长、金箔罩漆的祭天刀。
                      接着跟上的是一位黑色号衫壮汉,高高地挑起一杆玄武幢。壮汉身后,有两位壮汉护卫着。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3楼2021-11-14 09:56
                      回复
                        后面又跟着的,左边一位壮汉,高高地挑起一杆飞鱼旗。右边一位壮汉,高高地挑起一杆飞鳌旗。在旗手身后,也是各有两位壮汉护卫着。
                        玄武幢后两位将军,左边广严侯吕殴,河阳侯陈涓。身后又是九十六位壮汉,每人的肩上,扛着一根扎着白丝绦的水火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4楼2021-11-14 09:59
                        回复
                          最后面收尾的,是虎贲将军蓼侯孔聚和羽林将军费侯陈贺,分别带着五百黒甲军和五百白甲军,列队并排前行。
                          嗨!以上这些大行皇帝的卤薄,都是演绎的,可别信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6楼2021-11-14 10:04
                          回复
                            大行皇帝的墓地,是在汉五年定都关中以后选的。具体的时间不好说,猜想应该是在重修未央宫的时候定下来的。
                            选陵地就是要看风水。
                            关中风水最好的地方,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
                            百余年前的秦人,就选中了这个地方,建造了王宫,就是咸阳宫。
                            前文也讲过,咸阳宫里的好东西太多,十八路反王入关的时候,咸阳宫不知道被抢劫过多少次。也不知道被烧过多少次。
                            大行皇帝当年选陵地的时候,不知道是哪位出的主意,把大秦国被烧焦了的咸阳宫,变成了大汉皇帝的长陵。
                            不知道大秦国的咸阳宫有没有宫墙。
                            大汉国大行皇帝的长陵和未央宫一样,周围是有院墙的。也是东西宽九百丈,南北长九百五十丈。墙宽四丈,高五丈。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8楼2021-11-14 23:18
                            回复
                              长陵的布置,与未央宫一样,依旧是顺着九宫八卦之象,与九五之数相合。大行皇帝的灵寝,就定在了长陵的正中央。
                              灵寝的正南方,是寝殿。
                              大行皇帝浩浩荡荡的卤薄,就停在了长陵寝殿的门前。
                              新皇帝带着一帮孝子贤孙,随着哀乐声跪下请灵,大行皇帝的梓宫,由十六个壮汉抬进了寝殿。
                              又是一阵鼓乐声,大行皇帝的卤簿,完成了最后一个章程。
                              大汉十二年五月十八,丙寅日。大行皇帝大殡的日子。
                              古俗过午不葬。吉时就在朝阳初升。
                              大行皇帝的梓宫抬进了灵寝墓道。
                              鸡屎君依《周礼》而定的《汉礼》,大概就是这个时候写的丧礼的流程,天子的陵墓,由内而外分别是:梓官、楩椁,外层自然是最高规格的黄肠题凑。
                              该哭的哭,该叫的叫,该敬酒的敬酒,该行礼的行礼。
                              封墓门用的黄肠木,一根又一根的被传进了墓道。众孝子贤孙、王侯将相每人一把土扔进了墓道,然后又是哭声一片。
                              哭声停了。
                              大行皇帝的葬礼,也就结束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0楼2021-11-16 23: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