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吧 关注:75,568贴子:424,925
  • 33回复贴,共1

孟尝君与门下,你怎么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孟尝君舍人有与君之夫人相爱者。
或以问孟尝君曰:“为君舍人而内与夫人相爱,亦甚不义矣,君其杀之。”
君曰:“睹貌而相悦者,人之情也,其错之勿言也。”
居期年,君召爱夫人者而谓之曰:
“子与文游久矣,大官未可得,小官公又弗欲。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于卫甚重。
  齐、卫之交恶,卫君甚欲约天下之兵以攻齐。
是人谓卫君曰:“孟尝君不知臣不肖,以臣欺君。且臣闻齐、卫先君,刑马压羊,盟曰:‘齐、卫后世无相攻伐,有相攻伐者,令其命如此。’今君约天下之兵以攻齐,是足下倍先君盟约而欺孟尝君也。愿君勿以齐为心。君听臣则可;不听臣,若臣不肖也,臣辄以颈血湔足下衿。”卫君乃止。
齐人闻之曰:“孟尝君可语善为事矣,转祸为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0-10 10:19回复
    门客跟内子有染可以说不忠不义。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之所以孟尝那么干唯一一点就是收买人,投其所好同时也看出孟尝的不择手段。这个乱世有想法的人想称霸这么做也不新鲜,国家联姻跟这个也差不多。都是需要的时候收买。至于说以后?如果平定天下那么这些人想杀就杀,还不需要借口。有点权利的人说的话不能信只能听。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10-10 18:07
    收起回复
      2025-07-20 20:21:23
      广告
      首先要确定实际内容,
      就这件事来说,
      是那个人单方面暗恋孟尝君的夫人。
      还是与孟尝君的夫人彼此相爱。
      这个很重要。
      就从现代的一些翻译中看,是那个人单方面的爱慕。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10-11 09:31
      收起回复
        文言文中的相的用法
        一.作副词用,读xiānɡ。
        它主要有三种类型。
        1.表示动作行为的交互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互相”或“相互”、“彼此”等意思。
        例如:
        ①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沈括•《梵天寺木塔》) 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持,塔当然不会晃动。
        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民歌•《木兰诗》)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互相搀扶着出城迎接。
        ③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如果富贵了,可不要互相忘记。
        ④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吴均•《与朱元思书》) 百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2.表示动作行为一方偏指(涉及)另一方。实际上起代词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我”、“你”、“他”、“她”、“它”等意思。
        例如: ①儿童相见不相识。(贺知章•《回乡偶书》) 儿童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②杂然相许。(列子•《愚公移山》) 全家人都赞同他的移山主张。
        ③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蒲松龄•《狼》) 狼不敢上前,只是瞪着眼睛朝着他(屠夫)。
        ④士别三日,即便括目相待。(司马光•《孙权劝学》) 跟读书的人分别三天,就应该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⑤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柳宗元•《黔之驴》) 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小心谨慎,不知道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东西。 这种用法,“相”常作动词宾语,且宾语放在动词前面,“相知”就是“知相”。
        3.表示动作行为是由几个主体共同发出的,常和“相与”连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共同”、“一同“一起“一块儿”或“交结”等意思。
        例如: ①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傍晚山色秀丽,飞鸟一同而归。
        ②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③你而今相与(交结)了这个张老爷,何愁没有银子用? (吴敬梓•《范进中举》)
        二.作动词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看”、“观察”等意思。
        例如:
        ①大丈夫相时而动。(曹雪芹《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大丈夫要看好时机行动。
        ②非相度不得其情。(钱泳《治水必躬亲》)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
        三.作名词用,常作官名,或称呼,相当于现代语的“宰相”、“丞相”“相国”或“相公”。
        例如:
        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宰相”、“丞相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10-11 10:14
        收起回复
          说说舍人。
          前面,食君之禄而爱君夫人,不义。通俗地说,也就是为了君夫人而背叛孟尝君;
          后面,为了报恩(自己言语上说是知遇之恩,原文作者暗示是不纠过错的恩情),又宁可血溅卫君。
          血溅卫君不重要,重要的是卫君可以给他权势,让他找到远胜君夫人的女人。
          那么,逻辑就来了,他为了君夫人可以背叛孟尝君,又为了孟尝君可以放弃远胜君夫人的女人。
          那么,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打个比喻:
          他宁可为了小康而背叛马副帮主,又宁愿为了马副帮主而放弃王语嫣……
          思路有点凌乱。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10-12 08: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