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吧 关注:126,490贴子:1,170,983

回复:“盏”于天地间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出了茶艺表演大厅,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随手点开魏先生刚发来的一篇去年刊登在闽北日报的《魏尚人:打造宋代点茶艺术名片》,看到作者的名字:南强,我心一痛!

南强本名宋恒,我的前辈,今年2月份已经成了古人,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浮现在眼前。
宋恒先生是建瓯人(著名的北苑贡茶就诞生在建瓯,所产的“龙团凤饼”曾是最佳的点茶原料),对茶文化素有研究,出过多本专著,惭愧的是我一本都没有拜读过,也没有向他请教过相关的问题,更不知道他对北苑贡茶的研究状况如何?
如今对相对有形的“非遗”技艺的传承挖掘已经有了较成熟的措施,而对那些由文化学者积一生学识、经验而凝聚的智慧却没有适当的传承措施。
既便他留下了大量的文字,如无另一个智慧生命的解读,也很难产生效应。所谓“智慧的光芒”,可能也只有在他身边的人才有可能亲炙,而我已经没有机会!

去年年底,同样是建瓯人的画家余明慧逝去已经让我感慨万端,加上宋恒先生,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易逝与苍凉!


IP属地:福建78楼2021-09-10 08:02
回复
    作为建窑建盏协会发起人之一,魏先生在参与现代建盏产业发展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建盏本来是用于点茶的,光做建盏不点茶,何以体现建盏的价值所在?
    于是,他开始研究宋代点茶文化,从宋徽宗的《大观茶论》、蔡襄的《茶录》、赵汝砺的《北苑别录》和熊蕃的《宣和北苑贡茶录》等经典茶著寻找中有关建盏的记录入手,把建盏和点茶相结合。

    刚开始点茶时还比较寂寞,很有一点“自娱自乐,自点自吃;自玩自画,孤芳自赏”的味道。

    后来到建瓯东峰镇拜访北苑贡茶、石崖摩刻和凤凰山,溯源怀古。



    尝试独自完成茶叶的采摘、蒸青、制作、烘烤、磨、筛,最后点茶的全过程……
    经多年的艰苦探索,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点茶艺术。


    IP属地:福建79楼2021-09-10 08:10
    回复




      魏先生开始在全国各地开展点茶表演、宣传。
      应邀到武夷山大红袍母树下进行点茶表演,吸引游客的目光;
      作为最年长的表演者,参与“中国旅游日”福建分会场的“建阳宋代百人点茶表演”;
      连续五次受邀到上海宣传和表演宋代点茶,宣传闽北文化……
      参与组织开办点茶培训班,将“仿宋点茶”列入职业技能培训目录,负责每个分解动作的标准、规范,体现艺术性和美感度等等。


      IP属地:福建80楼2021-09-10 08:13
      回复
        去年年底,作为九个发起人之一,魏先生担任新成立的南平市建阳区点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他认为,目前做点茶的还是极小众,因为不能变现,没有经济效益,所以人们不愿意参与进来。
        也许今后玩的人多了,有经济利益的诱惑,人们又开始冲杀进来。
        万事都有个开头,总得有人冲在前面,他愿意做出奉献和牺牲……


        IP属地:福建81楼2021-09-10 08:16
        收起回复

          退出魏先生的朋友圈,放下手机,我又在电脑上浏览了武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茶百戏专家章志峰的微博,了解章志峰先生恢复重现“茶百戏”的过程以及其点茶的方法。
          再浏览全国各地与点茶有关的信息与现状。然后去查历史上与点茶相关的资料。


          IP属地:福建82楼2021-09-10 08:18
          回复

            回顾中国饮茶的历史,以明洪武年间朱元璋颁布禁团茶令为标志,可以相对分为“古茶”(即“吃茶”:连汁带叶一同饮下)阶段与“今茶”(“喝茶”:只饮汁而弃叶渣)阶段。
              在“吃茶”的阶段,产生了唐朝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梳理了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等,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而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又称《七碗茶歌》),成中国茶文化经典之作,传唱至今。
            到了宋代,点茶更成了上到帝王将相,下至凡夫走卒,都广泛参与的饮茶竞技活动。

            留下了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蔡襄的《茶录》,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苏轼的《送南屏谦师》,刘松年的《斗茶图》, 周季常、林庭珪的《五百罗汉图》等等……


            IP属地:福建83楼2021-09-10 08:20
            回复
              可以说,古今中外,很少有一项饮食活动像宋朝“点茶”这样有文化!真正做到雅俗共赏。进而可以看成是中国农耕文明社会繁荣昌盛突出的一例文化象征。
                随着南宋王朝的覆灭,元朝异族的统治,喜欢简单快捷的饮茶方式,禁绝斗茶之风。特别是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颁布禁团茶令后,导致的饮茶方式的改变,斗茶之事遂绝,建盏再无突显的用武之地而湮灭于历史尘埃中……


              IP属地:福建84楼2021-09-10 08:20
              回复
                通过对古代吃茶,特别是点茶技艺的历史追溯,了解其演变的文化渊源、时代背景,再根据《东京梦华录》《水浒》等古籍中描绘古人吃茶时的生活场景。
                对比如今的“喝茶”现状,虽也丰富多彩,但比起古代的“吃茶”仍逊色不少。
                “喝茶”文化没有“吃茶”文化精彩,喝茶没有喝出陆羽的《茶经》,也没有喝出卢仝的《饮茶歌》,更没有喝出宋代点茶活动的文化高度。


                IP属地:福建85楼2021-09-10 08:21
                回复

                  如今建阳的建盏产业已经发展到企业数千家,从业数万人,产值数十亿的可观规模,但也到了发展的瓶颈阶段。
                  究其深层的文化原因是,如今之建盏已没有了点茶(斗茶)文化生态的支撑,而作为茶具的一种,它的实用性,比起紫砂、白瓷等要逊色不少。
                  它的主要存在理由之一是所谓的盛世收藏。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一批有钱、有闲、会玩的藏家,及更广大的收藏爱好者产生。建盏作为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器物,被重新开发出来,自然有一定的市场,只是支撑其存在的基础并不广大。
                  如何拓展建盏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是一个摆在所有业界同仁面前的大问题!
                  要充分应用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性,首先拓展其生长的“文化生活空间”,“文化生活空间”有多大,未来的文化产业空间就有多大。


                  IP属地:福建86楼2021-09-10 08:23
                  回复
                    文化产业发展要有整体观念,否则仅仅只局限于建盏本身,其文化发展空间则很有限。
                    正如魏先生所言:建盏本来是用于点茶的,光做建盏不点茶,何以体现建盏的价值所在?
                    同理,延伸一下,只“点茶”,不“吃茶”,何以全面恢复传统“吃茶文化”?


                    IP属地:福建87楼2021-09-10 08:24
                    回复
                      我认为,点茶文化,应该不只是建盏营销的一种手段,而是建盏文化的存在基础。
                      “点茶”的背后有一个“吃茶”文化世界的支撑,是现行“喝茶”世界的前身。
                      只是因朱元璋罢饮团茶,导致饮茶方式的改变等原因,使“吃茶”渐成历史。
                      用一个流行的话来说,“吃茶”就是一项无比庞大、可以再生利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藏,不仅有广阔的文化生长空间,更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有关开发“吃茶”文化再生空间,南平独具天时、地利条件。
                      从文化渊源上看,北苑御焙是宋朝贡茶产制中心,设有官署行衙,所产的“龙团凤饼”“密云龙”等贡品成为供皇家饮用的茶品。产于建阳水吉的兔毫盏,是宋代最佳“点茶”用具,风靡一时……
                      从现实物质条件上看,闽北仍有大片的茶山、繁荣的茶产业、建盏产业,以及正在萌发的点茶文化等。
                      而人和,则是首先要在文化观念上认清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吃茶”行为成为“喝茶”日常习惯的一种补充,也是怀念历史文化的一种具体的方式。


                      IP属地:福建88楼2021-09-10 08:27
                      回复
                        当然,开发“吃茶”文化再生的空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要有超前意识,也要有脚踏实地、从小做起的实践。
                        如今所谓的“中华文化”传承,做的多是表面功夫,即“好看”,主要用与表演。
                        “点茶”表演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要依照宋代的文字记载,再发挥想像,可以着重研制出一些适合现代人口味,好“吃”的茶(不是对日本抹茶的照搬)。
                        而后的点茶、斗茶等形式就可以顺其自然地延展。
                        而不是本末倒置,将重点放在表演上,点出的“茶”却很难吃!“好吃”是硬道理,要让观众在感受视听之娱乐外,还在味蕾留下深刻的记忆!
                        这对点茶文化的传播很重要。


                        IP属地:福建89楼2021-09-10 08:28
                        回复
                          如今的点茶文化的传承与推广,还只是局限在一个很小众的范围内,魏先生经常要自费到全国各地交流推广点茶文化。
                          而拓展“吃茶”文化再生空间,则更有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
                          如能成立“建盏文化发展基金”,引入民间公益资本来支撑此项事业,可能是较好的途径!
                          现代传统文化发展基金体系的建立,对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建立甚至可以成为重建新的中华文化人格一个基础支撑(这里不展开)。


                          IP属地:福建90楼2021-09-10 08:29
                          回复
                            又想起了魏先生的名字,“尚人”很好,“尚仁”更佳!
                            写一下。



                            IP属地:福建91楼2021-09-10 08:31
                            回复
                              雁落平沙🌊: 回复 陈崇勇11 :我还是乐观的,建盏文化就像一条河,虽断流过,但终究还是会流下去的。
                              我的悲观还源于整个中华文化传承的艰难!记得拙作《谁在弹琴》中说:
                              上世纪20年代,那是一个决定未来中国历史走向的重要时期,发生了一系列对后来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文化方面概括起来就是所谓的“新文化运动”,在成王败寇的逻辑下,与之相关的一切被描述成“正确、进步”,并成为显学。而对于这场文化运动的另一方——“旧文化即中华文化”溃败的情形,则很被少关注,即便有,也仅仅是作为陪衬(或者所谓的反面教材)。
                              岂不知,正是因为没有解决好“旧文化”的存在问题,历史吃了夹生饭,才有后来一系列的文化动荡,以至于到今天仍无法解决的一些文化难题,如真正的“中国文化自信在哪里?”等问题。
                              一百多年过去了,重新审视那一段历史,再说“新文化运动”,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要站在“旧文化”的立场(起码是充分理解、同情的角度)来解读,发现问题所在。那一场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新旧文化之间的矛盾,本质上是没落的农耕文明社会向新兴的工业文明社会转化过程中产生的矛盾。
                              要借鉴工业文明的诞生地英国和几乎与中国同时遭受外来西方文化冲击日本的经验,将“旧文化”当作基础或底盘,而不是将二者之间的矛盾看作你死我活对立的双方,这样才可能达成“文化和解”,产生真正的超越。
                              只是因为当时巨大救亡图存的民族生存压力,以及在对中华文化认识方面存存的问题,使整个社会的文化精英阶层普遍丧失了文化自信,在文化观念上把持发展方向的关键性人物,如蔡元培、胡适、鲁迅等都上过私塾,有较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也有西学的背景,甚至留洋的经历,但他们把未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希望寄托在引进外来文化方面,而对本土文化可能产生作用的认识严重不足!
                              现在重提,当然不是为了苛责他们,而是感叹当时的中国没能产生类似王阳明、顾炎武那样的思想家(也许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力量传递机制产生了问题,如同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在思想学术层面上弥合二者的分裂,从文化实践中消解双方的对抗,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间点(社会化成本也最低)。
                              那些由两种不同文化观念冲突而引发的内耗,不仅发生在持不同文化立场的人之间,也发生在精神个体的内部。随着时间的推移,裂痕不仅无法消除,而且越来越大,越来越深,越来越复杂。以至如今的我们仍难以走出因当时中西方文化对立鸿沟而形成广袤的沼泽地带!
                              ……


                              IP属地:福建99楼2021-09-13 10:26
                              收起回复