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说明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答: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联系:
(1) 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和发展。
前面谈到信息管理的三个发展阶段。其实,知识管理在历史上曾被视为信息管理的一个阶段,由于经济发展和管理实践的需要,知识管理开始从信息管理中孵化出来,正在逐步形成一个新的管理领域。
(2) 知识管理是对信息管理的批判性继承。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的信息管理以提供一次、二次文献为主,而知识管理不再局限于利用片面的信息来满足用户的需求,而是对用户的需求系统分析,向用户提供全面、完善的解决方案,帮助用户选择有用的文献,提高知识的获取效率;二是传统的信息管理仅局限于对信息的管理,而忽视对人的管理。其实在信息获取的整个流程中,人才是核心。知识管理认为对人的管理既可以提供广泛的知识来源,又可以建立良好的组织方式用以促进知识的传播,这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三是知识管理通过对知识的管理,抛弃了信息管理中被动处理信息资源的工作模式,它与企业知识交流、共享、创新和应用的全过程融合,实现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使知识管理成为企业知识创新的核心推动力,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区别:
(1)产生的背景不同。
信息管理是为解决社会信息现象的复杂多样性和社会信息的无序性与人类需求的特定性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简言之,信息管理的目的就是使人们能够在特定时间获取所需要的特定信息。从严格意义上讲,自从人类有了信息交流行为以来,社会信息管理活动就随之产生了。从信息管理的三个发展阶段来看,它们各自显示出不同的特征,传统信息管理时期,主要以图书馆为主要阵地,重在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保存与传播,这一时期的管理活动集中在微观层次,属公益型事业,即主要满足于人们对信息需求的不断增长;二战以后由于科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以电子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为解决大量的信息的处理、检索和传递使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信息管理进入了信息系统为特征的技术管理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发达国家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演进,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管理资源和竞争资源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认识到现存问题必须依靠技术、法律、政策、伦理道德等因素结合起来协同解决,这一时期主要是以信息资源管理为特征的资源管理时期。 而知识管理是基于知识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殊重要地位而提出来的。它的出现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知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本和动力,是促使知识管理产生的外部因素。知识经济时代,强调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相结合,而知识的作用尤为明显。二是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是知识管理出现的直接原因。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使国际间交往日益增多,经济的发展以国际大舞台为阵地展开竞争、谋求发展。因此,不断地进行创新、培养高素质的、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环境下,知识管理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三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知识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知识来源于信息,信息获取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技术,因此,知识管理有信息技术发展作保障,就如虎添翼。正是以上原因,知识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的新型管理模式,使企业的知识创新形成自给机制,并成为企业重组的依据。
(2) 内容范围不同。
不同的研究者对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研究的内容范围也存在着分歧。有些学者认为,信息管理就是研究社会信息现象的科学,如研究社会信息现象与规律、信息组织与管理、信息服务与用户、信息政策与法律等。而其他学者则将信息管理分为3个层次,即过程管理、网络管理、宏观政策管理。过程管理包括用户需求分析、信息源管理、信息采集、组织、检索、开发、传播与利用等;宏观管理主要体现在政策法规主导的调控管理,如信息政策、法规、市场、产业、基础设施和信息教育等。就知识管理而言, 有些学者认为,它的研究内容范围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部分。理论研究包括知识的特性和运动规律的研究、知识组织管理研究、
知识信息管理研究、知识管理方法体系的研究;应用研究则主要是各行业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创新和管理在本领域的应用。而狭义的知识管理是指企业知识管理。
2. 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方法或途径。
答:按照实施主体不同,隐性知识显性化有组织统一梳理、在业务流程中获取以及通过人际化方式实现等三种方式。
按照隐性知识是否可显性化,可将隐性知识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能够文档化的隐性知识,一旦某个经验被员工整理成文字,其他同事就能够阅读学习并快速掌握经验;第二类是较难文档化的隐性知识,或者即使整理成文,其他人员也难以理解和学习,主要是通过人-人的模式实现。
例如:针对IT运维服务系统知识库,为保证知识库解决方案的不断积累,要求在IT运维服务系统派工后技术人员后,技术人员必须把事件或问题与知识库中已有的解决方案建立关联,如果知识库中没有相同的解决方案,该技术人员则需要重新创建解决方案并建立关联,事件或问题必须与解决方案关联并解决后才能关闭。这样使熟练技术人员的运维经验不断的沉淀到知识库中。
3. 知识管理战略选择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企业知识:知识管理策略应反映其采取的总体战略。
(2)知识管理策略的选择应考虑企业的发展阶段。
(3)知识管理策略的选择应考虑企业事业部之间的关系。
(4)知识管理策略的选择应考虑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特点。
4. 知识门户为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哪些新思路?
5. 知识主管的基本职责有哪些?其工作重点内容是什么?
6. 为什么企业要进行知识资本评价与管理?
7. 为什么说企业应该成为知识创新的主体?
8. 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有何区别和联系?
9. 什么叫个人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10. 企业如何建立知识共享文化.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随堂练习,平时作业,在线考试,实践报告,需要更多V:yaoyao9894
答: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联系:
(1) 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和发展。
前面谈到信息管理的三个发展阶段。其实,知识管理在历史上曾被视为信息管理的一个阶段,由于经济发展和管理实践的需要,知识管理开始从信息管理中孵化出来,正在逐步形成一个新的管理领域。
(2) 知识管理是对信息管理的批判性继承。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的信息管理以提供一次、二次文献为主,而知识管理不再局限于利用片面的信息来满足用户的需求,而是对用户的需求系统分析,向用户提供全面、完善的解决方案,帮助用户选择有用的文献,提高知识的获取效率;二是传统的信息管理仅局限于对信息的管理,而忽视对人的管理。其实在信息获取的整个流程中,人才是核心。知识管理认为对人的管理既可以提供广泛的知识来源,又可以建立良好的组织方式用以促进知识的传播,这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三是知识管理通过对知识的管理,抛弃了信息管理中被动处理信息资源的工作模式,它与企业知识交流、共享、创新和应用的全过程融合,实现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使知识管理成为企业知识创新的核心推动力,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区别:
(1)产生的背景不同。
信息管理是为解决社会信息现象的复杂多样性和社会信息的无序性与人类需求的特定性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简言之,信息管理的目的就是使人们能够在特定时间获取所需要的特定信息。从严格意义上讲,自从人类有了信息交流行为以来,社会信息管理活动就随之产生了。从信息管理的三个发展阶段来看,它们各自显示出不同的特征,传统信息管理时期,主要以图书馆为主要阵地,重在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保存与传播,这一时期的管理活动集中在微观层次,属公益型事业,即主要满足于人们对信息需求的不断增长;二战以后由于科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以电子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为解决大量的信息的处理、检索和传递使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信息管理进入了信息系统为特征的技术管理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发达国家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演进,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管理资源和竞争资源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认识到现存问题必须依靠技术、法律、政策、伦理道德等因素结合起来协同解决,这一时期主要是以信息资源管理为特征的资源管理时期。 而知识管理是基于知识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殊重要地位而提出来的。它的出现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知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本和动力,是促使知识管理产生的外部因素。知识经济时代,强调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相结合,而知识的作用尤为明显。二是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是知识管理出现的直接原因。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使国际间交往日益增多,经济的发展以国际大舞台为阵地展开竞争、谋求发展。因此,不断地进行创新、培养高素质的、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环境下,知识管理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三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知识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知识来源于信息,信息获取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技术,因此,知识管理有信息技术发展作保障,就如虎添翼。正是以上原因,知识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的新型管理模式,使企业的知识创新形成自给机制,并成为企业重组的依据。
(2) 内容范围不同。
不同的研究者对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研究的内容范围也存在着分歧。有些学者认为,信息管理就是研究社会信息现象的科学,如研究社会信息现象与规律、信息组织与管理、信息服务与用户、信息政策与法律等。而其他学者则将信息管理分为3个层次,即过程管理、网络管理、宏观政策管理。过程管理包括用户需求分析、信息源管理、信息采集、组织、检索、开发、传播与利用等;宏观管理主要体现在政策法规主导的调控管理,如信息政策、法规、市场、产业、基础设施和信息教育等。就知识管理而言, 有些学者认为,它的研究内容范围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部分。理论研究包括知识的特性和运动规律的研究、知识组织管理研究、
知识信息管理研究、知识管理方法体系的研究;应用研究则主要是各行业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创新和管理在本领域的应用。而狭义的知识管理是指企业知识管理。
2. 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方法或途径。
答:按照实施主体不同,隐性知识显性化有组织统一梳理、在业务流程中获取以及通过人际化方式实现等三种方式。
按照隐性知识是否可显性化,可将隐性知识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能够文档化的隐性知识,一旦某个经验被员工整理成文字,其他同事就能够阅读学习并快速掌握经验;第二类是较难文档化的隐性知识,或者即使整理成文,其他人员也难以理解和学习,主要是通过人-人的模式实现。
例如:针对IT运维服务系统知识库,为保证知识库解决方案的不断积累,要求在IT运维服务系统派工后技术人员后,技术人员必须把事件或问题与知识库中已有的解决方案建立关联,如果知识库中没有相同的解决方案,该技术人员则需要重新创建解决方案并建立关联,事件或问题必须与解决方案关联并解决后才能关闭。这样使熟练技术人员的运维经验不断的沉淀到知识库中。
3. 知识管理战略选择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企业知识:知识管理策略应反映其采取的总体战略。
(2)知识管理策略的选择应考虑企业的发展阶段。
(3)知识管理策略的选择应考虑企业事业部之间的关系。
(4)知识管理策略的选择应考虑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特点。
4. 知识门户为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哪些新思路?
5. 知识主管的基本职责有哪些?其工作重点内容是什么?
6. 为什么企业要进行知识资本评价与管理?
7. 为什么说企业应该成为知识创新的主体?
8. 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有何区别和联系?
9. 什么叫个人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10. 企业如何建立知识共享文化.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随堂练习,平时作业,在线考试,实践报告,需要更多V:yaoyao9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