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温和水温变化较大的季节,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中最常见并且危害最大的疾病是腹水病和肠炎病,每年的春季(3-5月份)、秋季(10-12月份)都是高发季节。
大菱鲆肠炎和腹水病的病原菌主要有鲨鱼弧菌、大菱鲆弧菌和爱德华氏菌,发病初期的大菱鲆摄食量下降,反应迟钝;随着病情的发展,体色逐渐发暗,肾脏逐渐成灰白色,异常肿大,多处出现溃疡性坏死,不久后就会出现停食,开始死亡;在低温时发病表现呈持续少量死亡,当水温超过18℃时开始大批量的死亡,死亡时间多为喂食后2-4小时内。
肠炎病的发病原因
1、养殖密度过大引起的肠炎病
一次性进苗太多,随着小鱼苗逐渐长大,空间越来越少,养殖密度过大,如果管理不到位,水温一升高,稍微不注意,鱼就容易患上肠炎。
2、溶氧不足引起的肠炎病
鱼体增大,对于溶解氧的需求更高了,而水温越高,水体的含氧量越低,如果溶解氧达不到7毫克/升,鱼就容易犯肠炎疾病。
3、改口喂鲜杂鱼过早或喂不新鲜饵料
改口喂鲜杂鱼过早或喂不新鲜饵料,容易引起肝胆类疾病,在三两之前就改喂面条鱼(大菱鲆长到7~8两的时候,极易出现肠炎、腹水,而此时的肠炎和腹水多是肝胆类的疾病!)
4、鱼长时间处于应激反应或强应激时
鱼长时间处于应激反应或强应激时,也容易引起肠炎病。集约化养殖中大菱鲆的应激反应是不可避免的,养殖用水浑浊、溶解氧含量较低等,使鱼较长时间间断或连续的应激反应时,就要特别注意鱼的肠炎病和腹水病的发生。
如何做好防控措施
1、做好预防工作
养殖期间定时观察鱼体、粪便,适时使用Vc、幸福100等产品,增强抗应激能力,减少由天气变化、换水、换料等因素引起的应激反应,降低养殖风险,改善饵料系数。
2、注意投喂摄食
长时间不正常摄食的状态下机体对病害的抵抗力是很弱的,并且养殖环境的剧烈变化也很容易受到病菌的侵人,这时应拌料投喂丁酸梭菌和幸福100,促进肠道细胞再生和修复,肠道增粗,肠壁增厚,抑制肠道炎症发生。
3、弧菌致病菌
弧菌等病原菌在肠道中大量繁殖,会引起消化道发炎而导致病变,引发肠炎。在改善养殖环境的同时,应及时通过外泼、内服乐畅和活力多,有效预防和减少水体及水生动物体内的弧菌,使未染病的保持健康,发病但仍吃料的逐渐恢复。
大菱鲆肠炎和腹水病的病原菌主要有鲨鱼弧菌、大菱鲆弧菌和爱德华氏菌,发病初期的大菱鲆摄食量下降,反应迟钝;随着病情的发展,体色逐渐发暗,肾脏逐渐成灰白色,异常肿大,多处出现溃疡性坏死,不久后就会出现停食,开始死亡;在低温时发病表现呈持续少量死亡,当水温超过18℃时开始大批量的死亡,死亡时间多为喂食后2-4小时内。
肠炎病的发病原因
1、养殖密度过大引起的肠炎病
一次性进苗太多,随着小鱼苗逐渐长大,空间越来越少,养殖密度过大,如果管理不到位,水温一升高,稍微不注意,鱼就容易患上肠炎。
2、溶氧不足引起的肠炎病
鱼体增大,对于溶解氧的需求更高了,而水温越高,水体的含氧量越低,如果溶解氧达不到7毫克/升,鱼就容易犯肠炎疾病。
3、改口喂鲜杂鱼过早或喂不新鲜饵料
改口喂鲜杂鱼过早或喂不新鲜饵料,容易引起肝胆类疾病,在三两之前就改喂面条鱼(大菱鲆长到7~8两的时候,极易出现肠炎、腹水,而此时的肠炎和腹水多是肝胆类的疾病!)
4、鱼长时间处于应激反应或强应激时
鱼长时间处于应激反应或强应激时,也容易引起肠炎病。集约化养殖中大菱鲆的应激反应是不可避免的,养殖用水浑浊、溶解氧含量较低等,使鱼较长时间间断或连续的应激反应时,就要特别注意鱼的肠炎病和腹水病的发生。
如何做好防控措施
1、做好预防工作
养殖期间定时观察鱼体、粪便,适时使用Vc、幸福100等产品,增强抗应激能力,减少由天气变化、换水、换料等因素引起的应激反应,降低养殖风险,改善饵料系数。
2、注意投喂摄食
长时间不正常摄食的状态下机体对病害的抵抗力是很弱的,并且养殖环境的剧烈变化也很容易受到病菌的侵人,这时应拌料投喂丁酸梭菌和幸福100,促进肠道细胞再生和修复,肠道增粗,肠壁增厚,抑制肠道炎症发生。
3、弧菌致病菌
弧菌等病原菌在肠道中大量繁殖,会引起消化道发炎而导致病变,引发肠炎。在改善养殖环境的同时,应及时通过外泼、内服乐畅和活力多,有效预防和减少水体及水生动物体内的弧菌,使未染病的保持健康,发病但仍吃料的逐渐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