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姓血缘先祖--舜帝
始祖舜(公元前2277-公元前2178年),虞帝,姓姚,生于姚墟,傅说目有雙瞳而取名“重华”。小時克盡孝道,及长深谋遠慮,温讓诚信,为四方之人所景仰,行踪所至,徒者如歸市。其時洪水为灾,黄民作乱,人民苦之。而帝堯以已年迈,治績纲着,乃求贤四方,欲將帝位禅之,天人所歸,惟在吾祖一人耳。于是四岳乃共举始祖于堯時,始祖年僅而立,堯欲試其德行,乃命佐理國事,又将二女娥皇女英妻之,欲覷其如何治内,盖治國平天下,原白始于修身其家也。
始祖受命之後兢兢業業,三十年如一日,其時治績大着,堯乃正式禅位,四方黎庶感稱慶焉。時帝建都于蒲陂(即今山西永濟縣束南歷山),固號有虞,遂除四凶(共工、驩兜、鲧、三苗),举八元(伯奮、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鲤,八愷(蒼舒、隤剴、庭堅、仲容、叔達、大臨、龍降、梼戭)。又令禹治水而水患除,令益治山而出澤辟,令垂督造器用而器用備,令弃主持農事而農事振興,令契制定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以施五教,令皋陶管理刑法,感恩所至,蠻夷平服而唐虞盛也。至今猶为人所樂道也。始祖在位五十年,自謂老乃即襌位于禹,後享壽一百一十歲而崩。
得姓始祖--胡公满
商朝统治时代约为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500年左右,舜裔埋在历史长河中,商朝末年,商均的后裔名遏父者(也称閼父),任周国陶正之官,因其制陶技精湛,深的周文王姬昌重用,姬昌之子姬发(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追封先贤遗民,把遏父的儿子妫满封于陈(今河南淮阳)国号陈以取代虞遂之后的陈国,并将大女儿太姬嫁给他为妻。妫满死后,谥号为胡公,故又称胡公满。司马衍的《史记·陈杞世家》记载:“陈胡公满着,虞帝舜之后也,昔舜为庶人时,堯妻之二女,居于嬀汭,其后因为姓氏,姓嬀氏。舜已崩,傅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夏后之时,或失或續。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復求舜后,得嬀满,封之为东,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唐人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也有“武王以元女太姬配虞胡公而封之陈”的记载。陈胡公满的坟墓至今尚存,位于河南省淮阳县系城东南的城壕内。后世沧海桑田,陵谷變遷,城壕中的积水不断浸蚀坟墓,当地陈氏用铸铁把坟箍了一圈,以防止水的浸蚀,因此又被人称为铁坟。
满于陈国为君主,谥胡公,以备三恪,使奉舜祀,继承虞舜正统,成为妫姓与姚姓的正宗。周武王已卯十三年(公元前1122年)十月,胡公满建都宛丘,后迁许昌、颍川一带,这一带便是陈姓的发祥地。后子孙以国为姓,是为继陈姓之肇源,亦是陈姓之由来。从此,在中华大地上开始有了陈姓,陈氏也开始有个巩固的血缘宗族,而陈国开国始君胡公满成为陈氏得姓开山鼻祖,迄今已有3110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