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回忆缺失。
①病后回忆缺失:病后由于回忆模糊,好像没有经历感,病人说,“我上了4年大学,现在快毕业了,从没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字校都没什么印象。”由于没有经历感,故没有留下时间的标记点,所以没有时间感,病人诉“5年的日子在经历,但我仍处于5年前的解体状态中,没有真正成长过,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病人由于非现实感和回忆模糊,病程一长,自己也忘了正常的现实感和自己的样子,病人说“由于罩子感,十几年来下来,我忘了正常的现实感是什么样子,连自己长什么样子都记不得了。”病人的回忆模糊并非对毎个细节都模糊,就像一根拔河长绳拋λ河中,有的节段浸在水里浅,模糊可见,相当于回忆模糊;有的节段浸在河里深,看不见,相当于回忆缺失故病人对一个连贯的事件只有部分记忆,另一部分忘却,病人说,“记忆很模糊,没有连贯性。”
②病前回忆缺失:当中枢抑制程度较重时,相当于河床水位上涨,病前经历的记忆痕迹统统淹没在水下,处于潜意识状态,病人说,“我过去的精神财富没了,以前的我消失了,想不起我是谁”。轻一些是只有病前的部分经历沉入潜意识,病人说,“同学聚会,讲起小时候的事情,有我参加,但我一点印象也没有,像是听故事一样。”再轻一些的是病前经历尚能记得,但当时的想法沉入潜意识,病人说,“我以前是怎样一个人还记得,但记不得以前的想法。”
2.7思维模糊或思维缺失。
(1)逻辑思维模糊:病人感到思维不清晰时,形容为混沌感,可引起以下问题:
①思维断续:因为思维不清晰并非都在同一水平,就像一根拔河长绳抛入河中,有的浸在浅水里隐约可见(前意识状态),有的浸在深水里看不见(潜意识状态),故病人的思维断断续续的,病人主诉“思维不连贯,支离破碎”。
②思维默念:病人因为思维不清晰,看东西要默念才能确认,易误判为反射性幻听。病人说看东西,脑中用无声的声音念出来,才带有印象。”
③反应速度减慢:思維模糊导致反应速度减慢,当遇到对方责难时,无法快速应对,甚至脑子停顿。
④失控感:由于思维不清晰,病人感到自己不能驾驭思维,诉“我连自己的思想都掌控不了,感觉快失控似的”。
⑤整合能力減退:对问题抓不住重点,病人听完一个会,对会议精神不能概括,只留下片段的回忆。
⑥构建能力减退:病人不能立体性思考,如电路出现问题,不能根据原理逐节排除。
(2)形象思维模糊:表现空间构象能力减退,病人不能回忆出人的相貌,不能根据走过的路画出示意图。
内部言语是一种纯意思性思维,并夹杂有片段言语,当转换成外部言语时,需找到适当的词汇,不能用只有自己懂的言语,词序要理顺,不能漏词漏字,句间关系要紧凑,要剔除与主题无关的内謇,做到这6点,别人才能听懂你的话。思维模糊时由内部言语转换成外部言语常做不全这6点,其中找不到适当的词汇,就用近似词汇或言语代替,成为错语症;用只有自己能懂的话表达,成为私人用语;词序不理顺就表达,成为语法缺失;漏词漏字,成为思维删节;句间关系不紧凑,边讲边解释,成为反复使用干词;表达时不能剔除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成为过度包含性思维。错话症、私人用语、语法缺失、思雏删节、反复使用干词、过度包含性思维都可致病人讲话听不懂,这种用听不懂的复杂言语,表达简单意思,称为诡辩性思维或复杂性思维( Sophistic thinking)。
①错语症:例如病人想不起“思维丰富”’就用“思维紧密”代替;想不起“记忆积累”,就用“记忆成长”代替;想不起“魂飞魄散”,就用“感到自己有个什么东西碎掉了”代榃。
②私人用语:相当于语词新作,第一种形式是自创新词,例如病人说,“‘票’是这样形成的,就是离正常的远了,退的多了,就会出现脱离思维,脱离主心骨的现象。”“飄”就是私人用语。病人说,“我找不到我的精神胚胎。”“精神胚胎”是私人用语。第二种形式是用成熟词汇表达自己独特的意思,例如病人把“思维形式上的障碍”解释为“不知道怎么去关注一个东西”;把“感觉不到心理活动”解释为“看外界有层罩子感”;把“擦边球”解释为“人格解体与未解体的临界点”。
③语法缺失:例如,病人把“营养基础”说成“基底和营养”,其中“基底”是“基础”的错语症;把“我过去的精神胚胎”说成“过去的我的精神胚胎”;把“擦边球状态”说成“状态擦边球”。
④思维删节:例如,病人把“‘飄’是完全不正常的、扭曲的、不稳定的状态”说成“‘飄的完全不正常的、扭曲的、不稳定的状态”,把“在记忆中留下刻痕”说成“在记忆中刻痕
⑤反复使用干词:例如病人说,“感觉像是强迫在干扰,但这种强迫不同于以上的强迫,以上的强迫知道自己为什么强迫,此时的强迫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强迫,只是觉得思维变慢反复、僵化,好像有点思维‘痉挛’”,6句话用了7次“强迫”。删去方框中内容发现,病只是表达:“这种强迫好像有点思维‘痉挛’”。
⑥过度包含性思维:例如病人说,“我在过去正常的状态下,没有用性格在活,即没有成长时间的更替”。其中“时间的更榃”是过度包含性思维,删除“时间的更膂”,则全句反而通畅。
(3)思维缺失
病人存在思维,但他意识不到。病人说,“听不懂别人说话,但却能正确回答。”说明能听懂和应答,病人意识不到,该过程在潜意识里运作,病人将思维缺失表达为“思想不知道跑哪去了,只剩下一个空壳”。
①思维受限:当大部分思维处于潜意识状态,只有少部分思维处于意识状态时,病人感到思维像是困在周围都是大海的礁石上一样,明显受限。病人说,“当思考表浅事物时,问题不突出;当思考加深时,思维明显受限,并非能力不行。”
②部分思维找不到:当少部分思维处于潜意识状态时,病人能意识到大部分思维,感到少部分思维像是掉进一个深水坑里,意识不到了,诉“感觉一部分思想被移走了,不知道到哪去。
2.8凊感模糊或情感缺失
(1)情感模糊:是指当情感处于前意识状态时,体验情感能力減弱,是情感缺失的一种前驱症状,病人诉“情感还有,不像以前那么到位,不会促进交流”。
(2))情感缺失:是当情感处于潜意识状态时,体验情感能力丧失。病人说,“我知道环境中存在快乐,但我享受不到,我很想享受。”情感缺失是情感反应与意识分离,又称情感分离,病人意识不到情感反应,又称情感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