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村落——溪源圣公坑与纸寮厂
涂坊溪源圣公坑,在扁岭岽脚下,分为坑下和岽上,是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村落。清朝末年,涂坊的张姓人家,也许是为了避开战乱,或许是想靠山吃山,居住在那里,开辟山野种上茶叶、金桔、毛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采伐毛竹造纸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产业,发展到多间纸寮厂。鼎盛时期,这里竟然住有几十户人家。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涂坊的涂凤初留下坚持游击战争,担任杭代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长,红七支队供给主住。1936年春,涂凤初随部队在连城鸡公山打游击时,不幸被捕,押回长汀处置。途中,他寻思脱身之计,经过南山坝时,夜里趁隙逃走,敌兵紧追不放,他纵身跳入河中脱险,而后避于圣公坑纸寮厂做纸,暂时隐蔽。直到1938年,新四军北上抗日经过涂坊时才重回部队,仍然负责军需工作,1943年5月,在江苏句容县外出筹备军需物资时,不幸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直至牺牲。
八十年代中期,家父在圣公坑纸寮场做纸,那是一年冬天,我第一次看到“汀州玉扣纸”的制作过程。详细说来,工序繁多:砍竹麻、断简、削皮、剖片、下湖以石灰腌、洗漂、剥料、压平、踏料、牵纸、烘烤、干纸、切边、整理、包装等工序,缓慢制作而成。知道了踏竹麻、剥竹麻、扛尾、干纸、裁纸、纸头等名称,同时还懂得了一些山里的暗语,如吃饭叫“量米",买猪肉叫“捆老子”,各付各的叫“打平伙”等。
那一晚住在山里感到格外寂静,躺在床上能听到溪水哗哗流淌的声音。次日,到张叔那里,张叔请我们吃午饭,他拿出熏烤的鸡肉、猪肉,而最难忘的菜是“辣笋干”。饭后,在屋外还见到一种鬼子馒头及牛金花草药。
九十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原在此居住的人家已先后迁往涂坊或者城市。前几天碰张氏族人张春亮,他说:现在没有人在圣公坑居住了,只是少许人耕山时或逢年过节时去看看。这或将成为人们的记忆……
文字:涂淮英
编辑:涂淮英



涂坊溪源圣公坑,在扁岭岽脚下,分为坑下和岽上,是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村落。清朝末年,涂坊的张姓人家,也许是为了避开战乱,或许是想靠山吃山,居住在那里,开辟山野种上茶叶、金桔、毛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采伐毛竹造纸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产业,发展到多间纸寮厂。鼎盛时期,这里竟然住有几十户人家。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涂坊的涂凤初留下坚持游击战争,担任杭代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长,红七支队供给主住。1936年春,涂凤初随部队在连城鸡公山打游击时,不幸被捕,押回长汀处置。途中,他寻思脱身之计,经过南山坝时,夜里趁隙逃走,敌兵紧追不放,他纵身跳入河中脱险,而后避于圣公坑纸寮厂做纸,暂时隐蔽。直到1938年,新四军北上抗日经过涂坊时才重回部队,仍然负责军需工作,1943年5月,在江苏句容县外出筹备军需物资时,不幸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直至牺牲。
八十年代中期,家父在圣公坑纸寮场做纸,那是一年冬天,我第一次看到“汀州玉扣纸”的制作过程。详细说来,工序繁多:砍竹麻、断简、削皮、剖片、下湖以石灰腌、洗漂、剥料、压平、踏料、牵纸、烘烤、干纸、切边、整理、包装等工序,缓慢制作而成。知道了踏竹麻、剥竹麻、扛尾、干纸、裁纸、纸头等名称,同时还懂得了一些山里的暗语,如吃饭叫“量米",买猪肉叫“捆老子”,各付各的叫“打平伙”等。
那一晚住在山里感到格外寂静,躺在床上能听到溪水哗哗流淌的声音。次日,到张叔那里,张叔请我们吃午饭,他拿出熏烤的鸡肉、猪肉,而最难忘的菜是“辣笋干”。饭后,在屋外还见到一种鬼子馒头及牛金花草药。
九十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原在此居住的人家已先后迁往涂坊或者城市。前几天碰张氏族人张春亮,他说:现在没有人在圣公坑居住了,只是少许人耕山时或逢年过节时去看看。这或将成为人们的记忆……
文字:涂淮英
编辑:涂淮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