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文,并不指望讨回什么公道,只是希望在如今这种信息近乎透明的商场上,生意人必须要讲基本的诚信。作为二手车商,说出的每个字都要是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靠忽悠赚了几个昧心钱,晚上真能睡个安稳觉吗?要说的这个车商是黄石品XXXXX公司的吴XX,要说朋友碰到这么一个无良的老板,也是活该他应该被上一课。今年年初,朋友经过起拐八绕的关系找到了吴XX,说自己需要一辆便宜的代步二手车,吴XX非常热情,车接车送朋友去他公司现场看车,经过吴XX的热情推介,朋友看中了一辆12年的公里数有9万公里的手动挡的国产二手车,吴XX报价2万5,并说车况很好,开回去不用添置撒,并承诺开回去想换车了他还可以2万回收。朋友是个直爽人,觉得吴XX毕竟是朋友的朋友介绍的,做生意肯定会讲诚信,口头承诺的事项肯定会兑现。于是连价格都没有还,很爽快的付钱提车。没承想,去定点修理厂处理车上存在的一些小问题的时候,吴XX热情的态度马上急转直下,吴XX指责修理厂老板不经过他的同意就处理车子的问题,他不负责。其实,车上几个问题朋友都通过微信发送过吴XX,他当时都同意了的。这下把朋友搞恼火了,将相关遭遇向工商部门进行了反映,最后,吴XX不得已将车子的问题进行了免费处理。尽管事情得到了暂时解决,朋友心里还是像吃菜吃出了一个苍蝇那样难受、堵得慌。买车是上帝,转背变小弟,居然变得让人措手不及。这其实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后面的遭遇才实实在在让朋友大跌眼镜,今年9月份某天上午朋友打电话给吴XX,说车子按照当初说好的由吴XX按照2万左右的价格回收,结果吴XX气冲冲质问说如果你开个两三年,我还能按照2万收?朋友回答,车子才7个月不到,只跑了千把公里,吴XX当时转换了语气,说自己正在忙,如果有空叫朋友把车开到现场再说。朋友就挂了电话,等到下午还没有接到吴XX的回话,于是又打电话给他,那承想,这 吴 XX开口就说今年生意不好,车子回收不了了。朋友就反问,那你是什么意思? 吴 XX居然说你不是关系多,直接找工商局告我啊。把我朋友当时就气得把电话挂掉了,立刻就明白自己买车时就被狠狠地坑了一把,吴XX现在已经不敢让朋友把车子开到收车现场进行现场评估,这样只会明明白白告诉朋友,当初就是我狠狠宰了你一刀。所以,只能对朋友关掉车辆回收这个通道。碰到这么一个无赖老板,只能说朋友背时。我很明白朋友计较的不是花高价买了辆二手车,是不甘心自己被一个满口跑火车的不诚信的老板骗了。作为旁观的人,也是希望不要有更多人被这样的无良老板欺骗,导致花钱买罪受。也希望在这么一个信息透明的市场里,有更多说话吐口唾沫就是坑的诚信经营者被更多消费者认可,让那些以欺骗消费者作为营销手段的无良商人被市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