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13日漏签0天
太康一高家园吧 关注:159贴子:1,599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7回复贴,共1页
<<返回太康一高家园吧
>0< 加载中...

张养浩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淮阳子轩起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元曲家


  • 淮阳子轩起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张养浩,济南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曾主持元代第一次科举考试,奖掖后进。1329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是年,积劳成疾,逝世于任上,追封滨国公,谥文忠。后人尊称为张文忠公。
张养浩被视为元散曲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散曲结集为《云庄闲居自适小乐府》,简称《云庄乐府》,共收录他的散曲作品一百五十多首。张养浩(1269年-1329年),唐朝名相张九龄之弟弟张九皋第23代孙。曾做过监察御史。辞官归隐后,他在大明湖边建造了一所住宅。白天与三五好友泛舟湖上,饮酒赋诗唱曲,夜里则秉烛思读。
后来,朝廷曾七次下诏征用,前六次他都不为所动。第七次时,因当时发生灾害,张养浩才为救灾重返仕途。为百姓服务,最终累死在救灾岗位上。朝廷令他的次子张引袭其官,扶柩归葬家乡,还建了祠堂,初名“张公祠” ,为纪念他曾七聘而后起,后改名为“七聘堂”。


2025-05-13 05:56:27
广告
  • 淮阳子轩起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张养浩《川拨棹》
每日笑呵呵,渊明不似我。
跳出天罗,占断烟波。
竹坞松坡,到处婆娑。
清闲快活,看时节醉了!
张养浩《寨儿令》
离省堂,到家乡,
正荷花烂开云锦香。
游玩秋光,朋友相将,
日日大筵张。
张养浩《水仙子·咏遂闲堂》
绰然亭后遂闲堂,更比仙家日月长,高情千古羲皇上。
北窗风,特地凉。客来到,尊酒淋浪。
花与竹,无俗气;水和山,有异香。


  • 淮阳子轩起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淮阳子轩起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明仁宗登上皇位,张养浩先后担任翰林学士和秘书少监,之后又升任右司郎中。之后担任礼部侍郎,在此期间主持科举考试。至此,已经停办80年的科举制度再次施行,张养浩也位至礼部尚书。
大明湖汇济南众泉之水,是泉水湖,水尤澄澈清冽。因其为城中湖,不惟沿湖之城堞、楼台、民居、花木……举凡城内外一切景致,俱在湖中,而且远山滴翠、近峰苍烟、蓝天白云,一皆倒影湖中。
张养浩《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
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
云霞,我爱山无价,
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 淮阳子轩起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张养浩在退隐前一年,曾作七律《京师除夕》一首:
旅食京华岁又残,悠悠身世去留难。
身能安分贤于隐,子肯读书贵似官。
潦倒乾坤双鬓秃,凄凉今古一灯寒。
明朝五十从头数,且尽椒盘此夜欢。
张养浩《山坡羊》
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
把风云庆会消磨尽,
都做了北邙山下尘。
便是君,也唤不应;
便是臣,也唤不应。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
输,都变做了土。


  • 淮阳子轩起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张养浩《登泰山》: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平生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张养浩《黄州道中》:
濯足常思万里流,几年尘迹意悠悠。
闲云一片不成雨,黄叶满城都是秋。
落日断鸿天外路,西风长笛水边楼。
梦回已悟人间世,犹向邯郸话旧游。
“濯足”二字,传达出着诗人希望远离浑浊的朝堂、独善其身的强烈愿望。诗人试图改变现实,却苦于独木难支、孤掌难鸣,自己就像一朵来去不定的闲云,难以化成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梦回已悟人间世,犹向邯郸话旧游。”化用了黄粱一梦的传说,宣泄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名利的幻灭感。


  • 淮阳子轩起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
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
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首句以问句开头,“一轮飞镜谁磨”?天空中这犹如明镜一般的明月,是谁将它打磨得这样浑圆清亮呢?这是词人中秋望月后的疑问,但张养浩并没有回答,而是转笔写月光洒下人世间的壮美景象。“照彻”、“印透”,将月光悄无声息,无孔不入的感觉写了出来。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7回复贴,共1页
<<返回太康一高家园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