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于古代仕人而言,学习是第一要务,是要做一辈子的“功课”。随着时代变迁、社会更迭,“书”的范围日趋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同时治国参政的“仕人”也逐渐演变为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的服务者和管理者。然,学习作为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其重要性未被撼动分毫。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旺之要。不仅需国家、社会、行业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基层执法者更要保持持久不间断的学习状态。学习使执法者坚定法律意识、传播法律信仰,更好完成基层执法工作。所谓“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执法者只有不断学习,学习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及权责统一的法律原则,才能保持初心,并将法律精神融会贯通,运用到日常的执法工作中,使人民群众相信执法者,信任其奉为工作准绳的法律,真正完成普法、信法、用法的法律工作者使命。学习使执法者吸取历史经验,做到与时俱进,更好提升基层执法效果。“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我国漫长的法律历史长河中,民主平等公开是基本原则。作为执法者,只有不断回顾历史、回顾过去,才能真正做到重视民意、换位思考、柔性执法。同时,也要将创新精神充分运用到执法工作中。正如黑龙江三大系统首发电子执法证,便是以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执法的便捷度,真正做到高效便民。如何在执法工作中,将学习进行到底?所谓,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在学习马克思理论、学习党史、学习法律原则规范的基础上,更要做到知行合一,用实践检验真知,才能不断学习进步;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其他地区优秀的经验、做法、模式,加强沟通交流。同时避免一刀切、盲目复制模仿,根据自身条件有选择性的学习;加强先进人物事迹宣传学习,学习其身上优秀品质精神,运用到自己日常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