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湿奴吧 关注:520贴子:2,197
  • 4回复贴,共1
英国作家


IP属地:河南1楼2021-10-03 05:13回复
    反乌托邦小说通常是叙述人类科技的泛滥,在表面上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但本质上掩饰着虚弱空洞的精神世界。《动物庄园》亦译作《动物农场》、《动物农庄》,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创作的中篇小说,1945年首次出版。一群动物带着对理想的憧憬,力图打破旧秩序,
    本应冲出牢笼,但又跳入了另一个陷阱,他们依然被欺骗,被奴役,被统治,不平等是不变的结局。唯一的区别在于人类农场是人类管理动物,动物农场是动物管理动物,仅此而已。《动物庄园》里的戒律:所有动物一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


    IP属地:河南2楼2021-10-03 05:15
    回复
      乔治·奥威尔指出,从事写作有四大动机:
      自我表现的欲望。希望人们觉得自己很聪明,希望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希望死后人们仍然记得你。
      唯美的思想与热情。有些人写作是为了欣赏外部世界的美,或者欣赏词语和它们合理组合的美。希望分享一种你觉得是有价值的和不应该错过的体验。
      历史方面的冲动。希望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找出真正的事实把它们记录起来供后代使用。
      政治上所做的努力。希望把世界推往一定的方向,帮助别人树立人们要努力争取的到底是哪一种社会的想法。


      IP属地:河南3楼2021-10-03 05:16
      回复
        《巴黎伦敦落魄记》结尾:“我的故事就讲到这里。这是一个很平淡无奇的故事,我只能希望它像游记一样让读者感到有趣。至少我可以说,要是你身无分文,这就是等候你的世界。终有一天我会更全面地去了解那个世界。”恰逢美国经济危机,许多人陷入赤贫,奥威尔的小说因此获得巨大反响。
        成名后的奥威尔获得报社委任,派他以记者身份前往当时英国北部的工业区,报道当地矿工生活状况。为了更好地观察矿工,奥威尔选择了和矿工们一起下矿。为了尽可能地贴近当地工人的生活,他住进了当地人的家中,跟他们一起饮食起居。
        在他这次探访北方之旅结束后,奥威尔又再一次惊艳了当时的英国社会,写出了纪实报道《通往维根码头之路》。任何阶级或者任何性别,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予以责备都是荒诞的。巨大的人群从不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负责。他们被他们所不能控制的本能所驱使。


        IP属地:河南4楼2021-10-03 05:17
        回复
          在小说《动物庄园》中,动物成功管理了农场,也成为了了自己的领导者。但是,动物中的管理者开始制订一些当初自己无法接受的规矩和制度。猪的管理者穿着农场主的衣服,住着农场主的房子,与其他农场主自由贸易和生意往来。而其他猪却在夜以继日的工作。如果他们谁敢反抗,就会被狗吃掉。
          在农场之前信奉的“所有动物一律平等”被改为“所有动物生来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后,农场彻底消失了,所有动物又回到之前的悲惨状况。最后,人和猪在一个屋子里,“不必再问猪的面孔发生了什么变化。外面的众生灵从猪看到人,又从人看到猪,再从猪看到人,但他们已分不出谁是猪,谁是人了。”


          IP属地:河南6楼2021-10-03 05: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