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从常见的除藻方式来说起吧。
1.黑壳虾,作为目前主流的除藻工具虾,它有着不小的优势。繁殖能力强,对于水绵绒毛发藻一类的藻类效果还是不错,主要还是便宜

。当然有些人,黑壳总会大批死亡,而有的能够买过一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那些大批死亡,一批一批买的原因我们来探讨一下。
首先,缸并未稳定,就大批量下黑壳虾,并不科学。新开缸为什么容易暴藻?硝化系统并未稳定,水体中大量的NH3 NH4 可能还有为数不多的NO2 NO3。那我们先从NH4来说起。
NH4(氨)是氮氧化物。那为何新开缸没放生物会产生?我们首先想到水草泥,作为普遍草缸爱好者使用的的底床。它蕴含着大量的肥力,氮磷钾铁钙镁。。。等等元素。其中的氮,就是水体中氨的来源。
接着,有不少小伙伴为了更快的建立硝化系统。加了所谓的硝化细菌,有从某些论点中听到了,其内所包含的并非真菌种,可能是作为硝化食物的氨氮(这点没有实验室等技术手段没办法去验证真伪)。那如果真切,那无疑又是给缸中投入大量氨氮

接着,为了加快硝化建立,开始“打氧”。
那了解过没有,空气中的组成成分?

正常的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是:氮气(N2)约占78%,氧气(O2)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39%(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二氧化碳(CO2)约占0.031%,还有其它气体和杂质约占0.03%,如臭氧(O3)、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水蒸气(H2O)等。
那从空气中的成分我们可以看出N2(氮气)所占比有78%之高。
虽然氮气是难溶于水,但并非不可溶,说到这里,大家明白我说什么了吧。
就连大家奉为救命稻草的增“氧”都将把氮带入水中。
那水体中,氮元素浓度越高,它的氧化物氨将越多。
接着,作为防备暴藻的黑壳大军一下

。氨氮爆炸了。
可能此时,你的缸水PH又稍微高点,剧毒NH4将对水中生物的器官进行破坏。首先遭殃的就是水中生物的呼吸系统。所以常表现为缺氧(水体缺氧不缺氧,和你输入CO2没什么关系),很多人都害怕夜间开启CO2会导致缸内生物缺氧。不过实测,如果不是输入过分,不会对水体溶氧量产生影响。而关闭CO2造成的PH上升,也会导致水体中的NH4毒性上升。
还有,炎热的夏季,缸内水温高。
首先,水温高,水体溶氧量降低,这是因为大气对水面渗透作用减少。
还有温度高也会增加NH4毒性,PH也会随之升高。
那水生物氨中毒的最初表现就是缺氧,(呼吸系统遭受侵蚀,呼吸困难)
这就是大规模团灭的主因。
而这种情况,换水简单粗暴,稀释水体的氨氮含量。而不是所谓的增“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